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银平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近日,申万菱信基金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发行失败,股市回暖、基金发行市场复苏的背景下,基金发行失败的情况并不多见。这也是今年以来第三只发行失败的公募基金产品。
申万菱信基金还有一只发起式基金于前不久清盘,自 3 年前成立以来规模就持续下降,截至去年末净资产仅剩 0.66 亿元。
2022 年,申万菱信基金曾推出 10 只发起式基金,除了 1 只已经清盘,另外 9 只基金都岌岌可危,成立初期规模在 2 亿元以上,如今大部分缩水超 9 成,其中 1 只净资产仅剩 700 多万元,规模下降之快令人咋舌。
发起式基金要求基金管理人、高管或基金经理认购不少于 1000 万元且最少持有 3 年,根据基金合同,如 3 年后基金净资产不足 2 亿元则自动终止。如今来看,另外 9 只发起式基金的清盘风险也很高。
申万菱信基金管理规模在行业中处在中上游,不过去年四季度 A 股强势反弹的情况下,基金规模不升反降,规模扩张压力加大。
1
混合偏股型基金发行失败,
3 年前发行的 10 只发起式基金或全部清盘
又一只公募基金产品募集失败,3 月 15 日,申万菱信基金发布公告,旗下申万菱信远见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于 2025 年 3 月 14 日募集期限届满,因未满足备案条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该基金为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仓位范围是 60%-95%,2022 年 10 月便拿到了监管批文,但直到 2024 年 12 月才开始募集资金,计划募集金额不少于 2 亿元,认购人数不少于 200 人,但用足了 3 个月募集期,仍然发行失败。
该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为龚霄,从其工作履历来看,在基金管理方面经验并不是很丰富,2019 年起从事金融相关工作,2021 年 11 月加入申万菱信基金,目前在管基金产品仅 2 只,其中 1 只产品管理时间刚 1 年,另 1 只管理时间为 5 个月,在其管理期间,两只产品的业绩都不太理想,排在同类产品靠后的位置。
来源:天天基金网
这也是今年以来第三只发行失败的公募基金产品,就在同一天,信达澳亚基金发行的信澳通合进取三个月持有 A 也发行失败了,该产品为混合型 FOF 基金。在此之前,兴华基金发行的兴华兴盛纯债 A 是今年首次发行失败的产品。
A 股回暖之下,偏股混合基金募集失败可能有多方面因素,包括基金公司品牌号召力、基金经理管理能力、发行时机等。
海南纵帆私募基金合伙人王兆江认为,基金发行失败主要是投资者信心不足造成,过去三年 A 股主要指数走熊,导致权益类资管产品普遍收益不佳,大部分权益基金投资者深度套牢;此外,宏观经济面临各种挑战,居民普遍需要现金流保障日常支出,所以对投资采取了非常保守审慎的态度,这两方面原因导致了产品发行不佳,甚至失败。
图源:罐头图库
2025 年以来基金发行市场整体呈现复苏趋势,新发基金总规模超过了 1600 多亿,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激增,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个别基金因达不到最低募资门槛而黯然离场。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基金产品发行失败主要是不符合投资者需求。今年以来权益市场呈现偏强态势,而债券市场则出现了调整,今年偏股型的基金相对来说更加好卖,偏债型的基金认购情况相较以往可能会差一些,还有一些混合型 FOF 基金,如果品牌号召力不太强的话,对投资者吸引力不足,也存在发行失败的风险。
除了产品发行失败,申万菱信金基金还面临多只产品清盘风险。就在2 月 23 日,申万菱信双禧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进入清算程序。
来源:天天基金网
申万菱信双禧混合型发起式成立于 2022 年 2 月 22 日,为混合型 - 平衡基金,截至 2024 年末,A、C 份额净资产分别为 0.66 亿元、0.02 亿元。从产品收益情况来看,三年以来基本都跑赢同类平均水平,然而仍止不住自成立以来规模就持续下跌的步伐。
来源:天天基金网
发起式基金在成立初期,需要由基金管理人、高管或基金经理作为发起人,认购不少于 1000 万元且持有时间不少于 3 年,具有和投资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特点。
2025 年 2 月 12 日,申万菱信双禧混合型发起式发布第一次清盘风险提示:" 根据合同约定,基金生效之日起3 年后的对应日,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 2 亿元,基金合同自动终止。"
