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 03-28
一个月超800亿,这钱车企咋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车企融资超 800 亿,投向智能驾驶与海外扩张。

蔚来 27 日在港交所公告拟发行新股份 4 小时后,宣布成功募集 40.3 亿港元(约 37 亿元人民币)。

两天前,小米集团宣布拟通过 " 先旧后新 " 方式配售 8 亿股现有股份,预计募资净额 425 亿港元(约 397 亿元人民币),这一动作创下小米上市以来最大规模募资纪录。

3 月初,比亚迪亦通过闪电配售方式,募资约 435 亿港元(约 406 亿元人民币),被业内视为近十年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股权再融资项目。

据中新经纬不完全统计,近一个月车企融资或募资规模持续攀升,公开渠道披露的总金额已超 800 亿元。其中,蔚来还于 2 月末拿到 28 亿元融资,子公司蔚来能源于 3 月中旬被宁德时代投资 25 亿元;奇瑞汽车拟通过港交所 IPO 融资 …… 在汽车产业变革期,这些资金将投向哪些关键领域?

▲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智能化技术研发是重点

主要用途上,蔚来重点用于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小米集团强调加速业务扩张和研发投资;比亚迪侧重集团研发与海外扩张;宁德时代对蔚来能源的投资聚焦换电网络发展;奇瑞汽车则用于研发车型和技术、海外扩张等。

▲部分企业融资 / 募资用途 中新经纬 龚宸芫制图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的融资用途具有共同指向——聚焦新技术研发。

" 小米汽车销量增速非常迅猛,小米集团肯定会将募资的资金大头放到高速增长的业务中。这里面,其通过技术研发推新产品更容易产生效益。"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分析道。

在 3 月下旬的小米 2024 年财报电话会议上,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透露,小米集团 2025 年研发预算为 300 亿元,四分之一用于 AI 相关研发;针对汽车业务,他特别指出当前仍处高强度投入期,核心涵盖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多车型平台开发、生产体系扩建等关键环节。

" 短期来看,小米将致力于 AI 基础设施建设,开发语言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 AI 技术,并搭建 AI 大模型落地的应用场景,如超级小爱、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 卢伟冰表示。

小米汽车正双线推进布局:一方面加速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研发应用,另一方面扩充产能保障交付。在英伟达 2025 年 GTC 大会上,小米汽车专家工程师杨奎元表示,继 2024 年推出视觉语言模型(VLM)后,VLA 系统研发已进入关键阶段。

同日,小米宣布将 2025 年电动汽车交付目标上调至 35 万辆。为实现该目标,二期工厂建设提速,预计下半年投产运营,首款 SUV 车型 YU7 也将同期上市。

▲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花旗银行 3 月 25 日发布研报称,此次融资对小米长期发展或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降低杠杆率、支持人工智能相关研发、扩大电动车产能以满足国内强劲需求,并可能推动海外扩张。

比亚迪同样将智能驾驶作为研发重心。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比亚迪 2024 年年报中明确表示:"2025 年将持续强化技术自主化,完善多品牌战略布局,加速全球化进程,同时 AI 数据中心、AI 服务器等新兴业务有望快速推进。"

2025 年 2 月以来,比亚迪在两场发布会上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最新技术,如可覆盖全系车型的 " 天神之眼 " 智驾系统、5 分钟充 400 公里续航的兆瓦闪充技术,这些技术皆为比亚迪年度核心发展项目。

奇瑞汽车近期也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突破。在奇瑞汽车 3 月 18 日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奇瑞发布了猎鹰智驾及多项产品规划,预计 2025 年超过 30 款产品搭载该智驾功能。与此同时,奇瑞计划在 2026 年实现量产 L3 级 " 技术上车 "。

蔚来配售资金主要用于推进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李斌于 3 月下旬表示,2025 年战略重点包括推出 9 款新车型提振销量。为此,蔚来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如 NWM(NIO World Model)世界模型架构实现重大突破,将逐步覆盖全场景智能驾驶功能。

" 智能技术是新能源汽车核心竞争力,甚至能决定一家车企的生死。" 万创投行董事总经理吴沛东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消费者购车决策中,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要素权重快速攀升,车企必须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以满足市场需求,才能够在智能化战役中生存下来。

在供给端,吴沛东认为尽管全球经济环境复杂,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趋势确定,仍是投资机构关注的重点领域。" 从投资人角度看,企业的技术壁垒、全球化落地能力、成本的有效控制、客户的粘性运营等方面要重点考量。"

加速智驾出海

海外市场扩张是车企融资的另一战略重点。

" 从融资的目的看,技术发展会更加聚焦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生态化。商业模式端会继续深入软件定义汽车路径,从拼硬件到拼服务,国内竞争到全球化竞争是大势所趋。" 吴沛东认为,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许多车企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区,需要资金支持其进行全球化布局。

2025 年,奇瑞汽车出海战略将继续采取产品出口与海外建厂的双轨并行模式。按照企业规划,奇瑞汽车在泰国的新能源生产基地将于 2025 年投产,年产能 5 万辆。2025 年 2 月末,奇瑞马来西亚智能工厂动工,初期年产能 10 万辆,计划 2026 年投产。

据彭博 · 社 3 月 26 日报道,奇瑞汽车将在土耳其投资 10 亿美元(约 72 亿元人民币)建设电动汽车工厂,该工厂年产能将达到 20 万辆。奇瑞汽车对此不予置评。

比亚迪在 2025 年继续将海外中心放在欧洲、南美及东南亚重点市场,尤其是英国、巴西、墨西哥和东南亚,目标是成为当地市场的主力品牌。建厂方面,比亚迪在巴西、墨西哥的生产基地将加速投产。

蔚来也将海外市场作为 2025 年重点发展战略之一。李斌在 3 月下旬公开表示,蔚来 2025 年会进入 25 个国家和地区,乐道和萤火虫品牌也会进入全球市场,寻找当地国家合作伙伴,按照蔚来直营模式在当地开展业务。

▲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为拉动海外市场销量,比亚迪预计 2026 年至 2027 年在海外市场推出 " 全民智驾 "。奇瑞汽车也在加速这一举措。

3 月 18 日发布会上,奇瑞披露了智驾出海进程,即 2024 年已在欧洲完成了高速快速路、城区、农村等道路智能驾驶测试,计划 2025 年完成欧洲、中东、东南亚部分国家的自动泊车和 NOA(领航辅助驾驶)覆盖。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预测,2025 年中国总体汽车出口量或增至 700 万辆,同比增速约为 10%;受外部环境、地缘因素影响,纯电车型出口量预计同比持平,燃油车型出口增速约为 9%,插混车型出口量预计增长 70%。

" 车企融资在 2025 年一定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将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技术领先及出海顺利的企业持续获得资金支持,跟风玩家会加速出清。" 吴沛东总结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中新经纬 "(ID:jwview),作者:龚宸芫,36 氪经授权发布。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融资 小米 蔚来 小米集团 ai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