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年初至今 A 股表现明显落后于港股,但瑞银认为,A 股在全年周期中有望追赶港股表现。
3 月 21 日,瑞银中国股票策略团队总结了目前全球投资者最关心的十大 A 股问题,包括为何 A 股今年表现落后于港股、A 股全年回报能否赶上港股、A 股估值还有多大上升空间等。
瑞银认为,A 股作为中国宏观经济的更好代表,将受益于消费和工业领域的复苏迹象,包括优质国产内容受欢迎、汽车销售强劲增长以及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等积极因素。
估值方面,瑞银指出,A 股股权风险溢价仍高于长期平均水平,显示仍有提升空间。从全球角度看,沪深 300 目前较 MSCI 新兴市场(不含中国)指数有 4% 的折价,远低于 22% 的历史平均溢价。
以下为十大问答总结:
1. 为何 A 股今年表现落后于港股?
A 股今年表现明显落后于香港市场,截至 3 月 19 日,CSI 300 和全部 A 股分别上涨 1.9% 和 6.5%,显著低于 MSCI 中国指数 ( 23.4% ) 和恒生指数 ( 23.5% ) 。瑞银指出,主要有两大原因:
指数成分权重差异明显:A 股指数重仓金融、消费和工业,而港股更偏向互联网和科技。CSI 300 中金融和工业总权重超过 40%,而 MSCI 中国中互联网公司占比超过 47%。互联网板块更能反映中国宏观经济动态,科技行业受益于国内 AI 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资金流向差异:A 股主动型共同基金发行低迷,而港股则享受持续的南向和外资净流入。2025 年前十周,A 股新发行股票和混合基金仅 918 亿元,同比增长 118%,但仅为 2021 年同期规模的 11%。被动型基金占新发行总额的 75%,远高于 2021 年的 14%。相比之下,今年截至 3 月 18 日,南向资金净流入突破 3611 亿元,同比跃升 345%。
2. A 股全年回报能否赶上港股?
瑞银认为,从全年角度看,A 股有望追赶香港市场表现。过去三年,A 股与香港市场的年度回报差距已趋于稳定,平均不到 3 个百分点。同时,AH 溢价指数最近快速下降至历史平均水平以下,从均值回归角度看,A 股回报有望逐步缩小与港股的差距。
A 股指数重量级股票主要是金融、消费和工业股,更能代表中国宏观经济。近期中国宏观经济复苏迹象明显,尤其在消费和工业领域:
消费方面,优质产品和内容受到消费者青睐。2024 年 8 月发布的国产 3A 游戏《黑神话:悟空》首月销量超过 2000 万份;2025 年春节档国产动画电影《哪吒 2》主导票房。春节期间,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6% 和 7%,较 2019 年增长 26% 和 15%。
汽车销售强劲增长。2025 年前两月,乘用车批发销量 387 万辆,同比增长 13%。
房地产市场出现复苏迹象。一线城市新房库存已降至历史均值以下,土地拍卖市场近期相对火热。
3. A 股估值还有多大上升空间?
据瑞银,尽管全部 A 股追踪市盈率在近期反弹后已超过 19 倍,但仍比 2017 年和 2021 年的平均水平低 7-8%。在盈利强劲的年份(2017 年、2019 年和 2021 年),全部 A 股的市盈率要么显著高于平均水平,要么明显改善。
瑞银预计 CSI 300 盈利增长将从 2024 年的 1% 提高到 2025 年的 6%,主要得益于下游行业利润率的复苏和较低的盈利基数。因此,历史平均水平不一定是估值上限,A 股在 2025 年有进一步提升估值的空间。
目前,A 股股权风险溢价仍高于长期平均水平 0.9 个标准差,表明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仍受到限制。较低的无风险利率和长期资金的进入有助于降低股权风险溢价。从全球角度看,CSI 300 目前较 MSCI 新兴市场(不含中国)指数有 4% 的折价,远低于 22% 的历史平均溢价。
4. A 股盈利修正趋势如何?
最近 CSI 300 盈利增长预期出现上调趋势,过去一个月内 2025 年盈利增长的市场一致预期上调了 1.3 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信息技术盈利预期的快速上调尤其推动了 A 股整体盈利修正。
瑞银表示,历史经验表明,CSI 300 盈利修正趋势通常在每年 4 月底发生方向变化。在宏观数据和企业盈利上升的年份,盈利增长一致预期在 4 月后通常会上调或保持相对稳定。如果 2025 年 4 月前后盈利预期向好或保持相对稳定,全年盈利增长势头可能改善,从而满足 6% 的基准预测。投资者应关注未来一个月 CSI 300 盈利增长预期的变化。
5.A 股的战略重要性是否明显提升?
