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03-24
中国石化转型:沙特阿美如何深度助力中国石化产业的低碳转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近日,复旦大学与沙特阿美联合发布了《双碳背景下的中国石化产业白皮书》(下称 " 白皮书 ")。白皮书系统梳理了中国双碳政策脉络以及作为一个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 15% 的行业,石化产业在低碳化转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白皮书中提及,尽管中国石化产业奉行 " 低碳高质量发展 ",多家石化巨头也纷纷推出了低碳化转型的方案,但在目前阶段,中国石化产业依然面临能耗居高不下、碳足迹计量机制有待完善以及迫在眉睫的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以下简称 CSRD)和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以下简称 CBAM)落地等问题。白皮书认为在 " 双碳 " 政策和供需两端的调整中,中国石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 重质不重量 "。

这份标题为《双碳背景下的中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的白皮书中建议,中国石化产业可以选择与沙特阿美深度合作,践行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沙特阿美是沙特阿拉伯的国家能源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化工公司之一。

一方面,沙特阿美能够通过技术方案和精益化管理能力,为合作伙伴提供 " 低碳强度的原油 ",从源头帮助中国石化产业减轻低碳化转型的压力。

另一方面,作为一家能源和化工一体化公司,沙特阿美还能够提供碳足迹计算模型、COTC(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和可循环材料等。从技术、资本到标准,沙特阿美拥有在全产业上帮助中国石化产业推动低碳发展的能力。

在中国石化发展历程中,沙特阿美是整个产业紧密合作的原材料供应商、技术合作商、产业投资人以及全球化合伙人,在新的起点上,沙特阿美正在成为中国石化行业的 " 绿色伙伴 ",与中国石化产业一道,完成产业转型的 " 关键一跃 "。

中国石化产业:安全与低碳

石油化工行业是基础性行业。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生活中超过 90% 制成品含有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分材料,这些材料被制成太阳能电池板、汽车、智能手机、衣服、鞋履、建筑材料等等。因此,石油是当今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

与此同时,石油化工行业也是碳排放大户。据中石化《对石化低碳发展思考与实践》的报告,2020 年中国石化和化工行业碳排放总量约为 13.78 亿吨,占同期中国碳排总量约 13%。2022 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碳排放量 14 亿吨,约占工业碳排放量的 18%、全国碳排放总量的 12%。加快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对实现 " 双碳 " 目标意义重大。

基于我国的国情,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石化产业面临安全稳定和低碳化的双重考验。

一方面,从规模看,中国石化产业仍将保持增长。2023 年,中国炼油产能达 9.2 亿吨 / 年,是全球第一的炼油大国。据悉,2024-2027 年将有 8500 万吨 / 年产能开工,同期将有 3500 万吨产能淘汰,预计将净增 5000 万吨产能,届时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达 10.1 亿吨,触及产能天花板。此外,石化企业有意愿 " 减油增化 ",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与竞争力,降低碳排放。

白皮书认为,基于 " 经济发展 "" 控煤稳油 "" 减油增化 " 三大基调,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对石油需求依然强劲,建立稳健的伙伴关系,保障中国的石油安全,对中国石化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无论从国内还是国外,随着全球范围内对低碳化的要求逐渐从范围 1、范围 2 扩展至范围 3,作为多种工业品的原材料,中国石化产业正在面临越加严厉的碳排放约束 1。

以欧盟为例,近期欧盟陆续通过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和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以上两大政策均将碳排计量范围从范围 1、范围 2 拓展至范围 3。其中,到 2030 年,石油炼化生产活动或将被纳入 CBAM 计征范围。

由于石油炼化产业涉及诸多产业和产业链诸多环节,最终产品庞杂,不乏复杂产品。这些产品的碳税计征中不得不考虑到其上游石化原材料的碳排放。基于此,针对下游客户对产品碳排的关切,炼化企业在采购原油产品时,必须考虑原油的碳强度,因为这将直接影响最终下游产品的碳税计征。

白皮书中认为,在中国石化产业的关键一跃中,不论是基于对能源安全的关切、还是基于对绿色低碳的推动,中国石化产业需要将目光向上游转移,关注整个行业的基础原材料的低碳和稳定。

