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频道 03-28
逐鹿10万亿“三家”市场,向存量要增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智人之所以成功,秘诀在于懂得运用信息,并把许多人联结起来。"

——尤瓦尔 · 赫拉利《智人之上》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 我在这才坐了三个多小时,就下单了两件商品,一把剃须刀,还有龟背竹——在看到屏幕上那座‘梦中情台’之前,我从来没接触过这个植物。"

在 3 月 21 日,小红书主办的家生活私享会上,一上台,吴老师便指着自己的手机感叹道。

台下近百名来自家电、家居、家装等泛家装产业的企业高管则会心一笑。

吴老师是小红书的 " 老朋友 " 了。

2023 年,他带着 " 满心好奇 " 来到小红书 WILL 商业大会,与来自欧莱雅、百胜中国必胜客、Babycare 的品牌代表进行了一场圆桌对谈。

如今,圆桌还是圆桌,但互动的对象却变成了方太、栖息地这样的家居家电品牌,以及小红书商业耐消行业群总经理昂扬。

这样的碰撞蕴含着某种趋势。

在吴老师看来,家电、家装、家居行业是宏观经济促内需的消费关节处,是当前最重要的内需启动点,只是 " 三家 " 行业的驱动力发生了蝶变——由过去依赖房地产,到如今仰赖企业自身的突围和变革,而小红书正在试图帮助他们穿越这一周期。

正如吴老师现场所言:" 小红书已成为一个生活方式的社区,在这里讨论的,都是对消费者的新洞察、新解读,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最终被落地为场景或产品的过程。"

一方从辅助走向台前,正在摸索增长新思路,一方则以真实世界为蓝本,重构消费生产链路,彼此不失为一场双向奔赴。

" 向存量要增长 "

刚刚过去的 2024 年," 三家 " 行业迎来历史性拐点。

共计 1500 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消费品 " 以旧换新 ",行业分批步入 " 以旧换新 " 红利期,国补浪潮激荡。

以最早享受国补红利的家电为例。2024 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实现 10307 亿元,较上年增长 12.3%,突破万亿大关,超过 2017 年的 9454 亿元峰值,创下历史新高。

而在去年 10 月享受国补落地的家装家居行业,业绩修复将在今年一季度显现,据业内人士介绍,仅定制家居领域,第一波国补政策就有望为企业贡献 10% 至 20% 不等的增长。

到了 2025 年,国补发动机至少再添 1 倍 " 新燃料 ",金额高达 3000 亿,且更多相关品类将被纳入其中。

好风凭借力," 三家 " 视其为未来几年企业最重要的增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近期有媒体曝出,当前以旧换新政策规定 " 补贴产品仅限本省销售 ",为抢占市场,不少企业开始分散布局,扎堆在各地开设子公司。

然而,声势浩大的国补只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 三家 " 行业早已步入 " 向存量要增量 " 的时代。

由于房地产市场处于非景气周期,新房成交及竣工带动的装修需求趋于回落,而数量庞大的存量房成了更为刚性的需求源动力,全国平均有 2.6% 的存量房会进行更新装修,而在一二线城市,这个比例是 3.5%。

这其中,既包括二手房交易火爆带来的重装需求,也包括老旧住房翻新,更涉及房屋局部改造等多个方面。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家庭住房中,房龄 20 年以上存量房占比超 50%,其中,1990 年以后建的房子占据了 85.6%,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房屋将一一进入 " 循环翻新 " 周期,成为 " 三家 " 行业当前最主要的增长来源。

此外,局部改造也是不容忽视的 " 增长点 "。自 2019 年以来,全国百城的泛家装需求有 50% 由局部改造所激发,过去消费者对厨房、阳台、客厅、卫生间的布置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缺乏设计和协同,而随着新需求的涌现,局改成了许多家庭翻新的第一步。

