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03-28
外骨骼机器人引爆泰山 “科技+文旅”重构景区经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在电影《流浪地球》中,王磊率领的 CN171-11 救援队在冰原上运输 " 火石 "。他们身着重型外骨骼,像钢铁战士一样在极寒的环境中前行。如今,这样科幻的场景已从电影跃入现实。

在泰山景区,游客们穿着轻便的外骨骼机器人(又称 " 登山助力机器人 ")登山,仿佛披上了 " 钢铁战甲 ",轻松征服陡峭山路。登山助力机器人不仅让游客们的登山体验更加轻松,也使泰山景区凭借科技+文旅的创新融合成功爆火出圈。

3 月 26 日,泰安市泰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 泰山文旅集团 ")党委副书记、泰安市泰山智慧文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王厚哲向经济观察报记者介绍,自泰山的登山助力机器人正式运营以来,100 台机器每天都处于爆满的租赁状态。截至 3 月 20 日,泰山客流量已达到 100 万人次,较去年同期提前 10 天。此外,登山助力机器人也带动了深圳市肯綮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 肯綮科技 ")的订单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作为中国首款专为登山设计的消费级登山助力机器人,其凭借轻量化与智能化优势,有效解决了传统索道无法满足的 " 徒步体验 " 需求。泰山景区作为该技术的首个规模化应用地,通过推出灵活租赁模式不仅减轻了游客的体力负担,为游客提供了情绪价值,还为泰山文旅集团创造了新的营收增长点。

实现 " 爬泰山自由 "

" 外骨骼机器人在泰山的成功应用,本质上是技术、需求和场景的精准匹配。" 王厚哲介绍道。

泰山的自然与人文风光主要集中在从红门到玉皇顶之间,但这段路程比较陡峭,有 7000 多台阶,长约 10 公里。2024 年秋天,王厚哲带领 41 名员工夜爬泰山,他发现从红门到玉皇顶这段路程对体力消耗极大,尤其老年人和体力较弱者难以完成全程徒步登山,公司有 9 人未能登顶。王厚哲意识到,拐杖等传统辅助工具的助力效果有限,游客对更高效助力设备的需求迫切。

经过调研,泰山旅游集团发现市面上外骨骼机器人或舒适性与适配性不足,或实用性欠佳。该集团最终选定与肯綮科技联合开发机器人。

3 月 26 日晚,肯綮科技监事郝志勤对记者表示,公司在外骨骼机器人领域已深耕了 10 余年,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尚无真正的竞品。在与泰山文旅集团合作之前,登山助力机器人属于自主研发,投入了数千万元。2024 年 11 月底,公司与泰山文旅集团正式达成合作。泰山文旅集团依据泰山登山场景的实际需求,为该产品提出了专业建议,公司则据此对该机器人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

郝志勤回忆道:" 技术团队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难题,例如传统外骨骼机器人多用于医疗康复,普遍存在重量大(超 3 公斤)、响应速度慢等问题。这些特性使其难以适应登山者动态变化的需求。"

王厚哲介绍,双方对登山助力机器人反复修改了 100 多次才达到目前的效果。在核心技术调整方面,双方对动力系统、传感器布局以及 AI 算法进行了重新设计。例如,通过轻量化材料及结构优化,将登山助力机器人的自重从 3 公斤减轻至约 1.8 公斤,并将电池续航能力提升至 3 至 5 小时;在人体工学适配方面,调整了绑带结构和电机位置,确保穿戴舒适且不影响登山动作的自然性;在智能化升级方面,植入了多组传感器,能够实时捕捉下肢的运动趋势,AI 算法则可根据运动状态动态调节助力强度,从而实现了 " 同步抬腿,跟随助力 " 的效果。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机器人的功能与应用场景,同时让其显得更时尚、易于大众理解和接受,王厚哲将其命名为 " 登山助力机器人 "。以中天门到南天门这段陡峭山路为例,使用该机器人后,原本需要 3 小时的路程,现在仅需 1.5 小时。

记者在泰山试穿登山助力机器人(王惠 / 摄)

目前,该机器人的客户群体主要以年轻人和中年人为主,老年人相对较少。王厚哲解释道:" 年轻人更热衷于尝试新鲜事物,他们认为这款登山助力机器人不仅潮流酷炫,还能为他们带来情绪价值以及‘征服高峰’的成就感。"

