3 月 16 日,南京师范大学举办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会。当天,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生物制造学科集群揭牌。
今年 3 月,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顺利完成重组并揭牌,重组后的实验室由山东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共建。1995 年,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山东大学建设。实验室作为我国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引领性单位,在微生物基因编辑技术、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功能糖酶创制、非模式微生物菌种改造及海洋微生物资源挖掘技术等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20 年后,实验室顺利通过重组,组建为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南京师范大学与山东大学的强强联合,为 " 双一流 " 高校跨区域协同创新打造了 " 样板 "。实验室既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 " 生物方案 ",也为江苏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注入 " 合成生物 " 新动能。同时,在推进会上,除了绘出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展蓝图,南京师范大学还宣布整合学校优势资源,依托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成立生物制造学科集群。
" 生物技术自主可控、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是重组后实验室的新目标要求。实验室将深化微生物改造技术源头创新,深入开展 " 新一代基因组编辑技术、智能化酶工程技术、优质菌种创制及产业化应用 " 三大方向科研攻关,努力为我国生物制造、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产业提供原创理论供给和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 建立健全自主可控的新一代微生物改造技术体系,成为实现我国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解决相关领域‘卡脖子’问题的基础之策和关键一环。"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表示,将举全校之力,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发展步伐,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具体来看,在战略引领层面,实验室将致力于抢占生物制造未来产业技术制高点;在技术攻坚层面,实验室将加速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数据库与算法模型;在生态构建层面,实验室将推动建设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建立 " 需求牵引—技术供给 " 的对接对话机制,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要建设好实验室,要有优秀科学家支持。在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和战略咨询委员会队列中,汇聚了生物技术领域的顶尖院士专家和企业精英,将为实验室战略规划、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提供支持。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宁等顶尖专家学者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近年来,南师大积极促进学科交叉,建设生物制造等学科集群;全方位推进 " 五大合作 ",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所合作和国际化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在产业培育方面,南京师范大学在常州建设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和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已建成智能化生物发酵中试线和量产线,基于合成生物技术的 DHA 产品实现量产。与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共建的合成生物创新谷一期大楼将于今年 9 月投入使用。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副校长、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李盛英表示,山东和江苏是中国生物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希望在两校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产出更多科研成果,为两省生物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潘漫表示,实验室要以 " 人才高峰 " 筑 " 创新高原 ",打造战略科学家摇篮,江苏省将全力支持实验室申报国家人才计划,构建 " 人才—团队—平台 " 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同时,以 " 源头活水 " 破 " 卡脖子难题 ",勇闯科技创新 " 无人区 ",攻克 " 底层技术 "、突破 " 转化瓶颈 "。此外,以 " 双向奔赴 " 促 " 产教融合 ",打通成果转化 " 最后一公里 ",主动对接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需求,让实验室的 " 金种子 " 长成产业的 " 参天树 "," 我们也将努力为实验室成果转化提供应用场景和政策护航,助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来源:新华网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 " 晨视频 " 客户端,搜索 " 报料 " 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 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 19176699651。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