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中国粮食产量突破 1.4 万亿斤,水果产量预计超过 3 亿吨,稳居全球农业大国之列。然而,在世界农产品十大品牌榜单中,却难觅中国品牌的身影。中国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溢价远低于国际品牌。这一现象与欧洲餐饮业的早期困境颇为相似——优质食材缺乏价值标尺,米其林餐厅指南的诞生,通过星级标准重构了欧洲美食的话语权体系。
米其林餐厅指南的成功,让中国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只有建立中国农业自己的 " 米其林标准 ",中国农业才能获得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中国优质农产品榜单熊猫指南 CEO 毛峰指出,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打造中国品牌的同时,制定农产品的评选标准,打造中国人的好吃话语权。" 熊猫指南做的就是把知情权和话语权交给消费者,从而使消费者拥有选择权。我们希望好东西为人所知,为人所信,大家还能买到。" 毛峰如是说。
开创中国农业 " 米其林 " 建立国人好吃话语权
" 好吃 " 是一个抽象概念,如何将其量化,并取得定义好吃的话语权,一直是行业难题。对于消费者来说,熊猫指南是科学评价农产品品质的一把标尺,为消费者达成消费最优解。熊猫指南感官实验室是仅凭食品感官评定能力通过 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拥有国内一流、科学精准的感官评价体系。200 多位专业感官评测员对农产品进行盲测,再与设备检测结果相结合,产品评测阶段仅提供产品编号,不透露产品名称和购买渠道,确保测评过程的客观公正。截至目前,熊猫指南感官实验室已完成 6000 余套感官评测实验,申请 63 项知识产权。
在熊猫指南感官实验室,电子舌等仿生仪器正在检测农产品的口感。借鉴法国葡萄酒品鉴的 " 风味轮 " 技术,熊猫指南创新性地将其应用于农产品评测,从外观、香气、滋味、口感、质地五个维度构建了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熊猫指南风味轮,集成了同类农产品中与好吃相关的感官维度,将模糊的 " 好吃 " 体验转化为数字化信息,通过风味轮对比产品的外观、滋味、口感、气味等 200 项差异,从中知道不同品种的水果差异是什么,并给消费者讲清楚这背后的逻辑,指导消费者食用,就能让 " 小众 " 变成 " 大众 "。
为了给消费者推荐真正好吃的应季水果。熊猫指南感官实验室为都乐、京东、美团等渠道方进行了一系列的感官测评。以京东生鲜为例,熊猫指南对上市的阳山水蜜桃、蒙阴黄桃进行科学测评,从外观,香气,滋味,口感,质地逐层打开,对消费者关注的维度以数据化结果进行展示。同期,熊猫指南还与美团买菜合作,为产自上海的南汇水蜜桃进行了感官测评,用科学和数据展示南汇水蜜桃的魅力。在这场桃子挂果季的 " 三地桃王争霸 " 中,熊猫指南用感官测评定义了了每一款桃子的美味特征,用科学推荐好吃桃子。
熊猫指南通过对科研来量化好吃的标准,让 " 一个人的好吃 " 和 " 一群人的好吃 " 画上等号,让整个农产品市场变得更加优质。继而带动整个农业行业的健康运行。
科技助农孵化高品质农业品牌 打通农业价值链
2018 年至今,2025 年熊猫指南榜单已连续发布 11 次,现已覆盖果品、蔬菜、粮食、食用菌、坚果、肉类、鸡蛋、水产、茶叶 9 大品类。本次榜单共发布 300 款优质农产品,包括一星产品 204 款、二星产品 75 款、三星产品 21 款,还有 116 款产品登上首次发榜的 "YAMI 榜 "。熊猫指用这种方式来告诉消费者:什么农产品好吃?这些好吃的农产品在哪里?为什么好吃?为消费者提供科学的农产品选购指南。
打通向上渠道,也是中国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去,中国农业仿佛身处一个巨大的信息茧房,销售商无力深入大山寻找优质货源,优质农产品苦于缺乏知名度和认证,只能被中间商压价收购,小农业如何对接大市场成为亟待破解的困局。