3 月 26 日,登山助力机器人租赁的泰山游客王苏向记者表示,以往爬泰山时,他常因体力不支而频繁停下休息。但使用登山助力机器人后,感觉像是有人在背后推着自己前行,不仅节省了体力,还能更惬意地欣赏沿途风景。此外,佩戴机器人还吸引了众多目光,让他感到 " 很酷 "。

据王厚哲介绍,截至当前,已有近 3000 名游客亲身体验了登山助力机器人。今年 1 月至 2 月,泰山游客量同比增长 33.7%,截至 3 月 20 日,游客量已突破 100 万人次,较去年同期提前 10 天。此外,相关体验视频在社交平台上的播放量更是突破了 3 亿次,引发了广泛关注。

郝志勤介绍,这款产品不仅能提供 10 公斤 -15 公斤的运动助力,还具备阻力健身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登山、远足、健身、跑步以及日常行走、上楼等生活和工作辅助领域。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 " 人工智能 + 文旅 " 列为重点工程,明确提出 " 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重点支持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数字创意等方向。这一政策导向为外骨骼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在文旅领域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也预示着未来科技与文旅融合的广阔前景。

技术与文旅双向赋能

登山助力机器人的走红,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其对文旅产业价值链的重构。王厚哲将这一过程概括为 " 双向赋能 ":景区提供应用场景加速技术迭代,技术产业化反哺景区多元化营收。

有网友疑惑,登山助力机器人是否会对景区的索道业务造成冲击?王厚哲解释道:" 没有明显的影响,两者的目标用户并不重叠,体验感也有差异。索道用户以快速通勤为主,而登山助力机器人用户更注重徒步体验和风景观赏,两者定位差异形成互补。"

王厚哲介绍,2025 年 1 月 30 日,泰山文旅集团首次运营该机器人,投放了 10 台。目前,集团运营的机器人数量已增至约 100 台。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集团计划进一步扩大运营规模。预计在五一前将机器人数量增加至 500 台,暑期前增至 1000 台,十一前达到 5000 台。不过,这一计划的实际推进速度将取决于设备产能的爬坡速度、市场需求的增长情况以及成本管理的效率。

目前全国已有几十家企业向泰山文旅集团订购了登山助力机器人。这种双赢的合作模式不仅为泰山文旅集团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深圳肯綮公司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郝志勤表示,登山助力机器人在泰山景区走红后,深圳肯綮的订单量呈现爆发式增长,采购需求不仅来自国内多个景区和康养公司,还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个人客户。2025 年,公司保守估计销售额必会突破千万元大关,且有望在第二至三季度实现收支平衡。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订单需求,肯綮科技正在积极扩张生产线。郝志勤指出,公司现在 800 平方米远远不够,所以公司新申请了 5500 平方米的生产基地。登山助力机器人生产的最大挑战在于工艺流程的把控。鉴于该产品生产难度较高,公司已将原本外包的生产线收回,全部转为自主生产。目前,公司所有员工(包括研发和生产团队)都参与了生产环节,以确保从小批量试产到大规模量产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工艺拆分、风险点管控等问题,从而保障万台级生产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郝志勤说,公司将结合用户反馈,在算法精准度、硬件性能、外观设计、模块化功能等方面对该机器人进行优化,使其更时尚、更轻便,运动判断更精准,电池续航能力更强,以此来提高用户体验舒适度。

王厚哲表示,未来,泰山文旅集团计划将登山助力机器人设计成助力裤的形式,使其更加轻便、隐蔽,便于老年人等群体使用。他认为,如果集团生产登山助力裤,将考虑在山东建立生产基地。这一举措不仅能利用山东当地的纺织技术优化材料、降低成本,还能整合山东的制造业基础与人工智能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推动 " 科技 + 文旅 " 模式的分工协作。

此外,泰山文旅集团正致力于将科技元素融入全域旅游生态。王厚哲透露,集团计划在年内上线 "AI 智能体伴游旅游助手 ",整合票务、导览、消费推荐等功能,并基于游客行为数据开发个性化服务。同时,以机器狗清洁、无人机巡检、数字孪生系统为核心的 " 智慧景区 " 方案已在泰山进入规划设计阶段。机器狗可用于清洁垃圾和防火,无人机能协助垃圾清运和巡检,数字孪生系统则实现景区的可视化管理。这些举措旨在突破对门票收入的依赖,打造 " 科技服务输出 " 的新盈利点,并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游客体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泰山 机器人 外骨骼 王磊 流浪地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