更稳定、更低碳的油

在低碳方面,石油的开采需要经历油气勘探、钻井开采和原油运输等环节,过程中使用各类能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温室气体的逃逸等,都是碳排放的来源。对于原油来说,CI 值是衡量原油生产中开采、运输等环节,对于碳排放总量 ( CO2e ) 的指标,单位一般为 kgCO2e/bbl ( 1 桶原油的等效碳排放量 ) 或 kg CO2e/boe ( 1 桶原油当量能量的碳排放量 ) 。

原油开采过程中,由于油藏本身埋藏深度不同、开采环境不同、开采企业的技术水平不同、开采过程中使用的能源类型不同,导致各油田出产原油产品的 CI 值存在较大的差异。白皮书中提及,沙特阿美的原油碳强度比行业均值低 50% — 70%,是全球碳强度最低的石油之一 2。使用低碳强度的原油作为原料,可以有效降低中国石化产品的碳排放,提升终端产品的低碳竞争力。

以 2023 年中国原油进口量 5.6 亿吨为例,如果全部使用沙特阿美的低碳原油,按照碳强度比行业均值低 50% 计算,可以减少碳排放约 2.8 亿吨。在国际贸易中,低碳产品将面临更低的碳关税壁垒,有利于提高中国石化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此外,低碳产品也更符合全球消费者对绿色低碳产品的需求,有助于中国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这种低碳的原油不仅来自沙特阿美的技术投入,更来自其精细化运营能力。

沙特阿美通过多种措施实现低碳原油的生产。在油田开采前,沙特阿美便开始采取周密的油藏管理措施,使用多分支井和智能完井技术等精细的油藏管理和生产方法,有效减少水的产生和能源的消耗,从而降低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在采油环节,沙特阿美从 1977 年开始不再进行火炬燃除,改为收集开采过程中的天然气,通过先进的火炬气回收系统,将火炬气排放量保持在天然气产生量的 1% 以下。

此外,沙特阿美还启动了严格的甲烷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计划,对甲烷的排放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测量,并将甲烷排放降至行业最低水平。

沙特阿美积极采用热电联产和新能源投入的方式,降低油田生产中所产生的碳排放。其热联电厂项目通过收集工厂废气中的热量进行发电,降低了油田生产对国家电网的依赖度。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方面,沙特阿美在福建联合石化(以下简称 FREP)的项目中助力合资企业引入太阳能发电为厂区生产供能。

沙特阿美在下属的哈维耶天然气厂采用碳捕集技术,将二氧化碳注入油藏,实现二氧化碳驱油开采,有效提高了原油采收率,同时将二氧化碳储存于地下;在原油运输环节,沙特阿美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运输路径和调度,减少燃料消耗,降低间接碳排;沙特阿美采用移动碳捕获(MCC)创新技术,开发了面向汽车和卡车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减少了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

白皮书中认为,沙特阿美不仅能提供更低碳的原油,同时也能提供更安全稳定的原油。

2023 年,沙特阿美以 99.8% 的可靠性继续保持全球最可靠原油供应商之一的地位 3。稳定的原油供应对于中国石化产业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能够保障企业的生产计划顺利实施,降低因原料短缺带来的风险。

白皮书中表示,沙特是中国最重要的原油进口来源国,双方长期稳定合作,沙特阿美是中国最为稳定可靠的合作伙伴,切实保障了中国在石化领域的原料安全。

关键一跃的 " 绿色伙伴 "

2007 年沙特阿美入股福建联合石化,携手中石化联合投资 400 亿元,打造了一艘年加工原油 1200 万吨 ( 最新为 1400 万吨 ) 、年产乙烯 110 万吨的石化航母。2023 年,沙特阿美战略入股荣盛石化,2023 年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基于双方的协议,荣盛石化拟收购沙特阿美旗下位于沙特朱拜勒地区的朱拜勒炼化公司 50% 的股权,以联手共同开发、设计、建设、持有和运营世界级的炼化一体项目,进而实现其 " 一带一路 " 出海布局。

在中国石化产业的不同转型阶段,沙特阿美都是紧密的合作伙伴。如今,在 " 双碳 " 政策和产业供需变化的双重目标下,中国石化正在逐渐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即将迎来 " 关键一跃 "。

