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杜涛 田进 3 月 25 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博鳌亚洲论坛 "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改革 " 分论坛中表示,应当逐步缩小养老金不合理的群体、地区以及城乡差异。
郭树清说,职工、居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三个体系的划分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目前的差别过大。例如,2024 年居民养老金平均每月约 240 元,仅相当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12%、低保标准的 40%,远不能覆盖基本生活开支。职工养老金约为居民养老金的 14 倍,存在很大待遇差距。可否考虑,持续地、较大力度地调增居民基础养老金,未来五到六年居民养老金逐步追平城镇职工低线水平,缩小城镇老年人与农村老年人的平均收入差别,争取从 2021 年的 3.4 倍降至 2030 年 2.4 倍或更低一些。
郭树清提到,目前仍有数千万各种新业态用工、灵活就业人员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还存在重复交叉、转接不畅等问题;部分居民完全没有参保,有的发生 " 断保 ";一些地方居民提档缴费的积极性还不高," 缴存冷 "" 缴存低 " 现象较为普遍。
针对上述现象,郭树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不断提高实质性全国统筹水平。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加快推进三项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提高制度公平性和社会平衡性;二是实现应保尽保。适应人口流动、新业态发展等所导致的参保需求变化,做好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动员工作,进一步扩大制度覆盖面;三是激励居民提档缴费。分账记录并实时反映账户情况,确保居民能够直观便捷地了解到财政补助、缴费积累、投资收益以及领取待遇变化情况,把 " 暗补 " 转为 " 明补 ",让居民实实在在感受到这是 " 最划算的投资 ";四是加强政策宣传。
同时,郭树清还建议,增加国有资本划拨比例,有效应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压力。他说,可以考虑统筹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在做实专业化法治化承接机制的前提下,划拨更高比例国有资本充实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2017 年,国务院发文明确划拨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和金融机构 10% 的国有股权充实社保基金,到去年底已合计划拨 3.3 万亿元。
郭树清称,在做好建账建制工作的同时,建议未来进一步提高划拨比例、增加划拨规模,分期分批、依法依规实施操作,并设立专门的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公司负责专业化运营管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