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 U7 打响了仰望开始走量的第一枪。
近日,仰望 U7 纯电及插混版本同时上市,五座版起售价 62.8 万元,四座版 70.8 万元起,插混和纯电同价。
和 U8、U9 一样,仰望 U7 同样搭载标志性技术云辇 -Z 和易四方,具备全地形原地掉头、高速爆胎稳行、平行横移泊车等能力,但其价格仅需要 U8、U9 的一半。
由于技术硬核、定价激进,仰望 U7 一出,24 小时内整个车圈陷入热烈的讨论。
某汽车平台上,仰望 U7 以 232 万的关注指数成为车型热榜第一;小红书网友透露,太原店收获 50 多台订单,有销售一个人卖了 7 台;不少价位段重叠的车型都被卷入网友的 " 假想敌 " 列表当中,包括小米 SU7 Ultra、蔚来 ET9 甚至尊界 S800 均无一幸免。
可以预料的是,"789" 三款车今年的日子并不会太好过。
U7 空降这三款车的 " 射程范围 " 后," 高情商 " 的说法是中国汽车终于顶峰相见,而 " 低情商 " 地说,就是 "789" 迎来了最大的劲敌,容许 12 缸做个简单的对比。
首先是 "8",虽然尊界 S800 价格未定,但参考定位、车长和上市前的预热,尊界 S800 的价格或是最高的,如果非要和尊界 S800 对比,仰望 U7 在价格上或许更加有优势。
但要说直接竞争对手,毫无疑问是 "7" 和 "9",且也代表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路线。
对比主打运动的小米 SU7 Ultra,仰望 U7 的尺寸要长 200mm,有更长的续航、更先进的底盘表现。虽说路线不同,但仰望 U7 也有 1306Ps 的马力和 2.9 秒的破百性能,鉴于磷酸铁锂电池和超过 3 吨的重量,我们已不能要求 U7 太多。
对比主打行政商务的蔚来 ET9,仰望 U7 有云辇 -Z 电磁悬架,实际表现有待测试,但 U7 还有易四方和水平对置发动机两个大招。
ET9 的杀手锏是天行主动底盘、换电和 900V 的充电平台。对此,仰望刘晓庆透露,2026 年还会有一款 " 千伏平台 " 的 U7,但价格也许就没那么惊喜了。
简单的对比之下,可见各家造车思路的差异和冲击高端的手法,各有不同。
2025 年可能成为分水岭,要么像小米用极致性价比撕开市场,要么像比亚迪用技术高墙构筑品牌护城河,但相同的都是价格回归价值。
在 U7 发布会上,仰望杨冬生介绍其水平对置发动机时,不忘提到保时捷,而此前雷军在小米 SU7 发布会上也曾频频对标保时捷,意图十分明显。
从将 1500 马力打到 52 万,到百万级易四方打到 62 万,自主豪华品牌不约而同的都是消灭不合理的品牌溢价。
数据显示,2025 年 1-2 月,渗透率最低的是 45 万以上的市场,在充满溢价的战场,中国车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接下来,仰望 U7 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既要承接 U8 积累的高端用户,又要避免重蹈 U9 月销百辆的覆辙。接下来仰望 U7 如何在高端领域大展身手,仍值得期待。
视频号回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