自 2024 年以来监管部门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指导文件提升了 A 股的战略重要性。2024 年的 " 九点指引 " 将其称为 " 资本市场的人民性 "。资本增值有助于共同富裕,截至 2023 年底,国有实体和普通公民持有 A 股市值总额的 63% 以上。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 " 统筹考虑资产价格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稳定房地产和股票市场 " 纳入总体要求。随后,3 月 17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扩大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强调要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股市。这表明中央政府进一步提高了 A 股市场的战略重要性。
6. 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哪些积极信号?
经过四年的房地产下行周期,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出现了市场稳定的迹象。瑞银房地产团队注意到二手房交易显著复苏,一线城市库存月数回落至 15 年平均水平,土地拍卖溢价率上升,二手房挂牌价格在 2025 年前两个月趋于稳定。团队指出,这些迹象与 2014-15 年周期拐点时观察到的情况类似。
7. 民营企业座谈会传递了哪些关键信号?
企业信心的增强可能推动资本支出增长、新增雇员和薪资增长。对 A 股而言,稳定的市场预期和更强的信心有助于降低股权风险溢价。
8. 中国各行业产能利用率情况如何?
根据瑞银分析师对所覆盖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展望,各行业情况差异明显:
铝行业产能利用率可能同比增加,受益于需求增长
钢铁和水泥产能利用率因需求疲软而持续下降
乘用车领域,中国品牌产能利用率较疫情前显著提高,而外国品牌则下降
工程机械行业当前产能利用率低于疫情前水平,但有望在未来 2-3 年改善
空调行业 2024 年产能利用率高于疫情前水平,受国内以旧换新补贴和出口需求增长支撑
电网设备产能利用率高于疫情前水平,因全球电网资本支出处于上升周期,且中国制造商在欧洲、中东和其他新兴市场份额不断提高
风电行业产能利用率近年显著提升,受风电装机容量大幅增加推动
9 如何解读行业政策周期?
瑞银指出,中国的行业政策通常具有周期性。一方面,政府需要对某些行业实施监管,以确保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并维护稳定。然而,除了监管措施外,过去几年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某些行业的发展。以互联网行业为例,在 2014 - 2015 年期间,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公司在政策支持下迅速崛起。但在 2017 年之后,平台经济的无序扩张导致了行业泡沫的形成。随后,监管干预帮助化解了泡沫,使市场回归理性。总体而言,瑞银认为中国政府将努力在政策上寻求平衡。在 2025 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之后,瑞银预计政策在各行业将倾向于宽松立场。
10. 瑞银对全球股票市场的排序是怎样的?
瑞银全球股票策略团队最看好欧洲股市,其次是中国股市,但对新兴市场(不含中国)股市持谨慎态度,对美国股市近期保持保守。
团队最近将欧洲股市上调至增持,原因包括:1 ) 欧洲政治环境变化后股权风险偏好增加;2 ) 德国财政刺激和提高国防开支的承诺导致欧洲制造业、GDP 增长和企业盈利增长预期上调;3 ) 欧洲资金从美国市场回流;4 ) 能源价格下降。
相比之下,团队对新兴市场(不含中国)股市持谨慎态度,仅对中国股市保持增持。虽然新兴市场股票相对于发达市场估值具有吸引力,但这主要反映了发达市场更高且不断改善的 ROE。此外,新兴市场对关税影响更为脆弱。团队估计,新兴市场(不含中国)上市公司总收入的 13% 来自美国,而 MSCI 中国成分股仅有 3% 的收入来自美国。
瑞银认为,美国股票在未来 1-3 个月可能表现不及欧洲股票和新兴市场股票。他们认为标普 500 指数在未来 1-3 个月可能进一步调整至 5,300 点,因此现在还不是抄底的时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