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局 03-24
杭州的“第二曲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1999 年,宁波的财政收入超过杭州,GDP 距离杭州也只是一步之遥。

当时意气风发的宁波唱出高调:两年之后全面超越杭州!

宁波之所以敢那么说,是因为千禧年之前,杭州产业发展并不突出,一度被外界称为 " 上海的后花园 ",并且国家给杭州的投资也并不多,至少是低于上海和南京的。

但千禧年以后的杭州,却迸发出了超乎人们想象的能量。

随着阿里的出现,以及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兴起,杭州站上了风口,一飞冲天。

而这,也让不少城市心生嫉妒,杭州被说成是 " 互联网暴发户 "。

杭州是暴发户吗?到了 2025 年初,这个质疑被打消了。

" 杭州六小龙 " 一度引爆社交媒体,成为全国各大城市争相学习的新质产业 " 模范生 "。

杭州的崛起,到底是偶发的现象,还是必然的趋势?

带着疑问,正解局和众多主流媒体一起赴杭州参加 " 新智焕发看浙江 " 主题调研活动,虽然三天的调研中没有进入任何一家 " 六小龙 " 企业,但是却在杭州发现了一条又一条的 " 锦鲤 "……

杭州仅仅只有 " 六小龙 " 吗?

正解局发现,杭州的创新版图远不止 " 六小龙 "。

在杭州坐落的各种产业园,几乎每层楼都演绎着不同的科技故事,很多都是 " 杀手级 ",甚至是对未来的中美产业竞争,产生重要的影响。

前不久小米汽车公布,自去年 3 月 28 日小米 SU7 发布以来,已经交付了 20 万辆汽车,创下了行业纪录。

这个纪录,就有位于杭州滨江的易思维(杭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贡献。这家企业,专注为汽车制造及轨交运维行业提供机器视觉解决方案,已经连续多年成为行业细分市场的 " 隐形冠军 "。

小米汽车工厂的检测线,就应用了易思维的测量系统,可以实现 100% 全自动化紫外光检测,测量精度也达到了 0.05 毫米。

依托易思维的机器视觉的技术手段,小米汽车下线之前就能完成天幕、前大灯等透明零件的检测,这在国内属于首次。

今天我们参观很多汽车工厂,几乎很少看到汽修工人,原因就是像易思维这样的企业,不断为中国的工业智造添砖加瓦。

新能源汽车领域,是目前中国傲视全球的产业,在美国处于优势地位的芯片产业上,杭州的一些企业也在努力追赶。

在中昊芯英(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正解局发现这是国内唯一掌握 TPU 架构 AI 芯片核心技术并实现 TPU 芯片量产的公司。

公司 100% 自研的高性能 TPU 架构 AI 芯片 " 刹那 ",在 AI 计算场景下,相较于国际知名 GPU 芯片,算力性能超越其近 1.5 倍,而且能耗降低了 30%,能够有效打破国外高端 AI 芯片的垄断,解决 AI 算力卡脖子难题。

中昊芯英制造的 AI 芯片

还有 " 小派科技 ",可能你都没听过这家公司。

但在今年 1 月的美国 CES 展上," 小派科技 " 带着全球最高清晰度的 8KVR 头显 Crystal super,用接近 3000 万的像素数值,爆杀了 2300 万像素的苹果 Vision Pro,在国外的极客圈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正解局查了下数据,发现这家企业的产品,在全球高端 VR 头显市占率高达 80%。

然而在国内,它比扫地僧还低调。

小派科技的高端 VR 头显产品

今天我们都在谈 " 宇树机器人 ",但怎么把机器人运用到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呢?

