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3 月 22 日讯(记者陈美)3 月 21 日下午,"2025 好公司 DEMODAY —— AI+ 生命健康专场路演活动 " 在上海报业大厦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活动由财联社、《科创板日报》联合主办,活动中汇聚了生命健康领域的潜力企业、投资机构以及园区代表等。
活动伊始,《科创板日报》总经理叶春致辞表示,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旗下财联社出品的权威媒体,《科创板日报》已形成了 " 科创好公司 DEMODAY" 和 " 新质生产力行业沙龙 " 两个知名沙龙 IP。
其中," 科创好公司 DEMODAY" 通过举办路演等沙龙,为企业提供展示平台,促进企业与投资机构、上市公司、政府、园区之间的深度交流和业务链接。
高特佳投资集团执行董事康婷
高特佳投资集团执行董事康婷进行了以 "AI 制药,智驱未来 " 为主题的演讲。
康婷认为,AI 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场景主要涵盖药物研发、用药安全、供应链管理、商业拓展、个性化诊疗及监管审批六个方面。" 其中,药物研发及用药安全是 AI 技术在制药环节的核心内容。药物研发包含靶点确认、基于表型的药物发现、分子生成、化学反应设计、化合物筛选、ADMET 性质预测;用药安全则涉及临床试验、药物风险评估及真实世界研究。"
在康婷看来,临床试验是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也是整个制药过程中资金投入最大的部分。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在相关临床试验的设计、管理、监控以及患者招募方面均有应用及发展潜力。
当前,AI 制药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从药物研发类型来看,AI 制药广泛应用于小分子药物开发。在药物开发领域,AI 主要应用于早期药物开发和数据处理环节,目前人工智能已成为预测小分子生物活性、毒性等方面不可或缺的工具。"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至少有 128 家 AI 制药公司获得了总计近 60 亿美元的融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24 年底,中国 AI 制药公司数量已达 105 家,正式迈入 " 百企时代 ",单笔融资金额在几千万人民币到几亿人民币之间;而占据先发优势的晶泰科技、英矽智能、深势科技等公司,凭借规模效应成为了资本青睐的 " 宠儿 "。
看好 AI 制药行业未来发展,包括大分子药物药物研发加速的差异化技术、AI+CRO 服务领域、以及拥有 AI 设计的小分子药物管线公司仍旧有突围机会。" 多数创新型 AI 药企在初期采用技术服务模式,利用自主开发的算法搭建药物预测平台,为大型药企提供靶点发现、化合物筛选等服务,且以小分子药物为主,大分子药物领域存在发展机遇。" 康婷进一步解释道。
朗盛投资合伙人李佳
朗盛投资合伙人李佳分享了 "AI 医疗离我们多近多远 " 的主题。
李佳从疾病诊断、药物临床试验、药物研发等方面分享了 AI 医疗领域的案例。
其中一家是由互联网背景的创始人创立的Pandas 公司。李佳说,Pandas 公司在创始人陪伴妻子治疗癌症的过程中,意识到决策过程中的信息不透明和个人化治疗选择的挑战,决定利用数据和 AI 技术来改善这一现状。
" 公司也通过提供低成本的二代测序服务,吸引了众多医院合作,并收集了大量病人的数据,用于构建其 AI 模型,实现了数据的完整性和深度学习能力。"
另一家公司则是IBM Watson。李佳在分享中表示,IBM Watson 是 IBM 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平台,以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能力而闻名。
" 在医疗领域,IBM Watson 与纪念斯隆 · 凯特琳癌症中心合作开发,通过分析大量病历、医学文献和临床指南,为医生提供基于证据的治疗建议。在肿瘤基因组测序服务领域,IBM Watson与 Quest 合作推出,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组数据,为癌症治疗提供精准的靶向治疗方案。"
在李佳看来,尽管 AI 在医疗有众多值得借鉴和成功的应用,但中国和美国在医疗数据处理和监管方面存在差异,以及 AI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面临的伦理、商业模式和监管问题。
因此,在医疗 AI 的发展中,数据的全面性和深度学习的重要性十分关键。" 而在 AI 时代,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比寻找答案更为关键。" 李佳最后说道。
随后,在沙龙现场,层影医疗、锦脑医疗、玄言生物、希普生物4 家生命健康企业进行了路演,并与投资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层影医疗是一家以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 ( RCM ) 为技术核心,专注于开发适用于不同治疗领域 RCM 产品的医疗器械企业。
锦脑医疗创始人冯世庆
锦脑医疗是基于高通量超微阵列电极的临床脑控解决方案;玄言生物则专注于通过基于 AI 的集成组学数据分析平台,自主研发多款伴随诊断产品和创新药,解决真实临床需求。
希普生物为一家以研发生产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用可吸收硬脑 ( 脊 ) 膜、可吸收颅骨固定锁及配套手术器械的创新医疗器械公司。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