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商业趋势 03-22
千禾味业,为什么敢硬刚媒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连续一周的股价下挫,正让饱受质疑的千禾味业 " 雪上加霜 "。

据《消费者报道》,今年 3 月,该杂志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 13 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

结果显示,送检的 13 款宣称零添加酱油中,12 款检出镉,7 款检出总砷。

其中,千禾御藏本酿 380 天酱油中,检测出 0.0110mg/kg 的镉。

从行业的客观角度看,这个 0.0110mg/kg 的镉确实是低于检测标准的,毕竟镉的来源太广泛,甚至自来水中都有微弱含量。

甚至不少面粉、大米、大豆都有,因为镉广泛存在于如土壤、化肥、农药等基质中,很容易被农作物吸收。

千禾御藏本酿 380 天酱油作为一款 "0 添加 " 酱油,不应该检测出镉。

媒体质疑:千禾这款酱油还是零添加酱油,只是打上了 " 千禾 0" 这样一个商标,让很多消费者误以为是零添加酱油。

带着疑问,记者咨询千禾的官方客服,客服也是振振有词," 千禾 0 是我们旗下中高端产品的品牌标识,主要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

至于 " 千禾 0" 是不是零添加?

客服人员只是表示:

" 请您完全放心,您可以看下我们的有千禾 0 标志的系列产品的配料表,仅使用常见的食品原料生产,甚至连酵母抽提物都不添加。"

面对记者的提问,客服的回答并没有打消疑惑。

毕竟,市场上号称零添加的酱油,和不是零添加的酱油,可不是一个价格。

拿行业销量比较大的 " 海天金标生抽 " 来看,零添加的要比非零添加的产品价格,贵 1 倍左右。

消费者花这个钱,就是为了一个健康。

千禾客服的说法,还很难服众。

据悉,千禾味业早在 2007 年就推出了 " 零添加 " 概念,抢下了一波市场心智。

在 2018 年,他们连续申请 " 千禾零添加 "、" 千禾零添佳 " 商标被拒,而后在 2020 年才注册了 " 千禾 0" 商标。

从包装上看,产品非常刻意地放大了这个 "0" 字。

但就在 2020 年 7 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食品标识不得标注以下内容:

对于食品中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质,以 " 不添加 "、" 零添加 "、" 不含有 " 或类似字样强调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

也就是说 " 千禾 0" 打了一个很好的擦边球——你监管不让零添加,那我就叫 " 千禾 0" 好了。

2023 年千禾味业又追加了 8 个群组再次申请 " 千禾 0" 商标,追加群组涉及咖啡、食盐、3 烹饪用嫩肉剂等,但目前的商标状态为:驳回复审。

显然,千禾是要把 "0" 字贯穿到底。

但对于这种做法,尤其是经过主流媒体的发酵,民众显然不买账,一些律师也说,这种行为是在误导消费者。

这场舆论考验着千禾的公关水平。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千禾味业却在道歉和赔偿之间,选择了 " 硬刚 "。

3 月 20 日,千禾味业发布了一则《关于媒体报道酱油产品检出 " 镉 " 以及 0 与零添加相关情况与消费者的沟通说明》。

这份说明强调了:

1. 千禾 0 系列产品符合公司生产工艺要求,在生产中不存在违反零添加生产要求的情况,相关的食品添加剂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 镉 " 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千禾 0 系列在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存在蹭热点混淆零添加概念的行为。商标设立的初心是为了对零添加产品作区别,便于广大消费者选购,不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欢迎广大消费者监督。

没有对夸大 "0" 的宣传道歉,只对让消费者产生误会表示歉意。

总之,千禾在品质问题上没有错,媒体的相关指摘,千禾都刚了回去。

实事求是的讲,千禾在产品质量上并没多大的问题。谷物镉含量 0.5mg/kg,大豆镉含量一般 0.1mg/kg,千禾 0.011mg/kg,不算高,而且同类的一些产品,也被检测到了。

关于 " 零添加 " 的宣传,也不只是千禾一家。

同行都在宣传 0 添加,为什么媒体单单只拿千禾说事?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对比,千禾选择了硬刚。

不过,千禾在资本市场的走势,并不如企业的姿态那么挺拔。

2023 年,千禾公司营收大涨 31.62%,净利润高达 5.30 亿,大涨 54.22%。

其原因,就是 2022 年海天 " 添加剂双标 " 事件后,公众生怕太多的科技和狠活,对零添加产品需求激增。

但好景不长,到了 2024 年,千禾的营收增速大幅放缓,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 1.85%,净利润下降 9.19%,酱油主力产品收入减少 2.44%。

股价也是跌了近一年。

为什么呢?

因为看到千禾主打的 " 零添加 " 概念卖得好,各种对手也开始布局 " 零添加 " 概念。

海天、李锦记、金龙鱼等竞品,纷纷下场,抢占千禾的市场份额。

" 零添加 " 的概念已经从千禾的差异化卖点,变成了行业标配。

而且千禾比起海天、李锦记、金龙鱼这样的企业,在市场份额、品牌影响、渠道规模等方面,都处于劣势。

在面对竞争时,很难抵御行业龙头的渗透。

尤其是在网络渠道和下沉市场,主打高端的千禾,很难有优势。

如今,面对媒体和公众的质疑,千禾更是雪上加霜。

而这也提醒我们一些食品快消企业,当概念红利逝去,监管来临之际,企业是继续以营销为突破核心,还是以技术创新、质量安全来重塑竞争力?

我想千禾在硬刚媒体之后,还要拿出硬招才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千禾味业 知识产权 海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