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宁工作室 03-24
2025,蔚来生死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者   |   沈天香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 随着销量增加、毛利率提升以及费用控制,我们有信心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2025 年 3 月 21 日,蔚来创始人、CEO 李斌在 2024 年业绩电话会上说。

盈利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根据当天公布的财报数据,2024 年,蔚来再次刷新亏损纪录——净亏损 224 亿元,同比扩大 8.1%。

对比来看,初代造车新势力中,2024 年理想汽车盈利 80.5 亿元,并且已经连续两年盈利;小鹏汽车亏损大幅收窄,从 2023 年同期的 103.8 亿元收窄至 57.9 亿元;零跑亏损 28.2 亿元,但已在第四季度实现利润转正,是第二家盈利的造车新势力。

蔚来巨亏,并非单纯因为销量。实际上,2024 年它收获了史上最好的交付成绩—— 22.2 万辆新车,同比增长 38.7%。同时,其总营收为 657.316 亿元,同比增长 18.2%。

几项数据透露了蔚来亏损的原因。

一是研发。虽然蔚来 2024 年的研发费用比 2023 年减少 2.93%,但仍高达 130.37 亿元,为新势力中最高,如理想当年的研发投入是 111 亿元;小鹏 64.6 亿元;零跑最低,仅 29 亿元。

三是投资收益减少。2024 年,蔚来的利息及投资收入为 8.5 亿元,同比减少 61%,但利息开支从上一年的 4 亿元增加至 7.98 亿元。其股权投资应占收入从 2023 年的 6439 万元,变成去年亏损 5 亿元。

虽然蔚来一直以来都自称为长期主义的拥趸,地基挖得足够深,希望盖一个 100 层的楼,但理想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对造车而言,最重要的是在通往长期主义的路上,先保证自己能活下去。

" 现在很多人教我做 CEO,我该听劝时就必须听劝,(如果)连劝都听不到,那就真的很麻烦。" 李斌在 3 月 14 日的内部讲话中说。

更早前,他却说:" 现在全网教我做 CEO,但我从上大学开始就创业挣钱了,也不是没挣过钱。"

在竞争对手的高压之下,在所有关心蔚来能不能走下去的人的鞭策之下,李斌正带领蔚来突围,方向是加速自我革新与战略聚焦。‍

降本增效大改革

近来,网络上很多人唱衰蔚来。

一方面,这家新势力多次被 " 黑公关 ",遭遇其它车企员工抹黑造谣经营状况,以及换电站着火视频被恶意解读等,让一些人对蔚来产生误读或者不信任感。

另一方面则是销量原因。今年 2 月,蔚来和乐道双品牌交付量仅为 13192 辆,排名大幅下滑,落后于小鹏、理想、零跑、小米、极氪等一众新势力。

蔚来方面认为,造成销量不佳的原因包括:受春节影响,且 2 月本身是销售淡季;"5566"(ET5/ET5T/ES6/EC6)车型面临 2025 款切换;乐道销量表现未及预期。

在业绩电话会上,李斌解释说,乐道知名度只有蔚来的 1/3,现已增加对乐道品牌的营销投入,并且,根据调研数据,负面舆情对其销量影响大概在 30%-40%。

此外,乐道正在大规模扩张渠道,从去年首款车型上市时的 105 家门店,增加到当前超 400 家,但新增门店的运营效率尚在爬坡阶段,60% 的销售人员为近 3 个月加入,正在加强培训。

关于乐道和蔚来合并的问题,李斌称,乐道还是会保持独立的销售网络,不会在门店层面进行合并。

但蔚来最近也尝试在一些区域,管理团队同时负责两个品牌的销售和服务,还尝试在内部设置激励体系,让两个品牌的销售团队互相帮助卖车,以提振销量。

此次业绩电话会上,内容多针对降本增效展开,与一周前李斌的内部讲话内容相似。

李斌早有危机感,去年 1 月他写了一封全员信,大讲提高经营意识。历经去年一整年的思考,今年陆续将管理动作落地。" 整个公司围绕业务核心、成本核心、费用投资核心,去看把钱花在哪里,去抓投入产出和效率提升。" 李斌说。

目前,蔚来开始在内部推行 " 基本经营单元 "(CBU,Cell Business Unit)制度。

这是为了提升组织效率、实现经营目标而设立的经营机制,将公司所有经营工作拆分为多个互不重叠的 " 基本经营单元 ",每个单元都必须建立明确的 ROI(投资回报率)指标和业绩奖惩规则。对应到实操层面,就是每个部门都要单独结算成本,明确已投入和计划投入的成本。

换句话说,要明确每一分钱花在哪里,包项目里每个人的时间、工作、支出都算清楚账。对于项目,低产出的,该停就停;高产出的,该加资源就加资源。对于人,要让给公司创造价值的人把作用发挥出来;让浑水摸鱼的人暴露出来。