为了寻找中国优质农产品,熊猫指南团队累计行程 600 万公里,踏遍祖国山河,调研了 4000 多家农业企业,用科学数据为 " 好吃 " 建立坐标。在北纬 38°43′ 至 40°10′ 的大连,发现了熊猫指南三星上榜产品艺树家樱桃(俄罗斯 8 号),色泽鲜亮,果肉饱满、香气馥郁,一口咬下,鲜红的汁水溢满口腔,平均糖度 20 度,感官分数高达 94 分。手指柠檬(又名指橙)因为产量稀少,果肉晶莹剔透,被誉为水果中的 " 鱼子酱 ",上榜熊猫指南后,被黑珍珠三钻餐厅大董选中,成为创意菜指橙叉烧的甄选食材。此外,熊猫指南还和 52 度良作共同推出联名款礼盒装优质沙地蜜薯,登陆京东、抖音畅销全国。
熊猫指南陆续发掘出大量优质新兴产品和产区,丰富了中国农产品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熊猫指南还以自己的技术和信息优势重塑产业链,帮助农产品企业做包装升级、联合营销,结束有品类无品牌的落后历史,推动了农产品产业的高质量、品牌化发展。
2024 年,熊猫指南与 iFresh 亚果会联合发布 "2024 中国柑橘 TOP50 榜单 ",推动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安全、健康的柑橘产品。2025 年,熊猫指南发布 " 苹果园 TOP30" 榜单,展示了大量优质苹果品种,打破了国光、富士独占市场的局面,促进了市场多样化发展,同时也培育出高质量的苹果品牌,带动果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2025 年,熊猫指南还携手《舌尖上的中国》IP 共同发布 " 舌尖榜 ",共同关注中国文化、推广国潮美食,开启一场 " 寻找中国味道、推广中国味道 " 的新征程。
产业兴农 广袤大地上书写农业振兴华丽篇章
在熊猫指南的助力下,无数动人心弦的助农故事正在悄然上演。
熊猫指南上榜产品陈小喵芒果几乎没有纤维,口感类似布丁,非常独特,但由于果园地处四川深山,几乎无人知晓。其负责人陈健明回忆,八年经营不见起色,2024 年被熊猫指南发掘当年成为二星产品,2025 年晋级为三星产品。在登录熊猫指南榜单后,产品打响知名度从无人问津到供不应求,只用了一年时间。
2023 年,63 家农民合作社与家庭农场登上熊猫指南榜单,成为中国优质农产品代表。熊猫指南因为帮助优质农产品品牌大幅提高知名度、曝光度,获得更高的产品溢价,受到农业农村部经济合作指导司的肯定,2025 年登上熊猫指南榜单的农民合作社更是达到了 78 家。在今年的发布会上,熊猫指南宣布全面开放品牌视觉体系(VI),为 416 家上榜企业提供标准化赋能方案。其标志性的熊猫 LOGO 和 " 用科学定义好吃,用数据呈现美味 " 的品牌心智,都可以作为 " 品质认证 " 植入产品包装中。通过统一的视觉语言,让消费者在货架上一眼识别中国好物。
熊猫指南 CEO 毛峰表示,熊猫指南数据库将面对政府、消费者、种植者、生鲜电商、科研机构和专家等多方面输出价值。一方面对大数据进行筛选,遴选优质商品推荐给更多消费者;另一方面,将消费者购买后反馈的感官喜好数据化,用好数据来指导农作物的生产和优化。为种植者、消费者、平台、政府及科研机构提供信息和数据参考,助益多方。
做中国农业的米其林,把定义 " 好吃 " 的话语权,掌握在创造美味的农人手里。熊猫指南化身推动中国农业品牌化的强劲引擎,科学地定义好吃,促进了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品牌化升级,同时也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让一批有理想、有抱负、有干劲的新农人迅速成长,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投身现代农业的澎湃浪潮,共创品质农业新纪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