专注于空间智能技术研发的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就作出了探索。他们的机器狗已经可以实战参与消防应急的场景。

无论是辅助消防队员,还是独自承担灭火救人的任务,都是得心应手。

八维通出品用于消防应急的机器狗

今天我们都在说 " 未来产业 ",未来不仅有 AI 机器人,还有关乎生命健康的生物制造。

当美国人还在用 3D 打印建造房屋的时候,杭州的捷诺飞生物已经研发出了 " 联合 OCT/ODT 细胞 3D 打印机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细胞微环境的实时监测。他们自主研发的生物 3D 打印机已覆盖国内近 60% 市场,出口到了海外的 150 个国家和地区,国内的科研团队在《Nature》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更是高达数百篇。

在杭州,很多不起眼的科技企业,都在瞄准时代的前沿,酝酿着于无声处的惊雷。

从芯片到生物科技,从空间智能到人形机器人,这些硬科技企业的集中爆发,其实是杭州从 " 消费互联网 " 向 " 产业硬科技 " 跃迁的缩影。

数据显示,2024 年,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两万亿元,增加值 6305 亿元,占全市 GDP 比重达 28.8%,创历史新高。

这座曾因阿里巴巴而被称为 " 电商之都 " 的城市,如今正以 " 硬科技 + 产业服务 " 的第二曲线,撕掉 " 互联网暴发户 " 的标签。

为什么时代的风口总被杭州踩中?

我们的观察是:杭州,是一个让创业者感觉到舒服的城市。

很多高科技企业创业初期并不在杭州,但却在杭州实现了发光发热。

就拿捷诺飞生物来说,他们是被杭州真金白银的支持给吸引过去的。

捷诺飞生物的创始人徐铭恩清华博士毕业,最开始想留在清华,2020 年, 捷诺飞生物开启了一轮融资,希望有地方政府支持。

捷诺飞生物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徐铭恩还没有广发英雄帖,杭州就主动上门,问他是不是需要融资。

当时徐铭恩并没有在意,以为对方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杭州是真的把这事放在了心上,很快就拉来了融资。

高科技企业,最怕的就是有技术没应用,在杭州,园区会主动对接捷诺飞企业的各种需求做配套,搜罗下游企业,让企业的科技成果,能第一时间落地。

徐铭恩谈到杭州对企业的支持,不胜感激:

做企业未必是要头悬梁、锥刺股," 起者不立,跨者不行。" 我觉得最好的一种环境,应该能够让像我们这种技术的创业者,能够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完成很多从技术到产业化的突破,走出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转化的 " 死亡之谷 "。

科研成果与产业化发展之间的 " 死亡之谷 " 现象

在地方诚意的打动下,捷诺飞生物最后落户了杭州。

比起捷诺飞在杭州受到的优待,酷飞科技的故事显得更加 " 受宠若惊 "。

这家无人机企业的创始人李伟常常和圈内创业者凡尔赛:在杭州创业的幸福感,就像开了外挂。

"2025 年我们试探性询问能否借用政府消防车,只是试探性的提了一下,没想到 10 分钟后,杭州有关部门找人和我对接了 …… 在测试的过程中,消防应急救援大队是全力配合,他们的队长就见了个面,就说你什么时候需要用,在哪里飞,在哪里用这个车我们就给你开过来。"

酷飞科技生产用于消防的无人机

杭州懂企业,知道企业需要什么,并且会不厌其烦的向企业提供帮助。

在创业至今,李伟感叹在杭州从来不需要找关系、找人,更让他意外的是,政府会主动提醒他申请高科技企业补贴。

" 扶持力度真的确实是很大的,这边的年轻人过来的人确实很多。"

21 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

正是因为精英人才的汇聚,才有了杭州发力新质生产力的基础。

而且杭州的格局还不仅仅是吸引国内的人才,如今,不少海归大拿也从国外回来,投身这片科技热土。

比如国内唯一掌握 TPU 架构 AI 芯片核心技术的中昊芯英,他们的一个海归团队,2018 年底从美国回国。

那时候,团队笃定人工智能会成为未来 20 年发展的主要赛道,颠覆当前的架构。

而杭州就在 2020 年通过招商引资,向中昊芯英伸出了橄榄枝,并且一直给予全力支持。

中昊芯英的企业代表说:

