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者留学 03-23
双非真的不配留学?港新录取率低至2.8%,G5零录取,绩点不高注定炮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文 | 指南者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马纯凝

双非申港三新二,就是做梦?

留学申请中,来自双非院校的同学其实占很大的比重,毕竟内地 985 院校仅有 39 所,211 院校有 115 所,而普通本科院校数量则多达上千所。

而本科及以上意向留学人群中,来自国内普通高校(排除中外合办院校)的学生占比其实在逐渐上升,也说明了越来越多普通高校同学希望通过留学提升学历背景,从而增强未来求职和就业的竞争力。

下面我将利用指南者留学 25fall 申录数据,对双非本科同学申请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以及澳大利亚主要高校的情况进行分析。

港三新二:双非占比低至 8.2%

在港新英澳申请中,各类院校对申请人本科院校背景的看重程度和录取偏好有明显不同。我们将常申院校分别八类,包括:

港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港四五: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

港八: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

新二: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

G5: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王爱曼华布: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华威大学、布里斯托大学;

格伯南利杜:格拉斯哥大学、伯明翰大学、南安普顿大学、利兹大学、杜伦大学;

澳四: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根据指南者 25fall 截至 2025 年 3 月 16 日的数据,我们分别统计八类院校录取者中双非背景同学的占比如下。

从上述统计中,我们可知:

录取中双非背景占比明显较少(低于 10%)的是新二、G5,以及港三。这三类院校的录取颇为看重本科院校背景,双非录取难度较高,需要学校具有较高的软科排名或专业领域实力,同时申请人具备出色的 GPA 与经历。

双非机会稍大的,主要是港四五,以及英国的王爱曼华布,其录取中的普通本科占比约在 25%-30%。如果申请人本科院校软科排名在 300 以内 / 被列入王爱曼华布的院校 List,并且 GPA 或经历积累比较有竞争力,可将这个层级的院校作重点申请。

而在港八、英国格伯南利杜(均属 2025 QS 排名前 100),以及澳四录取中,双非录取的机会都较大。尤其是港八院校,在我们的成功录取案例中,有超八成的同学都来自于双非本科。

被录取的双非同学画像

软科排名分布

双非院校数量较多,各学校间实力差距也较大。港新院校较常参考软科排名来进行衡量,故而我们汇总上述八类院校录取的双非院校软科排名分布。

从上述统计可知:

1

港三新二录取的双非案例,软科排名密集集中于前 150,绝大部分都在 200 名以前,排名 200 之后的院校,录取案例相对稀少。排名 200+ 的录取大多是其学校在特定领域的专业实力较强,如湖南工业大学(软科排名 271)生物医学工程同学,收获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的录取。

2

港四五录取的双非院校大多软科排名在前 250 名,排名 300 以后的院校录取案例较少,基本属于申请个案,参考意义相对有限。

3

双非成功申请 G5 的案例相对较少,且大多是非热门专业,均分较高的同学可按个案参考。

4

王爱曼华布录取的双非范围较广,基本可到软科 400 名,具体需要看是否被纳入院校 List。

5

港八、英国的格伯南利杜,以及澳洲四所院校,对申请人的本科院校背景接纳度高,录取的双非院校约到 550 名前后。

GPA 平均数与中位数

通常来说,境外院校录取的 985/211 院校同学 GPA 要求相对宽松,而双非院校同学则需要高 GPA 才更有把握。我们统计上述八类院校被录取的双非同学成绩以供参考:

双非同学若是想冲刺 G5,均分需要尽可能刷到 90+;若以港三新二,以及英国的王爱曼华布为目标,成绩最好在 87-88 以上才较有竞争力;

如果成绩约在 85 分左右,或可将港四五,以及英国的格伯南利杜为主要申请目标;若是均分明显低于 84,建议将刷高 GPA 作为申请准备中的第一要务。

学科领域分布

在理工科、商科,以及文社科这三大学科领域录取中,双非占比最高的是文社科。

尤其是在颇为挑剔本科背景的港三 / 新二 /G5 申请中,双非在文社科领域相对机会更多。在指南者 25fall 截至 3 月 16 日的申录数据中,这三类院校录取中双非占比分别为 20.8%、11.9%,以及 23.7%,显著高于理工科与商科中的比例。

而港三 / 新二 /G5 的商科申录中,双非机会相对是最小的,我们的数据显示,25fall 录取中分别仅有 2.8%、3.8%,以及 0.0% 为双非院校同学,录取难度颇大,建议双非同学将其作为冲刺目标,与其他主申或保底项目进行组合申请。

双非录取港三 / 新二 /G5 机会较大的项目

选择合适的申请目标,适当避开竞争太过激烈的项目也是双非申请中的关键。

我们汇总指南者 25fall 截至 3 月 16 日,双非院校同学获港三 / 新二 /G5 录取机会相对较大(录取数≥ 3)的项目。

录取港三 / 新二 /G5 的双非同学特征

获得港三 / 新二 /G5 录取的双非同学,大多来自下面三类:

01

具有很强专业实力的院校

比如理工科中的南京邮电电子信息类,上海海事交通运输工程,这些在学科评估中都能达到 B+ 或者 B;文社商科中的华东政法法学类、东北财经会计类等等,这些都是在专业领域具有很强实力的,申请认可度很高。

02

科研实力很强的院校

比如南方科技,上海科技,还有进步神速的深圳大学等等。这些学校在我们过往申请案例中,都是战绩可查的,GPA 达标的话,定位港三新二较为稳妥。

03

主要适用于港校的广东地区院校

香港缺人严重,广东由于地理位置和文化语言的相似,学生毕业后留下概率更大,所以广东地区的院校同学申港校,也是具有一定优势的,比如广东外语外贸,广东工业等等学校。

此外,通过竞赛、科研、实习、交流交换等经历丰富自身综合竞争力,也是双非院校同学提升申请成功率的重要举措。

以上述同学为例,这位申请人虽然本科院校并非出自 985/211,但其在竞赛、暑校、实习等方面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相关经历,为其顺利获得港大计算机科学项目录取起到了强大的助力。

如今, 25fall 申请季已经接近尾声,对于双非同学而言,虽然头部院校的机会不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所以不需要纠结 " 本科定生死 " 这种言论,在定下目标院校后,咬牙提高均分、丰富实习经历,也不是没有上岸的可能。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指南者 录取 院校 本科 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