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网 前天
银行消费贷“带刺狂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2.49% 利率血拼、100 万额度开闸、7 年超长待机 ……" 卷 " 疯了的银行消费贷战场正上演 " 速度与激情 "。

近日,消费贷新政落地后,多家商业银行火速跟进调整旗下消费贷产品额度及期限,消费金融市场迎来新一轮大力度调整。

但在这看似诱人的市场背后,226 亿坏账阴云密布、12.37% 的消费贷不良率触目惊心。银行消费贷市场正呈现 " 带刺狂奔 " 的态势。

01、新政 " 卷 " 起消费贷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明确,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上限从 30 万元提升至 50 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上限从 20 万元提高到 30 万元;贷款期限由 5 年延长至 7 年。

随后,多家商业银行迅速跟进,先后调整消费贷额度及期限。

例如,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对互联网消费贷额度进行调整。其中,招商银行 " 闪电贷 " 额度上限由 20 万上涨至 30 万,贷款期限由 5 年延长至 7 年;中国银行 " 中银 e 贷 " 最高授信额度由 20 万元上涨至 30 万元。

有银行网点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是线下来申请贷款审批,上限则可上涨至 50 万元,甚至部分优质客户额度上限可提升至 100 万元。

业内人士指出,延长消费贷期限能够有效减轻居民还款压力,直击长期大额消费痛点。

同时,银行除了 " 卷 " 额度,利率也在不断下探,多家银行推出限时优惠、秒杀抢券活动继续进行 " 价格战 "。例如,宁波银行 " 宁来花 " 产品在满足新客、优质客户或秒杀优惠券的情况下,利率可低至 2.49%;北京银行 " 京 e 贷 " 在参加活动或使用优惠券后利率可低至 2.5% 起;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在限时利率活动时利率也能够降至 2.7% 附近。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轮调整之前,虽然已有个别银行消费贷利率击穿 2.6%,但大部分银行尤其是国有、股份制银行消费贷利率水平仍在 3% 以上,且获得低利率的要求颇为严格。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近年来,我国消费环境、商品价格、居民收入等都发生了变化,提高个人消费贷额度上限、延长贷款期限并适当简化对资金用途、流向管控的要求,确有必要。

02、银行的新 " 增长点 "?

此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在回答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工作问题时表示,适度优惠,针对长期、大额消费需求,从消费贷款额度、期限等方面给予支持。

从政策面来看,银行发力消费贷不仅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更是为了响应政策号召,更好地支持居民消费,降低居民消费成本,有利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恢复增长。

从银行自身业务发展来看,在目前银行业普遍面临传统贷款业务减少、净息差收窄的困境下,降至 " 冰点价 "、提升额度的消费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银行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缓解业绩压力。

根据公开数据,2024 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 1.52%,降至历史低点,商业银行盈利压力越来越大。

尤其是曾经作为银行优质信贷资源的个人按揭贷款出现新发减少、不良增多的压力,令商业银行不得不寻找其他优质信贷产品来获取弥补利润损失,消费贷或为最佳替代。

从监管公布的数据来看,2024 年四季度末,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消费性贷款余额 21.01 万亿元,同比增长 6.2%,延续三季度增长趋势。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贷 " 低价补量 " 的方式并非长久之计,若银行盲目冲量则可能对风控管理形成较大压力。

03、" 低价补量 " 并不长久

事实上,此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银行业已经在消费贷领域进行了长时间的 " 低价补量 " 战略,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早已降至 2 字头。此次调整后,利率调降趋势可能延续。

然而,如果银行长期以低利率消费贷来获得信贷增量,可能会增加成本端压力,进而拖累银行净息差,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有业内人士指出,长期来看,随着客户群体增多、不同金融机构风控管理水平差异暴露,消费贷可能会积累一定的不良负担。这类情况从银行此前加速出清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资产包以 " 降本厚利 " 中可以窥见一角。

据不完全统计,开年以来截至 3 月 17 日,银行共发布个人经营贷及消费贷未偿本息总额 226.44 亿元。如此巨额的不良包侧面印证出经济压力下个人还款能力的降低。

此外,3 月 26 日,渤海银行发布 2024 年的经营业绩报告显示,其个人消费类贷款的不良率已经从 4.44% 暴涨到了 12.37%。

不过,业内人士强调,银行扩张消费贷市场并不是 " 广撒网 " 模式。上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通知中也提到,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还款能力和风险情况,实施差异化授信。

也就是说,消费贷产品并非一刀切式涨额延期,新政更加倾向给信用良好的消费者授信贷款,银行也会在实际授信中更偏向优质客户,如国企、事业编员工等稳定职业客户或白名单客群,对优质客户群体进行过滤筛选后才会发放。在此情况下,对银行来说,消费贷可能成为个人房贷后另一个优质贷款来源,对银行业优化业务结构、发展零售金融均有裨益。

展望后续,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消费贷拓展空间仍存,可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业务发展,如建立动态信用评估体系、创新消费场景、区分消费者消费需求、提升消费服务能力等方面让消费贷惠及真正有需求的消费者,进而从 " 价格战 " 转向 " 价值战 ",避免 " 带刺狂奔 ",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和讯 (ID:hexunofficial),作者:王晓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消费贷 利率 招商银行 消费金融 中国银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