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新华保险净利润 262.29 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大涨 201.1%。截至 3 月 28 日收盘,新华保险 A 股收盘价 51.98 元 / 股,上涨 1.15%,港股上涨 5.45%。
在 28 日下午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新华保险总裁、首席财务官龚兴峰就业绩增长表示,新华保险的发展是一种包容式的发展、全面的发展,利率风险、利差损风险是公司风险管理体系中高度关注的。从目前资产配置来看,投资能力都可以覆盖负债成本,不存在利差损的风险。
继平安、太保、太平等头部公司发力分红险销售之后,新华保险也将分红险转型放在战略高度推动。龚兴峰表示,将加大对浮动型产品业务的推动。"(分红险)从一季度的市场来看也是有空间的,也是有一部分客户认可的。公司在反复研判之后,定了相应的计划,在 2025 年整个业务盘子里面,新契约方面不低于 30%,对明年和后年也制定了相应的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主基调。"
通过三个平衡降低利差损风险
2024 年,新华保险规模和价值同步增长。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1705.11 亿元,同比增长 2.8%;一年新业务价值 62.53 亿元,同比增长 106.8%;首年保费口径下新业务价值率 14.6%,较 2023 年的 6.7% 提高 7.9 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62.29 亿元,较上年增长 201.1%,达到历史新高。
对于公司业绩表现,龚兴峰表示,从去年以来公司就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是改革推动了公司专业化、市场化、体系化的发展,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公司对于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充满信心,对于寿险业发展充满信心。谈及利差损风险,龚兴峰表示,公司努力通过三个平衡,在发展过程中能够降低利差损风险。
一是平衡传统型产品与浮动收益型产品。传统型产品对客户来讲更容易理解,但可能存在潜在的利差损风险。顺应低利率时代寿险发展的需求,加大浮动收益型产品的推动,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保险保障和财富管理的需求。
二是平衡保障性产品与储蓄性产品。在低利率时代可能更加关注传统保障保险功能的发挥,比如定期寿险、健康险、医疗险这一类产品对于利差依赖相对比较低,对于我们自身的保险风险管理能力要求比较强,也可以丰富公司利润的来源。
三是平衡存量业务与新业务。从目前资产配置看,投资能力都可以覆盖负债的成本,在这一块应该说是有隐忧,但是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是非常好,不存在利差损的风险。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新华保险投资规模超 1.6 万亿元,同比增长 21%;总投资收益率 5.8%,综合投资收益率 8.5%,同比大幅增长。
把分红险转型放在战略高度推动
" 在低利率时代,控制风险的目的还是发展,新华保险围绕销售力、产品力、服务力三个方面加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龚兴峰表示,将加大对浮动型产品业务的推动。"(分红险)从一季度的市场来看也是有空间的,也是有一部分客户认可的。公司在反复研判之后,定了相应的计划,在 2025 年整个业务盘子里面,新契约方面不低于 30%,对明年和后年也制定了相应的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主基调。"
" 必须确保在分红险转型的过程之中不出大的偏差。" 龚兴峰表示,在业务节奏的把握上还是非常谨慎的,小步慢走、小步快走,结合起来,在不同的渠道体现不同的特色。比如在个险渠道,走得慢一点,需要让队伍、让客户更加熟悉这个产品类别;在银行渠道,小步快走一点,根据银行网点、银行客户的需要,尽快部署我们的产品、业务。
龚兴峰还提及,要加强销售队伍技能的培训和转变。" 希望在转型的过程中,我们的队伍技能转型是同步开展的,不要产生销售误导、与客户的需求不匹配。一季度,我们为提高分红险的内外勤技能水平做好了准备,二季度就会进一步加大分红险的销售,在有准备有技能之后,更好地发展好分红险业务,确保分红险的转型能够成功。"
新华保险副总裁王练文介绍称,公司银保业务持续发展,价值贡献超过一半,达到了 65%。原因有四点:一是业务平台实现增值,2024 年银保期交 139 亿元,同比增长 12%,实现连续五年快速增长,在银保市场占比第四,同比增长率排名第二;二是银保价值率持续攀升,公司坚定执行 " 报行合一 ",进一步压缩成本,实现降本增效,从产品端回馈客户、创造价值;三是外部环境的有利变化,监管政策为银保业务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1+3" 政策放开,让公司拥有了更多的网点渠道合作基础;四是公司改革持续赋能。
" 面向未来,公司对银保渠道的定位是稳定的、可持续的。" 王练文表示,银保渠道始终是新华保险的重要渠道,将坚持规模与价值并重的业务发展策略。
500 亿试点基金产生积极意义
自 2024 年 11 月以来,新华保险举牌了上海医药 A 股和 H 股、国药股份 A 股、海通证券 H 股和杭州银行 A 股等。
新华保险副总裁秦泓波表示,公司举牌也对投资经营产生了非常强的推动作用,通过持续强大的战略定力和灵活的战略战术配置实现既定目标。去年公司在港股方面的投资比例得到了适度提高,也获得非常好的投资收益,有效地缩短了新华保险资产负债久期的缺口,也获得了创新固收类的较好收益,全面加强了分账户的精细化管理,提升了资负匹配的效果。
未来如何平衡短期波动与长期战略协同?秦泓波表示,首先还是要持续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一方面积极探索通过延长考核周期,降低当年的考核权重,引导关注长期回报。另一方面,将持续加强资产负债联动,细化考核机制,对具有不同负债特性的保险账户设计精细化、个性化的考核指标,保证投资行为更加精准、理性。
新华资管临时负责人、拟任总裁陈一江表示,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不变,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变。基于这个认识,新华保险将一如既往坚持权益投资的既定布局和理念思路,将把更多精力聚焦在加强专业力量建设上,着力提升投研能力和交易能力,守住资负匹配的底线,偿付能力的底线和对客户承诺的底线,推动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于新华保险联合中国人寿发起的 500 亿元试点基金,陈一江表示,截止去年末,试点基金已经完成注资 500 亿元,试点基金一期是遵循新会计准则,采用非市价计量方式,减小了股价短期波动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冲击。试点基金一期在 2024 年取得了理想的财务表现,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 目前该基金在一季度运行顺利,我们认为 500 亿私募大基金对于新华保险和资本市场都产生了积极意义。" 陈一江表示,对资本市场来说,试点基金一期的顺利进行,为监管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设立类似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加大对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也奠定了基础。2025 年,金融监管总局正组织相关保险机构发起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新华保险会继续参与试点工作,相关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