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 " 活下去 " 到 " 跑起来 " 的蜕变与跨越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光伏行业周期性调整的双重挑战下,协鑫新能源(00451.HK)通过轻资产转型、天然气业务突破及技术升级,在 2024 年完成了从 " 活下去 " 到 " 跑起来 " 的全满蜕变。
从成效结果来看,协鑫新能源在行业调整期实现了三大层面的 " 跨越 ",印证战略转型收官与成效卓著。三大层面分别是:
在财务结构层面:公司资产负债率从转型初期的 84.1% 骤降至 2024 年末的 20.8%,创下行业低位,财务风险显著出清;
在业务格局层面:业务结构重构为 "LNG 贸易 + 光伏运维 " 双主业支柱,截至 2024 年末,LNG 业务收入占比达 65.9%,成为新增长引擎,而光伏运维业务未来将继续提供稳定现金流;
在技术能力层面:" 鑫翼连 " 综合能源管理平台 3.0 等 AI 运维平台将支撑全球化扩张,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二、2024 年业绩亮点:双轮驱动下的韧性增长
2024 年,协鑫新能源确实交出了一份兼具韧性与成长性的成绩单:据财报公告,总营收达 11.08 亿元,同比增长 33.2%;净亏损收窄 63.7% 至 4.24 亿元,每股亏损同比减少 67.8%。
今次财报核心亮点总结如下:
(1)LNG 业务爆发式增长,重塑收入结构
当中,LNG 贸易收入达 7.3 亿元,同比激增 8420%,占总营收比重高达 65.9%,成为绝对主力。公司通过新加坡子公司协鑫天然气(新加坡)完成首船 LNG 进口,并布局江苏如东 LNG 接收站项目,构建从国际采购到国内分销的 " 站贸一体化 " 业务闭环。2024 年,公司 LNG 贸易量达 44.5 万吨,签约总额 17.5 亿元,显示出协鑫新能源在天然气市场的快速渗透能力。
(2)光伏轻资产转型成效显著,运维服务成稳定器
公司彻底剥离重资产光伏电站,全球持有容量仅剩 50 兆瓦,其在光伏赛道的布局将全面转向电站运维服务。2024 年管理光伏电站总装机达 12.5 吉瓦,同比增长 74%,运维服务收入 2.7 亿元,同比增长 20%。依托 " 鑫翼连 " 综合能源管理平台 3.0,公司实现电站效率提升 3%-5%,服务溢价能力持续增强,客户覆盖央企、地方能源集团及海外市场。
(3)财务结构优化,抗风险能力行业领先
资产负债率从 2023 年末的 23.2% 进一步降至 2024 年末 20.8%,较转型初期已大幅下降逾 63 个百分点,公司目前财务杠杆水平处于行业低位。
且银行结余及现金达 2.85 亿元,流动资产净额 15.68 亿元,流动性指标稳健。行政开支同比减少 36.6%,融资成本下降 88.4%,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三、从三大重点布局到未来三大战略,展现清晰的增长路径
从财报资料来看,2024 年,协鑫新能源围绕 " 战略转型、国际化加速、技术升级 " 三大重点展开布局,并明确未来三大战略方向,展现出清晰的增长路径。
协鑫新能源通过三大重点布局实现了 " 筑基与突破 "。
首先,公司基本彻底退出光伏电站持有业务,LNG 贸易在 2024 年走过了 " 从 0 到 1" 阶段之后实现爆发,LNG 业务收入占比快速提升超六成,双主业格局彻底成型,战略转型成效释放。
其次,公司国际化布局呈现加速。比如新加坡公司落地、首船 LNG 抵港、如东接收站收购等一系列举措,基本构建起覆盖 " 采购 - 储运 - 分销 " 的全球化天然气贸易网络,确立 " 站贸一体化 " 模式。
再者,实现了技术升级。协鑫新能源通过发布 " 鑫翼连 "3.0 平台——集成 AI 诊断、无人机巡检等技术,电站效率提升 3%-5%,服务溢价能力增强,为其运维服务在国内市场市场份额提升及未来全球化扩张打好了深厚基础。
在此布局基础上,协鑫新能源进而提出未来三大战略,推动公司在全球的两大赛道行业(天然气 + 光伏)取得 " 深化与扩张 "。三大战略简述如下:
(1)" 站贸一体化 " 战略
依托如东 LNG 接收站,连接国际气源与国内的城市燃气、工业用户,打造天然气全产业链生态。从收购如东接收站股权开始," 站贸一体化 " 战略正式确立,也意味着公司在天然气产业链布局深化与打通,透过协同,竞争能力大幅提升。如东接收站一期设计年处理量 300 万吨,预计 2025 年三季度投产,投产后将成为公司天然气业务的核心支点。
(2)光伏轻资产模式出海
以 " 鑫翼连 " 3.0 平台为技术底座,拓展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输出电站运维服务,目标覆盖更多全球电站容量。
