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哥解读电商 03-22
美团Q4:核心业务稳增,主动进攻AI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3 月 21 日港股盘后,美团发布 2024 年 Q4 及全年业绩。Q4 营收 885 亿元,同比增长 20.1%。期内溢利 62 亿元,同比增长 180.7%。全年营收 3376 亿元,同比增长 22%。年内溢利 358 亿元,同比增长 158.4%。

美团的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整体来看,美团还是面临和京东、抖音的多线竞争,美团这次能守住吗?同时在业绩电话会上,美团宣布主动进攻 AI,新故事要怎么讲?

业绩一览

Q4 收入 885 亿元,同比增长 20.1%。

其中核心本地商业收入 655.7 亿元,同比增长 18.9%;经营溢利 129.0 亿元,经营利润率 19.7%(同比提升 5.2 个百分点)。增长由即时配送交易笔数增加、补贴减少及到店业务订单量增长驱动。

新业务收入 229.2 亿元,同比增长 23.5%;经营亏损 21.8 亿元,亏损率同比收窄 16.5 个百分点至 9.5%。主要因食杂零售业务效率提升及海外市场拓展。

销售成本 550.4 亿元,占收入 62.2%,占比同比下降 3.9 个百分点,主要因毛利率改善。销售及营销开支 173.0 亿元,占收入 19.6%,占比同比下降 3.1 个百分点,反映营销效率提升。研发开支 54.2 亿元,占收入 6.1%,占比同比下降 1.3 个百分点。一般及行政开支 29.4 亿元,占收入 3.3%,同比持平。

经营溢利 66.9 亿元,同比增长 280.7%;经营利润率 7.6%,同比提升 5.2 个百分点。期内溢利 62.2 亿元,同比增长 180.7%。

2024 年收入 3376 亿元,同比增长 22.0%。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 2,502.5 亿元,同比增长 20.9%;经营溢利 524.2 亿元,经营利润率 20.9%(同比提升 2.2 个百分点)。新业务收入 873.4 亿元,同比增长 25.1%;经营亏损 72.7 亿元,亏损率同比收窄 20.6 个百分点至 8.3%。

销售成本 2,078.1 亿元,占收入 61.6%,占比同比下降 3.3 个百分点。销售及营销开支 639.8 亿元,占收入 19.0%,占比同比下降 2.2 个百分点。  研发开支 210.5 亿元,占收入 6.2%,占比同比下降 1.5 个百分点。  一般及行政开支 107.3 亿元,占收入 3.2%,同比持平。 

经营溢利 368.4 亿元,同比增长 174.6%;经营利润率 10.9%,同比提升 6.1 个百分点。

年内溢利 358.1 亿元,同比增长 158.4%。

年末现金及等价物 708 亿元,短期理财投资 974 亿元,全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入 571 亿元。

本地生活稳固,和京东、抖音多线竞争

美团核心的本地生活业务发展依旧稳健,但还是面临和京东、抖音的全面竞争。外卖的壁垒很高,美团有压力但还能应对,和京东未来的竞争点在即时零售方面。抖音进攻的是利润高的到店和酒旅,依然是心腹大患。

Q4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 655.7 亿元,同比增长 18.9%;经营溢利 129.0 亿元,经营利润率 19.7%。

首先还是和老对手抖音在到店方面的争夺战。

Q4 美团佣金同比增长 24%,广告同比增长 18%。佣金增速依然快过广告投入,可能是和抖音在到店之间的竞争变得更激烈,或者是商家减少了广告投入预算,更重视最终的成交额。

美团的到店业务订单量同比增超 65%,主要是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后,美团外卖对到店的引流效果更好,配合 " 特价团购 "、直播营销及低线城市下沉策略,所以出现了大幅增长。

双方在团购价格方面的差距正在被抹平。抖音的团购折扣开始收窄,美团也开始要求商家拉齐不同平台之间的折扣。据报道,去年抖音生活服务 Q1 销售额不到 1000 亿,Q2 为 1100 亿左右。

美团在腰尾部的商家很难被抖音攻破,抖音转向了头部商家,包括海底捞、麦当劳等连锁店,这些商家有更多的营销预算。和美团 BD 重资产相比,抖音在生活服务板块越做越轻了,开始引入服务商为商家的直播等方面搭建服务。两条不一样的道路,也意味着后续美团和抖音能进行错位竞争。

