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赛德斯 - 奔驰近期通过海外媒体 Drive 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调整:正式结束 A 级车型长达 28 年的生产历史。这意味着当前的第四代 A 级将成为该系列的最后一款车型,未来包括 A 级 AMG 在内的所有换代车型都将不再推出。此举是奔驰全球产品线精简计划的一部分。
奔驰首席技术官 Markus Schafer 解释道:" 为了构建一个更具全球吸引力的产品线,我们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尽管 A 级车型在欧洲市场表现稳定,但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关键市场,它的接受度一直不高。" 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里,A 级车型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了 42%,这成为此次调整的关键因素。
回顾奔驰的历史,A 级车型虽然不像 S 级那样拥有悠久的历史,也不及 C 级的销量耀眼,但它在奔驰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A 级的诞生与中国市场有着不解之缘。上世纪 90 年代,海湾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导致油价飙升,小排量、节能环保的车型开始受到豪华品牌的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奔驰决定研发 A 级车型,这对当时的奔驰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他们在前置前驱车型方面几乎没有经验。然而,奔驰最终推出了创新的 " 三明治 " 车身结构,即将引擎、变速器、前后轴和油箱等关键部件设计在车厢底板下方或倾斜放置在车厢前方,A 级车型由此诞生。
1997 年,第一代 A 级车(W186)在日内瓦车展上首次亮相。它的设计理念源自 1994 年为中国市场设计的 FCC Concept 概念车,外观更像一个小型 MPV 而非传统的两厢轿车。楔形的车头和高高的车身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尽管最初 A 级车型在麋鹿测试中遇到了困难,但通过降低底盘、更换更宽的轮胎以及加装电子稳定系统(ESP)、侧倾角传感器和横向加速传感器等辅助装置,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
虽然发布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波折,但市场对这款造型独特的小车还是给予了认可。第一代 A 级车型在 1997 年至 2004 年的生命周期内共售出了 110 万辆,为第二代 A 级车型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4 年,第二代 A 级车型(W169)问世。与第一代相比,它在细节上进行了改进,如大灯、进气格栅和尾灯等,但整体设计依然保留了第一代的主线。车身尺寸的增加使得第二代 A 级的内部空间比第一代提升了 15%。为了进一步提升第二代 A 级的销量,奔驰投入了大量资源,包括邀请女歌星 Christina Aguilera 演唱广告歌曲、拍摄广告,并请来了 Giorgio Armani、Boris Becker 等大牌明星助阵。这些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2004 年第二代 A 级的销量达到了 5 万辆,而截至 2008 年,其总销量已接近 70 万辆。
2010 年年底,第二代 A 级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与奥迪 A3 和宝马 1 系等车型展开竞争。然而,由于没有对车型进行本土化改进,并且中国市场对这类 " 豪华小车 " 的接受度不高,A 级车型在中国上市的头两年里销量平平。
直到第三代 A 级车型的出现,情况才有所改变。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豪华小车的需求增加,奥迪 A3、宝马 1 系和 MINI 等车型的成功迫使奔驰 A 级进行革新。2012 年,第三代 A 级正式发布,采用全新 MFA 平台研发,在尺寸、动力和配置上均有显著提升。尤其是外观设计上,完全颠覆了之前居家小 MPV 的风格。
除了外观上的改变,第三代 A 级在动力方面也进行了大幅升级。除了普通版搭载的 1.6T 和 2.0T 发动机外,奔驰的高端性能部门还推出了 A45 AMG 这款令人惊艳的小钢炮。其 2.0T 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达 360 马力,最大扭矩为 450 牛 · 米,搭配 7 速双离合变速箱和强悍的四驱系统,成为众多车迷心中的梦想之车。
2018 年,随着三厢版 A 级在北京国际车展上全球首发以及日内瓦车展上标准轴距车型的发布,A 级车型再次迎来了换代。然而,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和合资品牌不断细分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奔驰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奔驰将第四代 A 级进行了国产化,并推出了长轴距三厢版本,这一版本仅在中国市场独有。
展望未来,奔驰将保留的车型包括 CLA、CLA Shooting Brake、GLA 和 GLB。此外,奔驰还将推出一款被称为 " 小 G" 的新车型。几天前,全新奔驰 CLA 已经正式发布,它基于全新的 MMA 电动平台打造,该平台具有 800 伏电气架构、全新电驱单元以及全新的操作系统 MB.OS 三大特点。未来,在该平台上还将诞生 CLA Shooting Brake、全新 GLA、全新 GLB 以及 " 小 G" 等车型。
综上,奔驰 A 级的退场并非个例。宝马 1 系、奥迪 A3/Q2 等车型同样面临着类似的压力。豪华品牌必须进行 " 断舍离 ",从过去的 " 销量为王 " 转变为 " 保证利润 ",砍掉低端车型、聚焦高端市场,才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存活并良性发展下去。
假如您没有太多时间收看《四万说车》
我们在喜马拉雅 FM 也有频道喔 ~
上班路上堵车途中随时随地收听!
进入《四万说车》音频专区
喜马拉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