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本论 03-19
十一年过去,为什么我们还在看《奔跑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作者 | 莉拉

" 这个阵容可以 5v5 开黑了。"

" 内娱第一款高奢综艺出现了。"

" 别吵了,奔跑吧播啥我看啥,这么多年一集没落。"

" 今年撕不撕啊,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了。"

昨天,# 奔跑吧 13 官宣 # 在热搜榜一的位置挂了大半天。点开广场,虽然节目还未开录,但网友们的喊话已然收不住。一面是对新 MC 加入的期待与忐忑,另一面是对节目组能否玩出新花样," 兄弟团 " 还能创造什么化学反应的两极争议。

延续 11 年,这种 " 顶流 " 待遇的全民讨论,成为《奔跑吧》每一季的必经之路。我们时常能看到有人预判综 N 代 " 无效搞笑 "" 节目越来越难看 "。但同时,《奔跑吧》每年稳定更新的同时热度居高不下。

这种矛盾背后,本就折射着当下综艺创作所面临的命题:如何满足 " 审美疲劳 " 的观众对综艺的期待,创造国民级热度?如何在变动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定位,立于不败之地?又如何在娱乐性与人文表达中找到平衡,创造社会价值?

唯有做到这三点,一档综艺才可镶上 " 国民 " 的冠冕,保持长远、鲜活的生命力。从《奔跑吧》身上,我们或许能为综艺行业找到一些思路。

一档国民综艺,要承担观众怎样的期待?

《奔跑吧》诞生于户外真人秀蓬勃发展的电视时代,它的 11 年,也是中国的真人秀综艺历程的 11 年。这 11 年里,综艺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综艺不断增加,综艺节目的类型增多,综 N 代与新 IP 每年更替上线几百部,在这其中,能称之为 " 国民综艺 " 的节目却越来越稀缺。

第一道门槛建立在内容之上。观众频繁感叹 " 综艺不好看 " 的背后,实则是当下大量的综艺未能跟上市场和观众审美的更新。

一方面,作为平台的 " 安全牌 ",好几季内容用着雷同主题策划的综 N 代不在少数。有观众锐评:" 一套情怀杀能杀三年,但我们早就不买账了。"

《奔跑吧》节目组是业内更早认识到需要跟上观众需求的那一批。早在 2019 年总导演姚译添接受娱乐资本论采访时就表示 " 大家的文化水平和审美都在提高,对创作也就提出更高的要求。" 但他认为这恰恰是检验实力的绝佳机会," 不是因为市场、环境不好或者大众收看习惯改变,内容就不行了。"

《奔跑吧》的忠实观众可以非常清晰地感受到节目组对于 " 主题 " 的推陈出新。在最初阶段,观众对于户外真人秀的认知仍然新鲜,停留在 " 艺人 " 用游戏闯关的固定模式上,因此游戏化、故事化的主题策划更受欢迎。

然而,现在的观众对综艺的认知不再停留于纯 " 热闹 " 之上,越来越聚焦综艺叙事的整体表达和当下性。因此,近几年《奔跑吧》的主题则更强调社会性和互动性,节目视角更具国际视野,面貌更为年轻态。

在第 5 季中我们看到记录改革开放的 " 鸡毛换糖 " 和振奋人心的 " 保卫黄河 ",第 6 季则有走向世界的联合国主题,第 7 季则是 " 垃圾分类 "" 熬夜特辑 ",去年收官的 12 季体验了广西非遗,也在匈牙利走过奥运时段。

另一方面,节目中 " 同质化 " 的内容环节、游戏设计成为节目组省时省力的 " 捷径 ",却是综艺被诟病最频繁的一点。" 审美疲劳 " 劝退了求新求变的观众。

曾有综艺导演告诉娱乐资本论,许多国产综艺导演组会建立一个 " 游戏库 "。" 大家做不出新的策划时,就从游戏库里把前几季、其他节目效果不错的游戏拎出来填进去,节目方案宛如复制粘贴。"

《奔跑吧》的制作思路显然不同,其内容策划不但与市场上其他节目做出差异化,同时也在不断自我迭代。横向纵向都走出了独一无二的路径。

" 撕名牌 " 是《奔跑吧》的标志性项目。但怎么撕出新意,怎么将 " 撕名牌 " 之外的环节做得丰满,既是导演组每一季都要考量的议题,又是观众最为期待的部分。在 " 茶马古道篇 " 中全员八百心眼子的金叶子游戏成了智斗名场面,各个 MC 掏出 " 厚黑学 ",明争暗夺的抓马剧情让小娱记忆深刻。第 12 季的《最强社团争霸赛》,30 秒极速切换的全新撕名牌攻守战,创造了 # 跑男三年最猛撕名牌 # 的高位热搜,讨论热度拉满。

第二道门槛则在于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在短视频、直播等娱乐形态冲击之下,综艺如何自我更新,在注意力争夺战中拥有一席之地。这是当下所有综艺创作者面临的共性问题。

短视频吸引观众用的是 " 黄金 5 秒 " 定律。当下的综艺却动辄 2 小时起步,时间成本、无用内容让观众望而却步。但为了 " 保险 ",很少有节目组舍得砍掉原本的内容架构,创新叙事方式,哪怕观众已失去耐心。

《奔跑吧 13》恰好给出了一种解法—— " 轻装上阵 "。所谓 " 轻装 " 是去除冗余,丢掉以往的包袱,回归纯粹以内容说话的标准,产出高质量作品。这体现的是《奔跑吧》团队拨冗存精的能力。

