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在车底自动检查部件异常状况。
3 月 27 日上午,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组织开展以 " 智慧赋能 环贯古都 " 为主题的 " 地铁开放日 " 活动,邀请新闻媒体记者和自媒体代表实地探访 8 号(环)线在 " 智慧地铁 " 建设方面的创新应用成果,近距离感受国内首条全自动运行环线在智慧运维、精准调度背后 " 黑科技 " 的魅力。
车控室智慧平台实现一键开关站及客流管理
上午 9 时许,西安地铁 8 号(环)线马腾空站,在车站站长王歆州带领下,记者一行分别体验了 " 智慧地铁 " 在车站运维端和乘客端的应用。" 智慧地铁 " 通过数据支撑与技术支撑,利用智能传感器、智能视频分析、移动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打造综合运管平台,提供化繁为简、场景化的操作界面,服务于维保和乘客出行。
在运维端,车控室工作人员可通过车控室后台控制平台,能够实现综合看板、一键开关站、环境在线检测、客流管理、能耗管理等十余项运维管理功能,让车站客运组织、运维管理、乘客服务等多项工作有机融合、提质增效,目前相关车站保洁还用上了扫地机器人。
" 智慧厕所 " 功能让乘客掌握卫生间占用情况
在服务端,乘客可通过无人票亭智能客服、语音购票功能、智慧安检、人脸识别通道、乘客智能咨询终端、车厢拥挤度识别、智慧厕所等功能,更加全面地掌握出行信息,提升通行效率。
比如在西安地铁新线中广泛运用的 " 智慧厕所 " 功能,市民乘客可以通过站内智慧卫生间导视平台,实时了解卫生间占用情况和空气质量,提升人员使用效率和环境质量。
AI 应用系统服务更多运营场景
西安市轨道集团运营分公司运营三中心技术安全三部副经理张冲介绍,为积极应对西安地铁高效运营、故障处理、服务质量提升、乘客安全保障等多方面挑战,西安地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了西安地铁 AI 应用系统,进而提升地铁运营管理水平与安全保障能力。
目前系统已实现 AI 企业知识问答系统、AI 员工训练助手、AI 故障诊断、AI 故障预测、AI 大数据分析和 AI 智能云盘六项功能,未来将持续借助 AI 大模型的核心技术,不断优化系统平台的功能和稳定性,引入多模态与 AI 智能体等更多创新技术,切实服务于运营场景、服务乘客出行。
实现自动唤醒发车自动驾驶等功能
雁鸣湖车辆基地 DCC 是 8 号(环)线全自动运行线路的指挥中枢,负责基地内的生产运营、行车组织、施工管理、电客车管理、车辆检修、应急处置和指挥等。
在雁鸣湖车辆段的 "8 号(环)线 DCC 基地智控调度中心 ",西安市轨道集团运营分公司运营三中心车辆乘务八分部副主任王玮介绍,作为地铁列车 " 归港 " 与 " 启航 " 的指挥枢纽,DCC 设置了智能化设备,实现列车自动唤醒发车、自动驾驶、自动回库休眠、自动洗车等功能,可远程盯控列车运行数据,确保列车运行的可靠性和应急响应的及时性,成为环线平稳运营的基石。
智能巡检机器人自动识别车底部件异常状况
在全自动运行车辆运用检修库,一名特殊的 " 检修工 " 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原来,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在认真作业中(以往需要工人下到地坑内进行检查),方形的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身上 " 长满 " 传感器探头,它分为行走底盘系统、机械臂规划系统、智能感知系统三个子系统,通过自主导航、多自由度柔性协作机械臂控制、高清光学成像、图像模式识别等先进技术,能够对车底关键检修点进行 2D/3D 高清成像,行走在地铁列车下,便能智能识别车底关键部件异常状况。
同时,系统通过自主导航、自动巡检、无线传输、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算法等技术进行多股道作业,实现对列车底部、侧面各部件的紧固件、渗漏油、外观情况等方面的状态检查,以提升运营安全管理效能。
西安地铁工作人员介绍,西安地铁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结合轨道交通实际深挖场景需求,以智慧地铁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市民乘客出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来源 / 三秦都市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