对企业发展来说,无非是钱和人两个因素。从这两方面考虑,我们认为杭州对我们的支持更大。2015-2020 年那段时间,跟大家说大模型,没人相信,主流媒体还说 AI 热潮马上退去,只能用于安防,在那个时间点,只有杭州有眼光,愿意支持我们 ……

中吴芯英获得的部分荣誉

做芯片,前期最大的问题,就是要烧钱,还要有顶尖的人才支持。

杭州一方面帮中昊芯英协调资金,一方面协调撮合浙大,和中昊芯英建立联合实验室,让中昊芯英实现了两条腿走路。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杭州政府从未干预企业的技术路线。

这位企业代表感慨:

" 很多企业能发展起来,最大的支持来自早期的远见和资金支持,至少有 5 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产业资金支持。"

" 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这是国家对于耐心资本的迫切期待。

在杭州,正解局看到的不仅仅是杭州对于高精尖科技的耐心,更有对企业精准滴灌式支持,以及极具未来视野的产业布局。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城市的竞争,很多媒体都在追问:为什么 " 科技新贵 " 能够在杭州密集出现。

一些省市媒体也开始总结自己与杭州的差距,比如广西就反思:" 不能妄自菲薄、行动迟缓,而要站在时代前沿去捕捉机会,加快推进数字广西建设。"

南京也认为:" 杭州六小龙在杭州集中涌现绝非偶然,很重要的原因是杭州良好的创新氛围、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

其实这些的追问,都很有现实意义。

但有时候,认识和成果之间,还需要更多的具体实践。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科创企业介绍

正解局发现,杭州之所以能够成为榜样,就是他们的作风和很多地方与众不同。

比如:与时俱进的学习机制。

你可能想不到,在杭州做公务员,是要经常上课的。

据悉,杭州市每个月都定期邀请院士专家面向广大干部,讲授量子计算、AI 机器人等前沿动态。

而且还定期组织有关部门人士一同去企业考察调研,从一线真正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需求,以及产业发展的动态。

最近在网上大火的球形机器人,是位于杭州钱塘区的逻腾科技生产的

这种学习力,很大程度,会转化为产业政策的敏锐度—— 2016 年,在脑机接口尚是陌生概念时,余杭区政府已经辗转托人打听到强脑科技的创业团队,飞行一万多公里远赴美国波士顿,用真金白银的补贴,让企业去杭州落地。

除此之外,杭州会真正地俯下身子,去做企业的 " 店小二 "。

当年《黑神话:悟空》在杭州不紧不慢地开发,杭州并没有天天上门催收成果,而是积极帮忙申领各级奖补以及游戏发行版本号,默默把配套工作做好。

考虑到搞游戏的程序员多是宅男,杭州甚至主动联系了食堂和物业公司每天送饭上门。

对前沿技术的探索,容忍试错,而且无事不扰,有事必到。

杭州的很多官员,都把辖区内的公司,当做自己的公司在操心。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真正做到了 " 俯下身子 "。

更难能可贵的是,杭州摒弃了 " 抓大放小 " 的传统产业思路,而是建立起了一个雨林生态图。

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展厅,一进门,就能看到墙上的一棵大树,下面写着 "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 "。这句话很形象地描绘了杭州打造产业生态的理念。

一些地方产业园在招商引资上只要大企业,关系硬的,能快速见效的。

但杭州既要参天大树,也要小树小草,主动帮中小企业对接上下游,把相同的企业标签互相匹配,让他们形成产业合力。

但求行路,无问东西,这种产业生态思维的全面贯彻,揭示了一个真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需要 " 三重境界 " ——认知革新、服务定力、生态培育。

杭州的故事,不是某个企业的传奇,而是一座城市如何打造创新效能的教科书。

这个城市不是在追逐风口,而是在培育产生风口的生态。

当其他城市还在复制杭州的电商经验时,杭州已在新赛道上构建起了一片 " 科技雨林 " ——这里既有参天大树,也有茵茵绿草,更有让种子破土而出的阳光雨露。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杭州 ai芯片 芯片 宁波 小米汽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