电话会上,蔚来还讲到提升毛利率的两方面措施。

在研发和生产层面,通过车型的平台化和体系化,提升零件的通用化率。比如座椅骨架平台化,可以带来 10% 的成本下降;统一车上的智能硬件接口,使数据线和数据接口的成本直接降低一半,至 1000 元 / 车;自研的神玑 9031 芯片接下来上车,会比原本 4 颗 orin 芯片成本降低 1 万元等。

在组织体系层面,有成本分析和管理团队,每个定点如果超过成本核算的 7.5%,就需要委员会审批。2024 年,蔚来整车 BOM 成本实现 10% 降本,2025 年也有激进的降本目标。

虽然改革已经在进行中,但需要一定时间发挥效果,预计今年一季度财报数据不会很好看。

李斌表示,销售淡季叠加蔚来品牌产品换代的影响,一季度毛利率承压,同时,费用端继续支持新品牌和新产品的品牌建设、服务网络搭建等方面投入,更积极的财务改善要等二季报。

初代新势力终局,不盈利就会死

至 2024 年,初代造车新势力走过第一个十年关键节点。浪花淘尽英雄,上百个叫得出或叫不出名的品牌从大众视野中消失,初代新势力只留下蔚来、理想、小鹏、零跑及曾被称为 " 黑马 " 的哪吒。

后者正在生死线上苦战突围。根据媒体报道,3 月 19 日,哪吒汽车在上海总部举办了一场百人规模的供应商大会,以解决拖欠供应商货款问题。

哪吒拿出缓兵之计,希望将欠供应商款的 70% 债务转为母公司合众汽车的股权,而 30% 债务以现金清偿,不过要作无息分期。供应商们尽管多少不情愿,但没有更好的办法。

继去年资金链断裂后,哪吒汽车一直在积极自救,但市场已经失去信心,无论是其国内销量还是出口量都同比暴跌。1-2 月,其国内和海外总销量不到两千辆。

没有钱,又失去市场信心,一切努力都是空谈。很多人认定,哪吒汽车已无力回天。他们猜测,正处于多事之秋的蔚来,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哪吒?

不过,可以肯定,蔚来没那么容易倒下。

一方面,根据财报,蔚来账面上还有 419 亿元现金储备,构成短期运营的安全垫,管理层明确该现金流足以覆盖未来 12 个月的经营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其流动负债达 623.1 亿元,超过了流动资产 618.9 亿元。

另一方面,李斌的融资能力不可小觑。仅今年 3 月以来,蔚来先后获得了来自合肥建翔投资有限公司、安徽高新舆文蔚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约 28 亿元投资,还有宁德时代对蔚来能源不超过 25 亿元的战略投资。

但蔚来面临的形势确实严峻。

从今年 4 月起,蔚来将进入密集的产品发布周期,一直持续到年底,蔚来、乐道、萤火虫等 3 个品牌都有重要车型上市。然而,市场竞争加剧,它们的销量能否达到预期还是未知数,尤其是后两者。

乐道面临的挑战最典型。有观点认为,该品牌所处的中高端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在竞品的价格攻势之下,乐道的优势被大幅削弱。比如小鹏汽车发布的新款 G6 和 G9,价格进一步降低,对乐道形成威胁,另还有小米 SU7、Model Y 等强劲对手带来的压力。

换电模式的战略价值亦有很大争议。虽然蔚来与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牵手布局换电,其换电模式形成从单打独斗转向生态共建的趋势,但很多人仍然认为这并非主流。

" 留给换电的时间很有限,首先是充电技术提高,补能速度越来越快,如比亚迪发布充电 5 分钟续航超 400 公里的技术。加上固态电池跃跃欲试,换电最终只会成为一种补充形式,而非主流。" 一名行业资深人士对帮宁工作室说。

还有人表示:" 动力电池标准、规格不统一,换电模式就无法推广。固态电池商业化之时,就是换电模式退出之日。"

蔚来已经在换电路上走了 6 年,建立了护城河,而这个战略是否正确还是一个迷。无论如何,蔚来显然不可能在这条路上 " 调头 " 了。

对蔚来而言,2025 年是生死局,是终局之战。

根据蔚来最新规划,今年四季度实现盈利,同时,蔚来品牌做到 20% 的毛利率、乐道 15%。

但资本市场的信任天平正在摇晃,因为这已是李斌第三次调整盈利时间表。他曾在 2023 年表示,蔚来将在 2023 年第四季度盈利,后又推迟至 2024 年。

2024 年 12 月,他在媒体面对面活动上提出,要锚定 2025 年销量翻番、2026 年实现盈利的目标。现在,他的目标再次细化——蔚来要在 2025 年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为 2026 年全面盈利铺路。

悬念来了——这次蔚来真能实现盈利目标吗?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蔚来 李斌 零跑 ceo 小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