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一架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 P150Pro 农用无人机正以每秒 10 米的航速进行精准播种作业,仅需 4 分钟即可完成传统农户半日的工作量。这幕场景不仅折射出中国农业的智能化蜕变,更昭示着极飞科技在智慧农业领域构筑的革新版图。
作为深耕农业科技 17 载的先行者,极飞科技构建的 " 天空地一体化 " 智能系统正在重塑农业生产范式。其研发的第六代农用无人机平台突破传统植保边界,集成变量喷洒、激光测绘、物流运输等复合功能,作业精度可达厘米级。更值得关注的是,该设备搭载的 AI 决策系统能实时解析多光谱影像,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自动生成变量施肥处方图,使化肥利用率提升至传统方式的 3 倍。
在数字农田管理领域,极飞构建的智慧农业生态已形成完整闭环。通过 APC3 农机自驾仪与 FPI 压差式施肥机的协同作业,系统可根据土壤墒情监测数据动态调整水肥配比,实现每平方米差异化供给。广州莲塘村示范基地数据显示,该技术使水稻种植用水量降低 42%,肥料利用率提升 65%,亩均增收超 300 元。这种精准调控体系有效破解了传统农业粗放式管理的痼疾。
技术创新正推动农业服务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极飞建立的云端农业操作系统已链接全球 20 万 + 智能农机设备,形成覆盖作物全周期的数字解决方案。农户通过移动终端即可实时获取气象预警、病虫害预测、产量评估等增值服务。在新疆棉花主产区,这种 " 云上农事 " 模式使田间管理效率提升 80%,人力成本下降 60%。
面对低空经济新蓝海,极飞率先布局三维农业服务体系。其无人机平台拓展出大气监测、生态评估、碳汇计量等衍生功能,在浙江安吉茶场,无人机采集的冠层数据已成为碳交易的重要依据。这种跨界融合不仅催生新的农业业态,更推动乡村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
在全球农业 4.0 浪潮中,极飞构建的 " 技术 - 设备 - 服务 " 三位一体模式已输出至 42 个国家。在东南亚水稻种植带,极飞无人机帮助农户应对劳动力断层危机;在非洲萨赫勒地区,其智能灌溉系统使荒漠化耕地复耕率提升 35%。这种技术普惠实践正在重塑全球粮食安全格局。随着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完成与 5G 物联网普及,极飞科技正加速推进农业元宇宙建设。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虚拟农场,可实现生产要素的全程可视化管控。在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下,这场由智能农机引领的农业革命,正在书写 " 藏粮于技 " 的时代新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