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网 03-28
中国学者破解一类罕见白血病诊疗难题 创新疗法获国际权威期刊发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T 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是一种罕见且 " 狡猾 " 的成熟 T 淋巴细胞增殖性肿瘤,缺乏诊断特异性标志物,尚无高效靶向药物治疗。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施均教授团队在 T-LGLL 的诊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发表于《细胞》杂志系列子刊 Cell Reports Medicine。研究发现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 G1(KLRG1)可作为白血病克隆性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并提出新的靶向抑制磷脂酰肌醇 3 激酶(PI3k)药物可以高效治疗难治性患者。

研究亮点

T-LGLL 患者发病年龄多数在 60-70 以上,疾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其 " 狡猾 " 程度常常远超想象,早期诊断识别难以实现。更棘手的是,由于缺乏白血病特异性标志物,精准诊断 T-LGLL 充满了艰难与挑战:临床诊断常需结合流式细胞术与 T 细胞克隆性分析,存在将反应性增生误判为白血病的风险。

研究团队通过历时四年的研究发现,KLRG1 表达缺失可作为 T-LGLL 特异性诊断标志物,有望进一步提高 T-LGLL 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率。

针对现有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缓解率低、起效慢的困境,团队发现 KLRG1 阴性的 T 大颗粒淋巴细胞持续存在与 PI3K 信号通路异常活化密切相关。基于此,研究团队首次将高选择性 PI3Kδ 抑制剂林普利塞应用于难治性 T-LGLL 临床治疗探索。

结果显示,患者的总体缓解率达到 88%,一半的患者在治疗后两周内迅速实现血液学缓解,表明 PI3k δ 抑制剂林普利塞是治疗难治性 T-LGLL 的一种有效且安全性良好的方案。

研究团队目前正在推进更大样本量的 II 期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该疗法的长期疗效。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白血病 生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