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 3 月 21 日讯(记者 邵雨婷)近日,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中润光能 ")递表港交所,拟主板上市,中信建投国际、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2023 年底,中润光能深交所创业板的上市申请本已过会,但 2024 年 6 月,公司却因业绩转亏遭到保荐机构 " 抛弃 ",倒在了成功上市的 " 黎明 " 之前。时隔 9 个月,中润光能改道港股重启 IPO,但中润光能的估值几乎腰斩,随着光伏产业进入阶段式产能过剩,如今港股市场又将给中润光能什么样的估值?
业绩骤降,保荐机构 " 撤退 "
此次并非中润光能首次冲击资本市场。
深交所官网显示,2023 年 5 月,中润光能向创业板递交招股书,并于同年 12 月顺利过会。,但半年后,其保荐人海通证券却因公司 2024 年一季度的亏损,以及 2024 年上半年 A 股市场的普遍状况等因素,撤回了对中润光能的保荐。
时隔仅 9 个月,中润光能选择改换港股赛道再度冲刺资本市场,由中信建投国际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中润光能成立于 2011 年,主营业务为光伏电池片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开发了多元的产品组合,涵盖 N 型电池和 P 型电池及光伏组件,于往绩记录期间,中润光能的业务遍及超过 29 个国家和地区,拥有 1000 余家客户。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光伏电池对外出货量计,2024 年度,中润光能在全球专业光伏电池制造商中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 18.3%,在全球光伏电池制造商中排名第二,市场占有率 14.6%。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以下简称 " 报告期 "),中润光能录得收入分别为 125.17 亿元、208.38 亿元、113.20 亿元;年内利润分别约为 8.34 亿元、16.81 亿元、-13.63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约为 9.94 亿元、16.81 亿元、-7.81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11.8%、13.6%、-10.1%。
2024 年的亏损,主要与光伏行业阶段性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下滑相关。中润光能表示,公司相对简单的产品结构导致容易受到产业供应链上下游波动的影响,鉴于光伏行业面临的周期性风险和产能过剩问题,公司可能会继续蒙受毛损,也无法保证恢复毛利状况。
目前,中润光能主要生产销售光伏电池片和光伏组件两种产品,但光伏电池片占据九成以上收入,该产品收入的下降导致总体业绩显著下滑。
报告期内,来自光伏电池片的收入分别约为 115.78 亿、189.67 亿、91.79 亿元,占当年总收入的 92.5%、91.0%、81.1%;来自光伏组件的收入分别为 9.38 亿元、18.71 亿元、21.22 亿元,占比分别为 7.5%、9.0%、18.7%。
因此,近几年,中润光能积极拓展在美国、欧洲、中东、东南亚及南亚等地区的业务,海外收入也有所增加。报告期内,公司的海外市场收入从 14.41 亿元增加至 37.23 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也从 11.5% 提升至 32.9%。但如果公司销售产品所在国家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招股书显示,本次 IPO,中润光能拟将发行募集的资金用于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立新的海外生产基地;在新型光伏电池片及光伏组件产品方面的研发工作和技术创新;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从存货情况来看,中润光能的经营仍存危机。中润光能的存货高涨,同时周转天数也在不断拉长。报告期内,中润光能的存货分别为 9.38 亿元、22.37 亿元、24.03 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 19.7 天、32.2 天、68.0 天。
负债高企,估值几乎腰斩
成立以来,中润光能在一级市场上进行过多轮融资,2024 年光伏行业 " 独角兽 " 榜单中,中润光能以 230 亿元的估值排名第五。
招股书显示,2022 年 9 月,中润光能筹备创业板 IPO 之际连获三次增资,其中,B 轮及 Pre-IPO 轮融资金额合计超 30 亿元,民生股权投资、盈科资本、久奕资本、德合基金、国绿基金、象屿金控、前海母基金等 20 多位股东加入。
创业板 IPO 时,中润光能本拟计划募资 40 亿元,占发行后总股份的 10%,预计估值达 400 亿元,但上会时,公司将募资额调整为 23 亿元,其中用来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从 20 亿元降为 3 亿元,公司估值也骤降为 230 亿元。
但伴随着创业板 IPO 的失败,以及公司业绩的下滑,如今的中润光能是否还能以 230 亿元的高估值闯关港股?
近年来,中润光能的借款增加,负债率持续高企。据两次招股书披露数据,2020 年至 2024 年,中润光能资产负债率分别约为 92.29%、95.56%、79.1%、80.5%、83.7%,远高于同行平均值。
但在此情况下,公司实控人却大额资金占用,并在上市前套现。招股书显示,2020 年至 2022 年,实控人龙大强通过关联企业拆借,违规占用中润光能的资金累计超过了 18 亿元。资金被用于对外投资,代发薪酬等,创业板 IPO 前,龙大强夫妇通过转让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股权套现了超 11 亿元,用于偿还债务。
截至 2024 年底,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9.74 亿元,存在银行及其他借款 25.86 亿元,此外,截至 2024 年,中润光能的应付票据为 21.95 亿元、贸易应付款项为 24.43 亿元、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应付款项为 29.32 亿元。
根据招股书,目前,中润光能的实际控制人为龙大强、孟丽叶夫妇,二人合计控制公司 50.64% 的投票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