在外卖方面,美团依然保留第一的位置。

根据交银国际证券研报,2024 年美团外卖市场份额占比为 65%,饿了么占比为 33%,其他平台合计占有率仅为 2%。

京东外卖目前的订单量能撼动美团的地位。但是京东的进入,也会让美团承压,为骑手上社保预计未来会增加成本。

美团和京东未来的竞争点会在即时零售。美团即时零售的品类扩大到 3C 及数码家电,这是京东的优势品类,未来必有一战。

此外,美团公布了骑手方面的数据。2024 年全年,月均有单骑手数量为 336 万。美团全国范围内高频骑手的月均收入在 6650 元至 9344 元之间。

2024 年美团年交易用户数突破 7.7 亿、年活跃商户数增至 1450 万,均创新高。美团高管表示,现有用户开始在更多样的场景、更广泛的时间段越来越频繁地订购外卖,新用户的购买频率和客单价要高于之前的用户群。

美团 " 神会员 " 的覆盖范围扩大到旅游、景点等更多品类,使用 " 神券 " 的订单比例继续上升到总订单量的 40% 以上,贡献率进一步提高;超过 70% 的到店酒旅商家都加入了 " 神会员 " 项目。来自 " 神会员 " 的交易用户占交易用户总量的 10%。

海外加速开城

出海是为数不多的增长赛道。和其他互联网公司需要高投入才能换高回报不同,美团的费用端并没有大幅增长。出海还没烧太多的钱。

在出海的第一站香港,美团已经成功站稳脚跟。

据香港市场调研机构 Measurable AI,按订单量计算,截至 2024 年 3 月,按订单量计算 Keeta 市场份额为 44%,Foodpanda 为 35%,Deliveroo 为 21%。

香港已经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并且 Deliveroo 将在今年 4 月撤出香港,未来只剩 Keeta 和 Foodpanda 两家公司争夺市场。有观点认为 Keeta 更符合用户使用习惯,所以也能承接部分 Deliveroo 的用户。

香港只是美团的试验点,沙特是主战场。

在利雅得的成功经验上,美团在去年 12 月、1 月再次开城。目前 KeeTa 已经覆盖了沙特阿拉伯的多个主要城市。

在中东等许多海外市场,当地的外卖平均订单价要远高于中国,也就是说当地用户更愿意为服务付费,外卖企业的利润率也高于中国市场。这也是美团目前利润率没有被出海策略拖垮的原因之一。

在出海方面,美团主要是复制国内的打法。先通过外卖站稳市场,获得高频的流量,接下来再开拓到店、酒旅等高利润的业务赚钱。

主动进攻 AI

今年以来,DeepSeek 带火了中国科技股。恒生科技指数上涨近 30%,但美团年内上涨仅 8% 左右,落后于大盘。美团的股价没有吃到 AI 的红利。

美团高层在电话会上明确表示了,接下来也要主动进攻 AI。

王兴谈到," 美团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策略始终是主动进攻而非被动防守。要知道,每当有像人工智能这样颠覆性的技术出现时,我认为唯一有意义的应对策略并非捍卫我们已有的东西,而是要利用自身所拥有的一切资源去主动进攻。"

美团表示 AI 的策略主要分为三层。

第一层,日常工作中的人工智能,主要在员工生产力方面。美团已经开发了内部的大语言模型,名为 longcat。通过将 longcat 与其他模型相结合,推出高效的工具,包括 AI 编码、智能会议与文档助手等等。利用美团的大语言模型研发了一款 AI 智能体客服。工作效率提升了 20%,客户满意度提升了 7.5%。同样会通过 AI 销售助手来辅助 BD 团队(商务拓展团队)。公司内部大约 27% 的新代码是由人工智能编码工具生成。

第二层是在产品上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用 AI 优化现有的产品,开发原生 AI 新产品。在商家端提供工具,线上商店智能设计、智能运营管理、动态定价建议等,降低商家数字化门槛。消费者端体验升级,AI 助手矩阵,推出餐厅助手、旅行助手、订单助手,支持语音 / 文字交互,提升搜索与交易效率。原生 AI 产品开发 " 私人助手 ",覆盖全服务的 AI 助手,整合外卖、预订、团购、旅行等场景,提供一站式个性化服务。未来还会和现实世界联动,依托美团线下履约网络(即时配送、无人配送),将 AI 服务从数字交互延伸至实体交付,解决用户真实需求。

第三层是不断对外投资,增强内部模型的能力。据公开资料显示,美团目前投资的公司主要包括大模型和机器人两大方面。包括月之暗面、智谱 AI、光年之外(原王慧文 AI 创业公司)、宇树科技、未来机器人等等。

美团目前的 AI 故事还是为核心业务服务,作用是降本增效,暂时并没有出众的产品。

参考资料:

1. 新浪科技,美团 Q4 业绩会实录将推出全新原生 AI 产品,建立内部大语言模型

2. 财经杂志,美团财报解读:核心业务稳健,AI 新故事难讲

3. 虎嗅,美团想另选一种命运

如果觉得内容不错,请点击一下 " 在看 ",

或者,把它转发分享给需要的人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美团 ai 京东 抖音 理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