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
一群 " 特殊的游客 " ——数以万计的候鸟
正陆续抵达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
在冰水交融的江面上驻足休憩,
为冰城奏响春之序曲。
3 月 21 日,由哈尔滨日报社 " 冰城 +" 客户端打造的哈尔滨城区《初春 VR 观鸟地图》正式上线,通过全景影像技术与生态科普深度融合,带领市民足不出户即可沉浸式感受 " 万鸟临江 " 的生态奇观。
720 ° 全景捕捉 江畔观鸟秘境云端亮相
本次发布的《初春 VR 观鸟地图》
采用无人机航拍与地面定点拍摄相结合的方式,
对松花江城区段候鸟栖息地进行立体化呈现。
区别于传统观鸟受限于时间与空间,
产品将VR 地图创新与候鸟迁徙
这一自然现象相结合。
观众轻触屏幕即可 720 ° 旋转视角,
欣赏候鸟迁徙途中的美丽风景。
通过 " 哈报手机记者 " 捕捉的镜头,能看到
" 野鸭湖 "
东方白鹳的健美身姿,
松花江哈尔滨大剧院段
江面斑头秋沙鸭灵动的身影,
松花江何家沟入江口处
鸳鸯的锦羽华裳。
特别设置的" 鸟类 " 百科功能,
让科普信息随视角移动自然浮现,
使用户可以了解迁徙候鸟的知识,
使得云端上的观鸟之旅
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
百万候鸟的春日驿站 城市与自然的共生密码
据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许青教授介绍——
哈尔滨是 " 东北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通道 " 重要驿站城市,本次展示的七处观测点是松花江哈尔滨段较早融化的地点。初春季节松花江城区段会形成独特的 " 冰水混合带 " 生态,这些水面给北归候鸟提供了休息的场地,随着江面全部融化,会有更多候鸟在整个松花江沿线停留,前后预计会吸引超过 60 余种、总数逾百万只候鸟经停,这个过程会持续到每年的 4 月末,大部分候鸟将在哈尔滨补充能量后,继续飞往西伯利亚繁殖地,少部分将在哈尔滨定居繁衍后代。
东
方
白
鹳
白
鹭
绿翅鸭
鹊鸭
针尾鸭
斑嘴鸭
秋沙鸭
守护候鸟家园 共筑生态和谐未来
许青提醒,市民要文明观鸟,与候鸟保持安全距离,拍摄时避免使用闪光灯或高声喧哗;避免干扰,影响其迁徙本能;观看时产生的垃圾要随身带走,塑料制品易被鸟类误食。
建议无人机爱好者不要干扰鸟类的生存,更不要进行妨碍鸟类生息繁衍的活动。若无人机近距离拍摄会导致鸟类受惊、弃巢、改变迁徙规律等后果。拍摄无人机要远离候鸟集群区域(建议垂直距离≥ 200 米);单点悬停时间不超过 5 分钟,避免螺旋桨噪声引发鸟群应激反应。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拍摄、制作:杨锐、王信鹤、周琨、李海楠
" 哈报手机记者 " :刘志军、刘贺龙、杜丽娟
史敏捷、傅强、刘秀彬、陶滨、刘亚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