但瓶颈随之而来,跟着房地产要市场," 三家 " 企业面对的对象是确定且单一的,如今的对象是多元而变化的某个具体的消费者。

据中装协住宅产业分会 2025 年初面向产业端发起的市场调研结果,为了追求新增长,大部分企业已放弃了与房屋中介合作的传统获客方式,其中 74.4% 被调研的家装企业认为,开发新媒体平台、借助网络流量获取客流是最有效的方式。

在这样的形势下,当 " 遇事不决小红书 " 成为年轻一代的口头禅,这个社区悄然构建起独特的商业哲学,成了品牌们不容忽视的存在。

它的 A 面是一道数学题:最新数据显示,小红书月活达 3 亿,搜索月活用户占比 73%,搜索体量超过了百度的一半;这里的用户消费意愿强劲。

B 面则是一道经营命题:年轻一代消费者,贡献了超过 40% 的全球消费增长,超过 75% 的年轻消费者主要通过电商或社交媒体获取品牌信息并完成购买,因此,由 50% 的 95 后与 35% 的 00 后构成的小红书社区可谓正中靶心。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小红书,已悄然完成从 " 消费指南 " 到 " 生活操作系统 " 的跃迁,消费决策的场景愈发精细并充满活力。

因此,吴老师认为," 接下来(企业)要讨论的问题,不是要不要上小红书,而是要如何在小红书上做好自己的产品。"

小红书商业耐消行业群的负责人昂扬表示,越来越多的品牌方现在定位小红书,已不单单是一个围绕种草的营销命题,而是上升到了经营命题,成为了企业经营战略的一部分。

" 所有企业都要做需求洞察 "

国补的风同样也吹到了小红书。

截至去年 11 月,小红书 " 以旧换新 " 关键词搜索量近三月增长 233.67%、阅读量增长 230.1%, 诸如 # 旧房改造等话题也在小红书内获得超 31.7 亿次浏览,相关笔记量翻倍增长。

国补激发用户搜索热潮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将小红书作为 " 家生活 " 的决策入口。

过去两年,89% 的用户在购买家电家居产品前都会在小红书上搜一搜,小红书上家居家装内容的笔记数量增长了 87.3%,相关品类的搜索量增加了 403%,大量的家居家装趋势开始在小红书涌现。

洞察与搜索已经带来转化,家装家居的 SPU(标准化产品单元)GMV 增速达 176.3%,家电达 145.3%,增速远超行业大盘。

对小红书而言,国补也只是一支催化剂。

自 2013 年以分享跨境购物的 pdf 文档破圈开始,小红书便已触碰到了中国消费升级的神经末梢,并意外构建起信任传递的最小单元——真实个体的经验分享。

这十年来,它们一直试图以真实世界为土壤,挖掘真正的商业生命力。

小红书上 90% 的社区内容来自普通用户,内部对此有个拗口的称呼:" 海量用户主动的非结构化表达 ",这意味着在小红书社区所感受到的,往往是特殊场景下的复合性需求。

AI 大模型的加入,让这种理解变得更加丰富多元,从过去 " 大数据 " 只能理解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到得以 " 读懂 " 每一篇笔记里用户的真正意图并将意图形成量化的知识图谱。

这些海量的知识图谱最终化作一个个待开的 " 需求盲盒 ",令小红书在作为一个社交平台的同时,也成了一个罕见的消费者 " 行为数据库 "。

这为小红书构建了第二道护城河:成为品牌们特殊的 " 咨询顾问 ",希望能持续帮助许多人回答一个永恒的商业命题:人们到底被什么激发了需求?

