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国家机关印章➕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绝味员工是真敢啊!
作者|半仙大叔
餐观局出品
伪造健康证,绝味鸭脖员工咋想的?
这几天,多家媒体报道了西昌市市监局通报的一起 22 人伪造健康证的严重违法行为。眼尖的网友直接看出是绝味鸭脖门店。
结果,品牌所属公司绝味食品至今保持沉默。这是真不知道事有多大啊!
官方说了,将对其办理假健康证中,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等的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不仅如此,官方还说了,该品牌旗下相关门店在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四川省食品小经营店(餐饮服务)备案证》过程中,提供了虚假的从业人员健康证明。
专业法律人士告诉餐观局,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可是两个罪啊!
这都真 " 刑 " 了,品牌方还能沉得住气… …
01
健康证有必要较真么?
太有必要了!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餐饮行业办理健康证的目的是防止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梅毒、肺结核、皮肤病等传染性疾病传播,对公共卫生构成威胁。
对于刚才提到的这些传染性疾病,相信没有一个消费者会愿意因为吃个饭、点个外卖就不小心被传染。所以,健康证才是这些传染性疾病的最后一道屏障。
一旦这道屏障失守,可能就会让患有这些疾病的人蒙混过关,走上餐饮行业的各个岗位,从而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威胁。
当然,还有一种原因,那就是伪造健康证的成本可能更低。假如办理一个真健康证需要 100 元,一个假的健康证可能只需要二三十元,还能免去体检机构检查的繁琐。
这两点原因以外,餐观局实在想不出伪造证件的第三个目的。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伪造健康证不仅越过了法律的红线,还触碰了食品安全的底线,更是没了餐饮人的良心。当一个品牌或员工罔顾消费者健康时,这个品牌存在意义是呢?
所以,健康证真假必须较真儿,还得一直较真儿!
02
伪造国家机关印章➕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绝味员工是真敢啊!
资深执业律师曾宪湘告诉餐观局,这两个罪名都是行为犯,只要有了这个行为就构成犯罪了,不论结果如何。绝味食品办理健康证的店长,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件的经办人,都已经涉嫌犯罪。两项罪名最高刑罚都是 10 年有期徒刑。
如果店长或经办人就说自己不知道证件是假的,都是通过别人办理,是不是就没事了。
曾律师认为,在司法机关面前,这种狡辩只是一种想当然。明知健康证只有行政机关才可以授权办理,还故意通过非正规渠道进行购买,已经是一种主观意愿了。
太可怕了!
如果绝味的店长只是一个打工的,为了几两碎银不但把自己大好青春搭进去了,还落下了一辈子洗不掉的 " 前科 "。这个店长真是拼了啊,为了一个工作玩命了!
出了这么大事情,作为品牌方的绝味食品,为什么一点反应都没有呢?
餐观局判断,绝味大概率没当回事,因为行业内这么干的太多了。
就在前天,新京报曝光卧底华莱士郑州一门店,发现该店涉及健康证造假。店长在面试应聘的新京报记者时,自称长期通过中介 " 办假的健康证 "。
自称有 20000 ➕门店的华莱士,如果真的一家一家核查,肯定还能查出更多有问题的健康证。
即便是在北京,假健康证依然存在,2022 年 9 月,北京市监管局组织开展餐饮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监督检查活动,检查餐饮服务单位 2567 户。查处 11 起使用假健康证的违法行为, 37 名持有使用假证的人员被公安部门行政拘留。
类似这样的媒体报道,检索起来还有很多。
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绝味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公关,因为人家压根可能觉得这不是啥大事。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绝味真的在认证核查全国每一家门店,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做这事。只有拿到全部结果后,才会对外公布全部信息。
03
假健康证这事,怎么破?
直接说答案,免费。
现在绝大多数地区办理健康证还是收费项目,只有深圳等个别地区办理全免费。
在收费地区,办证费用还不统一。有的机构可能几十元,有些医院办理的可能需要 100 多元。如果这笔钱餐饮企业承担,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如果让员工个人,谁也不愿意花这些钱当大冤种。
毕竟餐饮流动这么大,万一刚办完证就去送快递了,这钱白花了。
所以,破解见健康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免费办证,餐企没负担,员工不掏钱,假证自然也就消失了。
如果患有传染疾病的人想干餐饮,肯定还是要办假证蒙混过关。在目前查出的假证中,这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极大。
怎么办?
讲真的,这种情况除了靠品牌自己的良心以外,基本无解。监管机构不能天天派人去盯着一个餐饮品牌的健康证,否则啥都别干了。
假证员工自己也不能主动坦白,毕竟拼命说话也是为了养家糊口。剩下的办理只有靠餐饮老板的良心了。
只要有良心,就一定会认真审查每一名新入职员工,监督员工去正规机构办理健康证。
否则就是无解的难题。
最后顺便说下一下,绝味食品 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 10.95%,核心卤制品收入下滑 13.3%。2022 年至 2024 年累计投资超 45 亿元却亏损近 2.1 亿元,新业务 " 绝味奶茶 " 亦未达预期。
2024 年上半年全国门店减少 981 家,部分城市半年关店率超 25%。公司称将调整门店模型,与加盟商共渡难关。
* 转发或引用须表明来源于餐观局,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