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信条:影》发售当天,育碧宣布本作玩家人数顺利突破 100 万。次日,育碧再次发文庆祝玩家人数达到 200 万,超越了《刺客信条:起源》和《刺客信条:奥德赛》的首发成绩,是 " 令人难以置信的里程碑 "。
只是与此同时,《刺客信条:影》的 Steam 在线人数峰值仅为 6.4 万。尽管这一数据已经创下了系列最高纪录,但对于用户数量节节攀升的 Steam 平台来说,《刺客信条》这个千万级 IP 的同时在线人数似乎显得有点不太够看。《刺客信条:影》的首发成绩究竟是好是坏,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而 3 月 24 日,游戏媒体 InsiderGaming 的持有人 Tom Henderson 在推特上表示,根据他掌握的内部数据来看,《刺客信条:影》是育碧迄今为止推出的第二成功的游戏,其首发成绩仅次于《刺客信条:英灵殿》。
Tom Henderson 提到的内部数据,来源于育碧自家的数据跟踪工具,具备较可靠的横向参考性。《刺客信条:影》头两天的准确玩家数量为 220 万,作为对比,《刺客信条:奥德赛》首日玩家数量略低于 100 万,《刺客信条:英灵殿》首日玩家数量则是 255 万。
考虑到《刺客信条:奥德赛》和《刺客信条:英灵殿》的首月玩家数量分别为 340 万和 800 万,Tom Henderson 预测《刺客信条:影》大概能在第一个月吸引超过 600 万名玩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刺客信条:影》的首发表现不及《刺客信条:英灵殿》,但后者的发售时间恰逢 12 月欧美圣诞购物旺季,消费者通常会大量购入游戏等娱乐产品准备过年,因此这一档期也成为众多热门大作的首选,《刺客信条:影》原定的发售日 11 月 15 日也是临近这一档期。
此外,《刺客信条:英灵殿》还赶上了史无前例的新冠疫情以及《赛博朋克 2077》主机平台无条件退款事件,多方因素重合叠加,使其不仅成为了《刺客信条》系列最成功的作品,也成为了育碧历史上最畅销的游戏之一。
照这么看,《刺客信条:影》的首发成绩应该比多数玩家的预想略好一些。尤其是在舆论环境较为混乱的情况下,本作的 Steam 评价仍然能维持在特别好评的区间,包括日本玩家也给出了 72% 的好评率,这或许能成为这部作品长尾销售的基础。
至于 Steam 同时在线人数为何如此低,其实可以参照育碧去年 7 月发布的财报。当时公布的数据是主机平台营收占比达到 50%,PC 平台为 27%。同为 PC 平台的育碧自家客户端分走了一部分玩家,留给 Steam 的自然只剩少数,6.4 万的峰值在线人数倒也不算太低。
只不过,在 5 年的正传断代以及发售前的匆忙跳票等问题面前,我们也很难说《刺客信条:影》如今的成绩能不能称得上是成功。过去五年内,育碧的股价跌幅已经达到 79.38%,系列历史第二高的首发成绩恐怕也难以弥补连年的颓势。
这两天股价又涨回去了点
换个角度来看,关于《刺客信条:影》的销量争议也暴露出了一个很直观的问题:即便是《刺客信条》这个历史悠久的千万级 IP,愿意掏出 70 美元支持首发的忠实玩家数量也实在不多。卖白菜价的折扣促销固然能让销量数字变得好看,只是在游戏开发成本水涨船高的当下,育碧的这套 " 折扣驱动 " 盈利模式难免产生隐患。
当然,育碧游戏还有一项相当重要的指标经常被玩家们忽略——游戏内购。在《刺客信条:英灵殿》创下该系列年度收入纪录的 2020 到 2021 财年,育碧有超过 20% 的收入来自游戏内的微交易。当时育碧甚至还因为对微交易的重视程度高于游戏玩法改进和 BUG 修复而遭到了玩家们的批评。只可惜这部分利润完全属于无法预估的黑箱,在财报尚未公开的情况下,我们也难以推断《刺客信条:影》的游戏内微交易表现如何。
都说战报会撒谎,但战线不会。作为玩家的我们要想知道《刺客信条:影》的后续走势其实也很简单,只要耐心等待 " 限时原价 " 的结束,看看第一次打折来得是快是慢,就能大致推断出这部作品的表现能否令育碧满意。
不管怎么说,在育碧正式公布更多消息之前,任何分析都仅是未经证实的推测。《刺客信条:影》究竟是扶大厦之将倾的力挽狂澜,还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许只能交由时间评判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