然而,该产品除了成立时净资产刚达到 2 亿元门槛,此后规模就一路下降,3 年大限一到就立即启动清算流程。
2022 年申万菱信基金曾一口气发了 10 只发起式基金,如今看来,除了 1 只已经清算,其他 9 只也全部面临清盘风险。截至 2024 年末,这 10 只发起式基金规模全部在 2 亿元以下,而且距离 2 亿元相距甚远,其余 9 只净资产更低,在 0.07-0.24 亿元之间。
基金规模的变动与业绩有较大关联,10 只基金中只有 3 只同期回报跑赢业绩基准,大部分跑输同类平均收益水平。
此外,有 6 只产品出现基金经理变动情况,其中申万鑫享稳健混合发起式 A 两度变更基金经理," 发起式 " 基金的利益绑定机制实际已失效。
表 2022 年申万菱信基金发行的 10 只发起式基金(A 类份额)
来源:独角金融整理
2
股市回暖、规模反降,
" 券商系 " 基金面临成长压力
申万菱信基金是一家老牌 " 券商系 " 基金公司,成立于 2004 年 1 月,总部位于上海,注册资本 1.5 亿元,申万宏源证券持有 67% 股份,日本三菱 UFJ 信托持有 33% 股份。
图源:罐头图库
在公募基金公司中,申万菱信基金管理规模处在中上游水平,根据 Wind 数据,截至 2024 年末,申万菱信基金共管理 80 只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 847.57 亿元,在 162 家公募持牌机构中位列 66 名,其中非货币基金资产净值合计 725.71 亿元,排在 60 名。
根据官网披露信息,公司现有公募基金 82 只,资产管理规模 1035.89 亿元。
从申万菱信基金发行的基金产品类型来看,债券基金占比最高,总体比较均衡,截至 2024 年末,货币型、债券型、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资产净值分别为 121.86 亿元、513.52 亿元、136.79 亿元、73.08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四季度 A 股回暖之际,申万菱信基金规模不增反降,2024 年三季度末基金资产净值合计 886.26 亿元,四季度共下降了 4.37%,其中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规模均下降。
基金发行失败、产品清盘增多,都显示出这家老牌 " 券商系 " 基金正面临着规模扩张压力。
2024 年申万菱信基金共有 5 只产品清盘,分别为申万菱信乐研混合 A ( 019326 ) 、申万菱信添利六个月持有期混合 A ( 019731 ) 、申万菱信安泰鑫利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 ( 009084 ) 、申万菱信安鑫优选混合 A ( 003493 ) 、申万菱信价值臻选混合 A ( 017065 ) ,其中有 3 只成立时间不足 1 年。
去年申万菱信基金清盘产品数量总体并不算多,但是 2022 年成立的 10 只发起式基金中,除了 1 只已经清盘,其他 9 只也岌岌可危,如不采取积极措施,2025 年基金清盘数量很可能会翻倍。
图源:罐头图库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产品清盘现象逐渐增多,根据 Wind 数据,2024 年基金清盘数量为 272 只,创近 5 年新高。
杨德龙认为,基金清盘数量增多主要受行情影响,去年 "924" 行情之前很多基金净值及规模跌幅较大,面临着较大赎回压力,基金规模大幅下降,成为小微基金之后维护成本很高,有些公司就选择了清盘,这是基金行业正常的优胜劣汰。
王兆飞则表示,很多基金公司在 2019-2021 年三年普涨牛市中,以及 2022-2023 年结构性牛市行情中,发行了太多同质化基金,比如消费,医疗,新能源等主题基金,导致这几大板块投资过度饱和。当行业景气度下滑,熊市来临时,这些原本热门的投资赛道就会发生资金撤离,进而导致基金产品净值急剧下滑,最后引发投资者赎回潮,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大面积产品清盘。
在对基金公司的影响方面,王兆飞认为,基金公司缺乏理性和前瞻性的资管水平,会让投资者失去信任,导致后期产品募集难度增大,甚至流产。
背靠头部券商申万宏源证券,申万菱信基金在投研能力和信息获取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使其在投资决策上更具前瞻性。
目前申万菱信基金董事长陈晓升就来自大股东,此前任申万宏源证券总经理助理,曾任研究所所长长达 15 年。除此之外,公司其他高管也有很多为大股东派驻,包括现任副总经理史莉珠、督察长王菲萍等,且基金经理团队证券公司背景突出。
不过大股东加持之下,申万菱信基金的经营业绩并未见明显优势。2024 年国内公募基金总规模增幅超过 18% 的情况下,申万菱信基金规模却只增加了 7.38%。
随着市场回暖叠加政策红利的支持,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市场表现强劲,申万菱信基金能否把握机遇推动产品规模增长?评论区聊聊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