(3)技术驱动双主业协同
平台的 AI Agent 能力用于优化运维效率,探索电力交易、储能等增值服务,培育新利润点,同时利用数字化平台增强天然气贸易的资源调配能力。
协鑫新能源的未来增长逻辑紧密围绕能源转型趋势,其战略布局蕴含多重机遇。
而根据其已形成 "LNG 贸易 + 光伏运维服务 " 双支柱模式,分别拆分为天然气和光伏行业两大赛道来研究。
在天然气行业,我们认为目前该行业在中国仍处于红利释放期。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过渡能源,天然气需求持续攀升。据国家发改委数据,2024 年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预计突破 4000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6.5%-7.7%。《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4)》指出,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持续提升,2023 年底已达 8.5%,且未来十年消费量有望保持年均 7% 的增速,协鑫新能源的 LNG 业务正受益于这一行业红利释放。
政策方面,我国 " 十四五 " 规划支持 LNG 接收站建设,协鑫如东项目作为 " 十四五 " 能源发展规划项目,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和江苏省的重大项目清单,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长三角地区天然气储运能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助力国家 " 双碳 " 目标实现,预计投产后将受益于国内天然气供需缺口。未来,公司可通过 " 站贸一体化 " 锁定国际低价气源,对接国内分销网络,有望在天然气贸易中获取稳定收益。
在光伏行业这边,全球光伏装机量数据仍保持正增长,2025 年预计累计装机超 2000 吉瓦,由此可推导出,运维市场规模超千亿元。协鑫新能源凭借持续实现技术升级的 " 鑫翼连 "3.0 平台的数字化优势和 AI Agent 能力,已形成 " 运维 + EPC" 协同模式,未来有望通过全球化复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若把公司未来业务收入来源进一步划分为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国内市场之外,协鑫新能源的业务出海,已经从探索逐渐演变成为现实。财报资料提及,公司通过新加坡子公司布局国际天然气资源池,同时在东南亚、非洲推广光伏运维服务,双主业协同出海,而在出海过程中落地的本土化经营策略,可帮助降低地缘政治风险,为出海业务的长期增长奠定基础并带来保障。
对于业务发展和业绩增长而言,国际化布局战略,无疑为协鑫新能源再次打开了全新的增长空间。对于未来目标,协鑫新能源重新提出了要致力于成为一家面向全球的国际化清洁能源服务商,这个目标定位亦较为符合其香港上市公司平台特性。
随着 " 站贸一体化 " 战略落地深入,公司重新把握了天然气产业链价值创造机会,同时其以 AI 化数字化等运维技术持续提升光伏服务溢价能力,两者合力确保了协鑫新能源或可在未来全球能源转型中实现收入与利润的双重增长,协鑫新能源的出海与全球化之路值得期待。
四,价值重估潜力凸显
在港股市场,协鑫新能源的估值仍处于低位。当前公司市销率 PS 仅为 0.69 倍,显著低于 LNG 业务成长期的同业公司(市销率 PS 一般处于 2-4 倍区间)。随着未来如东 LNG 接收站投产、LNG 贸易量增长及光伏运维服务的全球化扩张,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释放。再深一层思考,该公司的轻资产模式降低了经营风险,双主业布局对冲了单一市场波动,技术驱动的核心竞争力也能够为其长期增长提供支撑。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协鑫新能源正从传统且单一光伏企业快速蜕变为一家拥有潜力的国际化清洁能源服务商,其价值重估空间也跟随其突破持续扩张,这一点或值得投资者关注。
综合来看,协鑫新能源 2024 年的业绩不仅展现了战略转型的成功,或许也预示着在 AI+ 能源革命浪潮中,公司有望凭借清晰的战略路径、扎实的执行能力和领先于同业的技术优势,进而跻身为港股市场中新能源服务商中的成长型标杆企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