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分割费事闹心?
遗嘱到底怎么立才靠谱?
面对不断攀升的继承纠纷,法院如何化解家庭矛盾?
……
3 月 26 日上午,平谷法院召开 " 涉继承纠纷案件审理情况 " 新闻通报会,介绍近年来该院审理的继承案件基本情况与治理举措,向公众进行司法提示,并发布继承纠纷典型案例。此次新闻通报会由平谷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许友刚主持。
平谷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扬介绍,针对继承纠纷案件涉及人数众多、案情条理复杂、矛盾尖锐敏感等特点,平谷法院在案件审理中摸索经验、优化流程,形成了专业化 " 平台+团队 "、联动式 " 法庭+联席 "、常态化 " 跟踪+回访 "、嵌入式 " 普法+宣传 " 的全方位、多角度、多联动的解纷机制,由继承案件单一诉讼向多元解纷、实质解纷转变,践行新时代 " 枫桥经验 ",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促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力促纠纷短时高效实质化解。
据了解,2021 年至 2024 年,平谷法院共审理继承纠纷案件 669 件,其中调解撤诉案件 480 件,调解撤诉率达到 71.7%。自 2023 年起,平谷法院建立专业化 " 平台+团队 " 模式,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将辖区内家事类案件集中至王辛庄人民法庭审理,实现家事案件的归口管理,集中管辖。积极探索 " 法庭+联席 " 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联动多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围绕辖区内群体、重点、难点问题协同会商讨论,力促多元化解纠纷;联动乡土法治力量,培养乡村 " 法律明白人 ",围绕土地权属、劳动就业、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法律要点进行专业化培训,提升基层解纷人员专业能力。
针对家事案件,平谷法院建立常态化家事纠纷 " 跟踪 + 回访 " 机制,持续做好 " 案件后 " 工作。在审判过程中即对可能存在风险隐患、主体亟需帮扶的案件进行标记,形成 " 跟踪清单 ",待结案后进行定期回访,做好判后答疑和法律解释工作,对回访对象反映的问题及出现的矛盾及时记录并上报处理。定期深入基层单位,以 " 嵌入式 " 普法宣传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法律常见概念、基本原则和基础诉讼程序,普及遗嘱、分家单等涉民生法律知识,讲述典型家事案例及良好家风故事,倡导现代家庭文明观念。
" 四年间继承纠纷案件数量年均增长 10%"" 举证耗时更久,鉴定、公告等诉讼程序启动比例更高等,继承案件的审理周期往往更长 "。通报会中,平谷法院王辛庄人民法庭副庭长李建伟用一组数据揭开继承纠纷的 " 面纱 "。他介绍道,案件当事人人数众多、不动产争议凸显、法律关系交错、庭审情绪对立、遗嘱效力争议频发,这些都是继承案件的审理特点,也是处理继承案件的棘手之处。
据悉,近年来,从房产、车辆到存款、理财,从兄弟反目到隔代争产,遗产争夺的 " 火药味 " 越来越浓,2021 年至 2024 年,平谷法院审结的继承纠纷案件中,通过调解方式结案共计 325 件,远超判决结案的 169 件,有效推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基于继承纠纷的司法现状与案件特点,李建伟从纠纷预防、纠纷应对、案后执行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提示。在纠纷预防方面,建议被继承人尽早完善遗嘱与遗产规划,可以通过公证遗嘱、自书遗嘱等形式明确财产分配意愿,确保遗嘱形式合法。家庭成员应当妥善保留财产凭证,并鼓励家庭成员通过家庭会议等方式提前沟通遗产分配意向。纠纷应对中,他提示,要理性选择解决途径,可以优先选择调解等非诉程序以节省诉讼成本。当事人在庭审程序中,应当尊重庭审,明晰诉求,基于事实和法律提出明确合理请求,积极配合法院调查。当宣判后,则应当及时履行判决。胜诉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必要时可以通过财产保全确保权益兑现。
平谷法院王辛庄人民法庭法官助理苏星星通报了 7 个继承纠纷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涉及代书遗嘱有瑕疵时的效力认定、打印遗嘱的构成要件、子女继承分割父母遗产时是否能扣除为父母先前支付的医疗费、被继承人死亡后所遗宅基地房屋被翻建扩建对已确定份额划分的影响、两份合法有效的遗赠抚养协议以哪项为准、遗嘱继承人在知晓遗嘱内容时与其他继承人签订的遗产分割协议与遗嘱内容不同仍有效、未分得财产的外嫁女是否可主张分割父母遗产等多个问题,生动诠释继承法律规定,让法律知识入脑,更入心。
与会嘉宾说
北京市平谷区人大代表、
平谷区王辛庄镇人大主席
张振宇
通报会数据显示,近年来遗嘱继承案件量持续增长,案件争议焦点集中于不动产分割、遗嘱形式瑕疵,这反映出群众法治意识提升与传统继承观念之间的矛盾。平谷法院在处理案件过程中,既严格审查遗嘱形式要件,又兼顾家庭伦理与实质公平,体现了 " 法理情 " 的统一,这种裁判思路为化解家庭矛盾、维护亲情纽带提供了重要示范。同时,平谷法院通过 " 典型案例通报 "" 司法提示 " 等形式,将纠纷化解从 " 事后裁判 " 向 " 事前预防 " 延伸,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法治样本。
北京市平谷区人大代表、
平谷区七彩阳光康复中心主任
王晓悦
平谷法院在治理继承纠纷时采用的联席会议机制、案后回访机制等举措,都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本次新闻发布会提出的司法提示,为更多群众提供了纠纷处理指南,是真正便利群众的法律指导。作为人大代表,我今后在切实履行监督职责的同时,也将不断推动继承领域普法宣传、纠纷预防和制度完善,让法治阳光温暖每一个家庭。
北京市平谷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
贺小林
作为民政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法院在相关工作中对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其一,是司法指引与社会救助的精准衔接。继承纠纷中的遗赠抚养、保留必留份等案件,正是我们民政部门在基层服务中高频接触的痛点。平谷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为我们在协助弱势群体主张权利时提供了清晰的法律路径。其二,是治理模式从被动应对向源头预防的转变。通报会披露的继承纠纷案件量上升、调解率高等特点,印证了近年来民政与法院联合开展的婚姻家庭中保护弱势群体权益等行动的成效。
北京市平谷区妇联维权部部长
张彩霞
在传统观念影响下,部分女性仍面临继承权被弱化、财产分配不公等问题。令人欣慰的是,平谷法院通过典型案例审理确立了男女平等继承的司法导向,充分体现了司法审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作为妇女维权工作者,我们将以此次通报会为契机,持续加强继承相关法律专项普法,提升妇女依法维权能力;完善家事调解联动机制,在纠纷前端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联合司法机关推动典型案例裁判要旨的普及应用,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个家庭。
北京市平谷区王辛庄镇政府
调解委员会调解员
李曌晔
今天的新闻通报会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当前继承纠纷案件背后复杂的家庭矛盾、法律认知差异和传统观念冲突。平谷法院总结的 " 遗嘱效力认定难 "" 案件当事人情绪化 "" 多法律关系交织 " 等特点,为我们基层调解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尤其是平谷法院 " 情理法交融 " 的裁判思路,让我深刻体会到:调解不仅是化解纠纷,更是修复亲情、传递法治温度的过程。作为调解员,我将把今日所学转化为行动力,既要当好法律政策的 " 宣传员 ",也要做好家庭和谐的 " 守护者 ",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京法网事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