在 2 小时以内的体量中,节目并未一味追求快节奏,而是在保证叙事完整性,表达密度合理的基础上,做到笑点与深度齐飞,留下最优质的内容。

《奔跑吧 · 茶马古道篇》就尝试 " 慢综艺 " 叙事,将竞技节奏放缓,用镜头跟随嘉宾徒步云南秘境,探访非遗传承人。这种从 " 跑 " 到 " 走 " 的姿态转变,恰是对观众需求的精准回应——当只图 " 笑点 " 的综艺内容难以打动短视频时代的观众,自然风光的疗愈感与人文深度的沉浸感,反而成了稀缺品。《奔跑吧》就这样用独特的叙事,找回了观众的注意力。

《奔跑吧》为什么还在跑?

然而,所谓 " 国民综艺 ",远远不只是成为收视、流量上的 TOP。在引发全民追综,覆盖各圈层、年龄段受众之外,它更需要承担起全民认可的 " 文化符号 " 责任,既能引领文化潮流,又能回应时代情绪。

这当然是当下市场的创作趋势,毕竟大家都想拥有 " 国民综艺 " 的头衔。但只有最后 10 分钟的 " 升华 ",社会表达被固化为一种说教,让年轻观众逆反的节目不在少数。所谓 " 贴近大众 "" 宏大叙事 " 成为容易翻车的标签。

《奔跑吧》却在兼顾社会关照的同时,被年轻人追捧,在越来越切近现实共鸣的主题变迁下,收视率不降反增,屡屡用社会话题破圈。" 从未翻车 " 的背后在于《奔跑吧》坚持在娱乐性和真实社会关怀中找到平衡。

一方面,《奔跑吧》关注着身边的普罗大众,用最接地气的视角拆解着日常生活。以第 7 季第一期的 " 垃圾分类 " 特辑为例,编剧团队从学习垃圾知识、到垃圾场勘察、确定城市垃圾分类的范围再到策划,做了长达两个月的准备工作。

当期节目中," 兄弟团 " 兵分三路,从清洁直运、厨余分拣、焚烧处理三个方面与专业团队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工作,还前往幼儿园与小朋友们共同学习相关知识。整个过程充满了趣味性,同时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既能了解垃圾分类是什么,也能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在更为有情感共鸣,见证时代变迁的选题上,团队选择了更落地现实的叙事方式,传递普世的爱与温暖,也传递着节目对于人性的关照。

在《奔跑吧 8》中," 兄弟团 " 曾在 " 人生档案馆 " 策划中抽取新身份,由此开启一段模拟的人生旅程,他们要重新面对新的人生选择题:高考、求职、结婚等。当人生被压缩至这样一场虚拟游戏中,每个节点都意味着分岔路口。

在以 " 谣言与真相 " 为主题的节目中,节目组设计了一起考验人性的 " 打头事件 ",为了找到真正的打人者," 兄弟团 " 和嘉宾们分为两队,根据不同的线索寻找真相。这个过程正对应了时下的社会现实,身处信息纷杂的时代,任何一个碎片化的信息都应该被仔细辨别。当屏幕上打出 " 有时候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你以为的事实不一定是真相 " 时,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

这两期节目的主题,还押中了当年的两道高考作文题。其一是浙江省的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 ",其二来自北京市,主题是: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请以 " 一条信息 " 为题写一篇作文。这足以说明,其作为综艺节目的影响力覆盖面之广,真正成为一种 " 文化符号 ",见证着当下的社会情绪与大众议题。

这样的 " 高考押题 ",在兼顾娱乐性,让广大年轻人能够看进去的同时,也能理解其立意的深刻,怎么不算一种 " 寓教于乐 " 呢?

而在人文关怀、社会共鸣之外,《奔跑吧》更是在用 " 主旋律 " 表达、国际视野升维着综艺的传播价值。在这个层面上,综艺才真正回归了文化产品的本质,它记录着国民的变化,也与世界一同向前。

无论是《奔跑吧 5》对《黄河大合唱》的重新演绎,将爱国主义教育自然融入,还是《奔跑吧 6》的 " 龙舟特辑 " 用传统运动展现爱国情怀和人文内涵,《奔跑吧》的 " 主旋律 " 表达从不落俗,将家国情怀与普罗大众的娱乐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两年,节目也屡屡跑向国际,为观众开拓着国际视野,同时也带去了文化交流的使命。《奔跑吧 11》将收官阶段的拍摄地定为东盟重要成员国泰国。" 兄弟团 " 在泰国多处旅游胜地之间辗转,节目播出后,泰国国家旅游局官微、曼谷总部、驻北京办等官方矩阵也发布了相关内容进行点赞。《奔跑吧 12》选择在匈牙利收官,让观众沉浸式体验了一把匈牙利的异域景观、历史人文底蕴。

于是,当我们回到问题本身,《奔跑吧》何以被称为 " 国民综艺 "?这档 " 国民综艺 " 又何以能长跑 10 余年?此时答案已然清晰。它在陪伴一代代观众成长,成为每个人心中时代烙印的同时,也始终随着时代在迭代、升维、跳出自身的舒适区,为综艺市场给出自己的样本,引领着新的文化潮流。

话题互动:

《奔跑吧》的哪个名场面让你印象深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奔跑吧 闯关 总导演 美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