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Klout克劳锐 03-26
从玉石摊主到二手车顶流,李老鼠如何用热爱点燃千万粉丝?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点击视频查看《话媒堂》访谈

北京潘家园的玉石摊位与二手车交易市场之间,隔着无数男人的青春幻想。

李乐皓——被更多人熟知的博主 ID@李老鼠说车 完成了一场热爱的迁徙。

这个 ID 源自于母亲对他小名 " 皓皓 " 的谐音,却阴差阳错的成了中国二手车内容领域的标志性符号。

从最初 " 李耗子说车 "ID 被占用的无奈,到如今全网千万粉丝追着喊 " 鼠哥 ",他的故事像一台老捷达的引擎,轰鸣着 " 草根 " 的逆袭与行业的变迁。

本期,克劳锐特别邀请到 @李老鼠说车 做客大咖专访精品栏目——《话媒堂》,一同探寻二手车内容赛道背后的那些爆款秘籍吧!

命运的齿轮

在轰鸣引擎中重启人生

2013 年 1 月 7 日,李老鼠来到北京做玉器生意。他不知道自己在二手车视频领域的传奇经历,这时才刚刚开始。

2015 年的李老鼠蹲在摊位前摩挲着和田籽料,耳边却总回响着捷达引擎的轰鸣。那是大二时,李老鼠考了驾照,他将 7 个月的兼职钱加上之前的奖学金,买了辆捷达," 刚考完驾照以后,拥有这辆车,觉得每个地方都是新鲜的,每个地方都想拆一拆、碰一碰。"

彼时的二手车自媒体尚属蓝海,行业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仅占新车销量的 38%,而欧美成熟市场这一比例超过 200% ‌。

" 当时根本没想到会做汽车博主,只是把买车经验写成文章发到网上 ",李老鼠在采访中坦言。这种无心插柳的创作,恰好契合了 2016 年后中国二手车电商平台井喷的发展机遇。

他在知乎发布三篇回复后,时任人人网首席技术官的王清翔联系这位白天扒拉玉石,晚上苦读汽车杂志的年轻博主 " 李老鼠 " 加入创业,那时人人车成立仅两个月,只有 19 个人。

(李老鼠发的第一篇汽车贴)图片源自网络

两周的时间,李老鼠转让了所有的玉器生意,离开了左安门的出租房,在唐家岭租了个小公寓,成为了人人车的 27 号员工。跟数以万计的年轻人一样,涌入了互联网的大潮。

在人人车的一年半工作时间里,李老鼠写了 10 万多字、几十篇车主故事、上百篇公众号文章,并独立带团队。李老鼠的名字,在知乎成了汽车领域第一个突破 100,000 阅读的账号。

但此时他认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足以支撑文字工作,甚至因为焦虑症产生了严重的身体状况。

李老鼠并没有放弃,而是转入了自己完全陌生的视频领域,虽然前期不理想,但是他不断地改进。推出的 " 吱道二手车节目 " 做到第四期事故车的内容时,播放量百万,整个栏目获得易车签约。

再不久,李老鼠和他的团队获得了上海龙腾资本的天使轮投资共两百万人民币。在团队不断扩充后,又陆续获得了博派资本领投、龙腾资本跟投的千万 Pre-A 融资。此时,才刚刚 2016 年。

从脱离人人车到独立创业,李老鼠迅速在二手车视频领域积蓄粉丝,已成为二手车领域绕不开的互联网符号。

如今,推开李老鼠的车库,六台德系大众经典车型沉默地列队:捷达、高尔夫、桑塔纳……对汽车的热爱从德系车开始,而他也从未放弃。

创作方法论

在膨胀与坍缩中寻找平衡

当同行还在用参数堆砌评测时,李老鼠已深谙新媒体时代的流量密码。镜头前的他总爱钻进后备箱比划 " 能装下几个前女友 ",用工地安全帽演示 " 防滚架 " 原理,把枯燥的二手车知识熬成一锅冒着烟火气的情感浓汤。这种 " 说人话 " 的独特贱萌风格,让账号迎来爆发式增长,单条视频播放量从 20 万跃升至 500 万 + ‌。

