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印象中干旱贫瘠的陕北黄土高原上,佳县朱官寨镇落古峁村的大棚内却上演着令人惊叹的 " 反差风景 " ——成串红艳饱满的樱桃如宝石般缀满枝头,果香沁人心脾。这一抹鲜亮色彩,如今在黄土沟壑间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当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生动缩影。
走进佳县朱官寨镇落古峁村的日光温室大棚内,一簇簇鲜艳欲滴的大樱桃在绿叶掩映下挂满枝头,格外诱人。科技赋能下,这片 " 樱桃试验田 " 交出亮眼答卷。
" 自发展樱桃种植后,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预计丰收 3000 余斤,产值可达 20 多万元,效益可观。通过错峰上市,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同时该项目可带动周边 10 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 佳县朱官寨镇人大主任李彦龙告诉记者。
能在陕北高原种出高品质樱桃,靠的是设施农业的‘破壁’力量。近年来,朱官寨镇瞄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将 40 座日光温室大棚中的 10 座专用于樱桃种植,通过智能温控、精准湿度调节等科技手段,在年均降水量不足 400 毫米的黄土丘陵区,为樱桃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气候。棚内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数据,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滴灌,颠覆了 " 靠天吃饭 " 的传统耕作模式。樱桃产业的兴起,不仅丰富了 " 四季丰收 " 的产业版图,更成为生态治理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典范。
" 下一步,我镇将继续扩大樱桃种植规模,新增 10 座大棚,引进更多优良品种,丰富樱桃品类,将加大技术投入,优化种植,并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让大樱桃奏响更广阔的天地,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高度。" 佳县朱官寨镇人大主任李彦龙说。
从 " 黄土飞扬 " 到 " 樱桃满棚 ",从 " 红果满枝 ",到 " 绿色引擎 ",朱官寨镇的实践正重新定义着陕北高原的农业想象。当第一筐高原樱桃发往外地市场时,这片土地书写的不仅是作物生长的奇迹,更是一曲科技赋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来源 / 佳县宣传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