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6 日午间,环球医疗(HK02666)发布 2024 年度业绩公告,公司于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为 136.63 亿元,同比增长 0.1%。
从收入构成来看,环球医疗主要营收构成分为医疗健康业务和金融业务两大部分。其中,医疗健康业务收入约为 84.88 亿元,较 2023 年增长 8.4%,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 62.1%。金融业务实现收入 52.27 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为 38.3%。
2024 年,环球医疗实现年内溢利为 22.58 亿元,较 2023 年增长 2.7%,其中医疗健康业务贡献 5.22 亿元,同比增长 15.0%,占年内溢利比重为 23.1%;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约为 20.32 亿元,较 2023 年增长 0.5%。
在当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环球医疗执行董事、总经理王文兵表示,公司坚持长期主义策略,未来可能通过资产注入、分拆成熟业务、并购等方式提升估值。公司投资并购始终围绕 " 医疗 + 金融 " 双主业展开,这是公司的有限多元化策略,也是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下一步工作指导思想的核心。
投资策略是并购头部、跟随头部
环球医疗为央企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上市公司,其业务布局包括为客户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咨询服务、销售医疗设备及商品,提供经营租赁服务、医院及医疗健康管理业务、提供医疗服务、设备全周期管理服务、智慧医康养等。
截至 2024 年末,环球医疗旗下运营了 73 家医疗机构,其中并表综合医疗机构 65 家,包括 5 家三甲医院、1 家三级专科医院和 30 家二级医院,合计开放床位数 15832 张(不含当前规划建设中的床位数 2500 余张)。
2024 年,环球医疗 65 家并表综合医疗机构的总诊疗量约 1041.4 万人次,同比增长 4.5%;医疗业务收入合计为 79 亿元,单床收入约为 50 万元,其中三甲医院单床收入约 65 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环球医疗在投资并购方面成果颇丰。2024 年,并购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并于 9 月完成交割,实现了集团国家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在智慧医康养方面,集团并购了国内智慧健康养老头部企业青鸟软通,并将其作为业务的主要运营平台。
王文兵详细阐述了公司近年来的投资并购策略:" 我们始终坚持‘并购头部、跟随头部,然后打模版’的投资逻辑。" 他以眼科并购为例说:"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有 10 余个亚专科,学术地位高,我们计划以这家头部机构为旗舰,通过‘ 1+N ’模式,计划整合旗下多家医院的优质眼科资源,打造央企控股的眼视光中心。"
他特别强调:" 所有并购都严格围绕‘医疗 + 金融’双主业展开,通过头部项目打造标杆,再实现模式复制。比如并购青鸟软通后,我们立即为其导入医疗资源和资金支持,形成协同效应。"
王文兵表示," 青鸟软通是我们并购的头部企业,年营收超 4 亿元,服务全国 4000 多家养老院。我们创新推出‘三床联动’模式,以宝鸡项目为例,将二级医院与养老院结合,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医疗资源外溢。
压舱石金融业务收入下降," 医康养 " 是转型主战场
而对于行业重点关注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的影响,环球医疗执行董事、党委副书记王琳在业绩会上回应称:" 目前我们已有 41 家医院纳入 DRG/DIP(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 病种分值付费)实际付费,从各区域统计来看,年终清算结果总体可控。"
王琳进一步表示:" 通过构建精细化医保管理体系,我们实现了三大成效,一是平均住院日缩短 0.4 天;二是药品耗材占比显著下降;三是有效医疗收入提升 2 个百分点。" 她还强调:" 我们自 2019 年起就建立了医院集团管理架构,提前布局了运营和医保管理体系,这是应对改革的关键。"
金融业务是环球医疗利润的稳定来源,被视为集团持续发展并构建大健康生态体系的压舱石。记者了解到,环球医疗金融服务业务收入主要是向国内公立医院、城市公用等领域客户提供以融资租赁为核心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所产生的利息收入。
不过,在融资租赁市场整体下行影响之下,环球医疗金融业务营收有所下降。2024 年,环球医疗获得利息收入为 47.45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0%。对于利息收入下降,环球医疗回应表示,这主要是受融资租赁市场整体下行、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业务投放和项目收益率均有所下降所致,但集团通过持续优化融资成本,依然实现了息差及毛利同比增长。
不过,即便利息收入有所下降,从利润构成上看,融资租赁业务仍然以约四成的收入占比,贡献了近八成利润。2024 年,环球医疗金融业务实现收入 52.72 亿元,同比下降 11.1%;实现年内溢利 17.48 亿元,同比上升 0.2%。
对于金融业务发展和转型,环球医疗总会计师王诗楠表示,公司正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加速业务转型。去年,公司出台了金融业务转型方案,重点围绕医康养、装备制造、化工医药和创新领域开展业务。医康养是转型的主战场,公司利用自身在设备采购、运营管理和维修保养方面的优势,提供资金支持。此外,养老金融和医疗设备领域也是转型的重点。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