流行梗、小贱萌、接地气……这一锅汤的表达背后是李老鼠对二手车文化的温情洞察。为挑车、爱车的车友们分享汽车知识,帮助年轻人获得高性价比的二手车,这仍是如今被网友戏称为 " 京城二手车视频四巨头之一 " 的李老鼠获得成就感的最大来源。

他认为," 我的用车和买车时候的宝典,这么多年发现,虽然节目已经发出去五年了,但这个节目还一直有人留言说,通过这样的方法买到了自己喜欢的车,这件事情就特有成就感 "。

图片源自抖音

光鲜数据和头部博主逆袭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至暗时刻。团队扩张至 70 人时,这个从小热爱汽车的天生内容创作者突然发现,自己成了最讨厌的开会机器,他明白了 " 做内容≠开工厂 "。

李老鼠反思表示,自己的管理失误和多线并行的扩张付出了巨大代价,但疫情带来的行业冷冻期反而成为重启契机。目前,他发展出一种高度精简专一的工作模式:专事专办、和高度专业的供应商维持合作内容、合作频率自由的商业关系。

对于这种更为平等的协作关系,李老鼠评价 " 脱颖而出不敢说,反正还是在这个行业里面,就是内容迭代的速度其实在一直变快 "。

从 3 人团队扩张到 70 人再精简回归到 3 人,这段经历也是内容创作者商业化的典型案例,印证了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的调研结论:2020-2022 年间,62% 的 MCN 机构经历团队结构调整,专业化协作成为生存关键。

经过了多年的摸爬滚打,李老鼠也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内容创作路径,创作者必须学会在特定时间段心无旁骛,既要又要的思维注定失败。做内容的时候就专注于做内容,做商业的时候就专注于做商业。" 比如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专心做内容的话,那么即使商业来了也要拒绝往后推,这样就可以在之后的九个月里,心无旁骛地做商业 "。

内在宇宙与驱动器

头部主播的思考与未来

在采访中,李老鼠提到他的儿子非常喜欢宇宙知识。他说,宇宙从一个超密奇点炸开,膨胀成河,又坍塌重生。正如同他的心态,聊起自己的成长,这位内容创作者用天体物理打了这个比方。

年少时他自认渺小如尘埃,后来在流浪流量浪潮里的 " 狂到飘起 ",直到某天被自我怀疑的引力拽回地面,轰然成黑洞,但崩溃往往是重建的开始。如今的他在废墟里捏出新的内核。外界总说他躺平,但他说 " 只是看透了一些规则 ",学会了和世界友好的掰手腕。

这份通透的成长,或许粉丝最懂。对于像 @李老鼠说车 这样早期起步的互联网主播,粉丝绝不仅意味着数据,而是和他一起成长的亲兄弟、好哥们。这种独特的共生关系,让他在商业化与内容纯粹性之间找到了微妙平衡。

他认为粉丝对他来说,如同燃油车的油、电动车的电,是他能量的来源。感触颇深的一点是粉丝对他负面评价 " 真实而刺耳 ",李老鼠总觉得这 " 像亲哥一样恨铁不成钢 " 的态度在不断督促他进步和成长。

在采访节目的最后被问及未来目标时,李老鼠卖了一个关子:快时代更需要慢功夫,在内容方面虽然仍有诸多想法,但他想把这些涌动在心中的创作冲动和规划做得更慢、更细致一些。

当初热爱捷达的调皮少年触摸着玉石的指尖,像他的内容一样,已经驾驶着最爱的捷达,走上更为成熟的路径。

你怎么看待草根的逆袭与行业的变迁?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捷达 知乎 二手车 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