尝试已不再停留在理论阶段。

2024 年,一款由林氏家居和小红书 " 共创 " 的 " 包包椅 " 开始在社区风靡,新品上市 10 天 GMV 过千万," 包包椅 " 搜索指数提高 100 倍,当季品牌搜索指数提高 101%。

它因收纳起来酷似女性手提包而得名。这款单品的研发,源于小红书对几大看似无关的数据标签集成:" 爱包 " 的女性 +" 单椅 " 的需求趋势 + 追求沙发质感。

当沙发这一不性感的红海,遇到新生的蓝海 " 单椅 ",便创造出了 " 包包椅 " 这样的家具新物种。

无独有偶,当不性感的热水器赛道、电视机赛道遇到小红书,又激发了 " 小私汤 "" 艺术壁画电视 " 这样的 " 新定义 "。

小红书将热水器营销的沟通场景外延到 " 给孩子洗澡 "" 护肤 "" 泡温泉 " 等直观场景,将热水器的营销人群从低频的家居家装人群扩展到母婴人群、美肤人群、精致生活人群," 小私汤 " 应运而生——这是根据卡萨帝热水器 " 富锶矿泉浴 " 的卖点给新品创造的新昵称,最终为品牌沉淀了 7000+ 篇来自用户主动分享的产品使用体验笔记。

创维的壁纸电视同样是一次 " 自卖点转向买点 " 的共创实验。小红书站内洞察出家装风格中对于极简风和艺术化的偏好场景,并从电视的上下游搜索词中洞察出电视背景墙的热度,以超薄无缝贴墙✖装修场景✖极简风人群做精细化内容的分发,并以百变的 200 多张艺术壁纸进行场景适配。

对此,小红书营销实验室负责人圣香表示,如今企业在创新上已非常超前,而 " 小红书能帮助大家的是把产品的长处优点和用户需求的连接线找到,帮大家把卖点转移成买点。"

在昂扬看来,广义的种草包含怎么理解品、场景、内容,而狭义的种草就是需要在广义的种草之上加上全域转化,在小红书买,也可以去其他电商平台和线下外溢购买。

" 美好 " 是一种生产力

小红书与品牌们要打的,是一场长期的宏观转型之战。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政策语境中,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被简化为三个大类:消费、投资、出口,又称 " 三驾马车 "。

尽管如具身机器人、DeepSeek 等性感的赛道层出不穷,但主导我们经济的核心依然是这 " 三大 "。

2024 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44.5%,投资方面为 25.2%,出口为 30.3%,形成 " 四二三 " 格局。而未来理想的格局是 " 五三二 ",即中国的消费拉动应占 GDP 的 50% 左右,成为 " 三驾马车 " 的主动力,投资拉动从 40% 降到 30%,出口拉动从 30% 降到 20%。

从某种意义上," 三家 " 企业是这次转身的行业先锋。

代表内需的宏观指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4 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8.78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3.5%,其中,排名第一的汽车占 10.3% 达 5 万亿。

与此同时,家居家装行业价值 5 万亿,家电亦是 5 万亿," 三家 "10 万亿的市场空间,占据中国消费市场的 20% 以上,因而成为吴老师口中 " 宏观经济最重要的内需启动点 "。

但从投资和出口导向,转为消费导向,需要找寻一个新的持续循环的驱动力,他将这一驱动力浓缩为两个字:美好。

" 美好 ",在吴老师的语境里一直是个特别的词汇。

两年前小红书 WILL 商业大会上,吴老师曾开玩笑说:" 世界上没了小红书不会怎样,但因为有了小红书,会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发生。"

" 美好 " 最初是他对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寄语。

2014 年,在女儿 18 岁时,他写下散文《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文章里他感慨道:

" 美好 " 如今也是他对新格局下企业经营的寄语:"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将激发出新的需求,对它们的满足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原始起点。"

那天在现场,他最后总结说:

我一直不认为中国的新中产消失了,一直不认为中国今天是消费降级的时代,我们要把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出来,告诉大家哪些是好的产品、好的场景,以及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这是今天在小红书看到的,也是所有在场的专家们和品牌方一起向往的美好的未来。

在数字世界的狂飙中,那些探求和守护人性温度的经营者,终将在时间的长河里获得犒赏。

本篇作者 | 和风月半  |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主编 | 何梦飞 | 图源 | VCG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红书 宏观经济 百胜中国 拐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