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 机器人 " 一词频频出现。在成都 , 全国首个机器人多模态模型去年发布、7 款本土造人形机器人亮相。今年 , 成都还将积极发展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
竞逐机器人产业 , 如何实现 " 加速跑 "?
3 月 22 日 , 西部首个机器人公园亮相成都高新区。记者在现场了解到 , 当天位于成都高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宣布开园 , 公园将打造机器人产业聚集、测试训练、应用场景、人才实训、国际交流、可信算数 6 个中心 , 同时创建全国首个 " 产学研用 " 一体化机器人社区、构建 " 实验室 - 中试 - 市场 " 全周期支持体系等 , 以 " 人工智能 +"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 全力打造优良产业生态 , 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集聚提能。
机器人公园正式亮相
将打造全国首个人机友好未来社区
作为当前态势火热、未来空间广阔的产业 , 机器人赛道引来不少巨头 " 抢滩 ", 成为一片 " 新蓝海 "。在成都 , 机器人产业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 " 城市空间 "。
3 月 22 日 , 位于成都高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正式亮相。此次活动以 " 你好 机器人 !" 为主题 , 围绕机器人产业前沿学术交流、首批机器人 + 互动场景、新川 Robot 体验坊、机器人训练测试场、机器人企业精品展等多个内容板块 , 集中呈现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发展模式下的新赛道、新技术、新成果。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 , 公园打造了机器人全产业链聚集中心 , 依托 AI 创新中心 6.8 万平方米专业楼宇 , 纵向布局 " 核心部件研发 - 整机集成 - 场景服务 " 垂直链条。面向未来 , 机器人全产业链聚集中心锚定了三年目标 : 聚集 20 家高能级企业、攻克 10 项 " 卡脖子 " 技术、实现 15 亿元产值、催生 2 家独角兽企业。
此外 , 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在应用端还创新打造了机器人应用场景中心 , 设置机器人互动体验、机器人智慧服务、智慧商业等场景 , 形成 " 场景验证 - 产品升级 - 生态扩容 " 闭环 , 进一步推动集群升级。
当天活动上还发布了成都高新区人机友好未来社区计划。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的建立 , 通过真实场景倒逼技术突破 , 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产业实现‘场景驱动、生态协同、渐进迭代、人机共融’ , 这也将进一步推动新川创新科技园构建机器人产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 , 整合资源 , 形成完整产业链。"
活动现场 , 具身、阿加犀等成都高新区机器人领域龙头企业 , 省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相关协会正式入驻社区 , 进一步完善了机器人产业生态 , 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的启幕 , 标志着成都高新区为机器人产业打造了极具前瞻性的城市试验场。" 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 作为首批入驻机构 , 我深切地感受到这里‘资本 - 高校 - 企业’协同创新的蓬勃活力。同时也诚挚邀请全球创新团队将新川作为技术验证的首选地 , 这里多元化的城市空间和产业配套 , 必将锻造更加丰富的 AI 技术场景。"
" 今年是阿加犀扎根成都的第 5 个年头 , 我们很兴奋能够在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 , 看到成都高新为 AI 时代的加速发展再添一把火。" 阿加犀相关负责人表示 , 作为第一批入驻 " 人机友好未来社区 " 的企业 , 他真正感受到了科幻照进现实。
对于具身科技而言 , 入驻新川 " 人机友好未来社区 ", 更为企业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快速响应通道 , 并有机会直接对接场景需求方 ," 此外 , 依托社区内的测试实验室 , 我们的团队正聚焦工业场景的步态优化等 , 加速技术到产品的工程化转化。" 具身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提升公共空间功能和研发制造能力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建圈强链
能跑能跳的机器狗、展开近身格斗的 " 机械战士 ", 还有三分钟端出宫保鸡丁的智能炒菜机器人 …… 活动中 , 公园以 " 科技市集 " 呈现了机器人的前沿应用场景 , 涉及机器人零售、文创、服务、表演、互动体验多个领域 , 在这里 , 市民可以体验到未来科技与城市生活的完美融合。
此外 ," 机器人公共训练测试场 " 也在活动当日首次亮相 , 测试场包含了越障能力、爬坡性能、路径规划、任务可达性、复杂路面测试区 , 通过不同的测试装置模拟真实环境 , 为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支持 , 还能成为公众学习和交流机器人文化的趣味场所。
机器人这一未来赛道正加速 " 起飞 ", 成都的产业基础如何 ? 未来 , 人形机器人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想象空间 ? 活动中 , 院士专家各抒己见 , 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 成都 , 无疑是机器人产业版图中的‘黄金交叉点’。" 活动中 ,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颜水成致辞表示 ," 如今 , 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正式开园 , 意味着机器人产业正逐步拓宽应用和使用场景。" 他提到 , 近年来 , 新加坡诞生了不少顶尖技术 , 颜水成也在现场向新加坡科技企业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带着技术种子 , 来成都高新区扎根 , 共启机器人产业新纪元。
智谱华章总裁王绍兰认为 , 公共空间正在成为人机共生的孵化器 ," 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 , 既是一个展示窗口 , 更是一个进化场域。" 在他看来 , 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 还需要构建三层次协作网络——技术标准上 , 建立机器人伦理评估的跨国认证体系 ; 产业应用上 , 打造智能康养、灾害救援等领域的开放式创新平台 ; 公众参与上 , 通过此类公园构建科技启蒙的实体课堂。
活动现场 , 成都高新区同步发布了成都高新区首个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产业专项政策。政策通过 "1 亿元算力券 ""1 亿元模型补贴资金 ""1 亿元场景专项资金 " 等普惠性举措 , 以 " 真金白银 " 支持关键技术创新 , 系统性破解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产业共性发展瓶颈。
" 本次发布的政策是成都高新区首个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产业专项政策 , 全面对标东部沿海先发地区和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方阵多个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强度、覆盖范围和实施路径 , 旨在构建以算力筑基、算法破局、数据赋能、场景突围、集群聚势和生态护航的全方位全周期产业支持体系 , 全力推动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产业提质进位、竞势争先。"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 , 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成果频现—— 180 亿元 GPU 芯片总部及超级智算中心落地、四川首台商业化人形机器人 " 天行者 1 号 " 上线。记者了解到 , 随着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的正式开放 , 公园接下来还将积极提升公共空间功能、推动新川 Robot 体验坊常态化、建设测试场地 , 进一步提升机器人研发制造能力 ,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链持续聚集 , 让技术创新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