白皮书认为,未来,石化产业未来重点在于提高质量。当前中国基础石化产品自给有余,但特种工程材料、高端聚烯烃等中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优化产品结构,向产业链高端迈进,推动石化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石油承诺,力争到 2025 年左右实现碳达峰,2050 年左右实现 " 净零排放 ",同时提出绿色低碳转型三步走,即清洁替代、战略接替和绿色转型。中国石油正加速布局新材料、氢能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战略新兴产业,向 " 炼化生精材 " 产业链的中高端迈进。

民营石化巨头恒力集团也将在 " 十四五 " 期间,围绕 " 双碳 " 目标,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加速布局新材料、新能源领域,持续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覆盖全产业链条,致力于打造 " 零排放 " 企业。

一个产业的低碳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对于石化这样庞大的产业。行业中的原材料、技术工艺、标准规范、经营管理理念乃至投资均需要进行低碳化调整。在中国石化产业的关键一跃上,作为一家综合性能源和化学品公司,沙特阿美还能够在技术、理念、投资等多方面与中国石化产业形成更深度的合作,成为中国石化产业转型的全链路 " 绿色伙伴 "。

比如,中国石化产业低碳转型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碳足迹计量机制尚不完善,现有统计方法无法满足全生命周期碳管理需求。

白皮书指出,由沙特阿美作为发起人之一的 ARCHIE 倡议可以发挥作用。该倡议利用前沿技术跟踪能源碳排放,构建可视化工具与模型,覆盖全球 92% 油田碳排监测计量,精准评估石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沙特阿美可以助力中国石化对接此倡议,完善目前尚不完善的碳计量体系,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更为全面直观地提升供应链碳排放管理水平,增强行业低碳发展透明度与可信度。

此外,作为能源和化工公司,沙特阿美在石化产业和新材料产业上的绿色技术储备也可以应用于中国这一广大市场。

石化新材料转型,沙特阿美助理东单篮球馆环保换新

沙特阿美 COTC 技术(原油直接制化学品)突破传统炼油局限,通过与国际领先企业合作研发,有望将原油制化学品转化率提升至 70% — 80%。相比传统工艺,大幅缩短流程、降低成本与碳排放,推动石化产业向 " 减油增化 " 转型,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与产品附加值,为中国石化产业技术升级与结构优化开辟新路径,助力产业竞争力跃上新台阶。

在新材料研发方面,沙特阿美是世界级的先进的化学品的生产商,化工产品业务涵盖芳烃、烯烃和聚烯烃等基础化工产品,以及用于各行各业的高性能化工产品。

以建筑材料为例,经过多年的布局发展,沙特阿美已经成功将 75 种非金属材料运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实现部分或全部替代现有的产品材料,其中有 32 种产品用于水泥、沥青和土壤等领域的施工,例如复合材料混凝土、纤维材 料混凝土和聚合物改性沥青等 ; 有 32 种材料在建筑结构和管道等运用领域可替代钢材 , 如强化玻璃纤维塑料 GFRP (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 在水渠和桥梁等建筑施工中替代钢材使用 ; 有 16 种产品可在门窗、地板、墙板等房屋装修施工中使用,例如非金属包覆材料。

沙特阿美始终坚持 " 投资中国,引路中东 " 的原则。2024 年,沙特阿美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敏 · 纳瑟尔在多个场合表达了沙特阿美优先中国的投资策略,拟进一步投资中国。

对于中国能源市场,沙特阿美不仅仅是原材料的提供者,更是一位绿色转型强有力的助力者,这位助力者通过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技术产业能力,与中国庞大石化产业形成了一条绿色的价值链,为中国石化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也为全球低碳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实践范本。

在中国石化产业践行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沙特阿美早已成为最坚实的合作伙伴!

1、SBTi 科学碳目标倡议的三大范围:范围 1 ——生产活动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 2 ——外购的电力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 3 ——其他上下游的原材料、运输等环节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2、该数据是基于毕马威、沙特阿美、《自然通讯》、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等四家机构的独立报告得出 3、沙特阿美 2023 财年年度报告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中国石化 沙特阿美 双碳 碳排放 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