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学员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 真要离职去南洋理工读研?你走了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
得知我要辞去四大的工作去南洋理工读研,我的主管这样劝告我。
当时我没能理解主管这句话的意思,而在我今年亲身参与到校园招聘之中,才意识到这是一场充满艰难险阻的 " 战役 "。
南洋理工硕士毕业,回国参加校招,数不清的笔试和面试,这段日子是劳累且焦虑的,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不过好在结果是好的,在今年的校园招聘中,我成功上岸,拿到了 BAT 大厂和某央企的校招 offer,因为这两个 offer 是我最青睐的,所以就拒绝了很多笔试和面试。
在自媒体平台上不少博主都有意无意地贩卖求职焦虑,我知道这些内容会让正在求职的朋友更加心慌意乱。
而我和大家的学历背景及能力都很相似(甚至是不如大家),所以我写下这篇文章是希望大家要自信,要坚持。也希望通过我的文字,能够帮助大家顺利收到令自己心动的 offer。
"
为什么辞职去留学?
"
先说说,为什么辞职去留学。
大三暑假时,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某四大咨询线的项目,竟幸运拿到了全职 offer。当时我对这个 offer 很满意,以至于进入大四后,便再也没有向任何一家公司投递过简历,未经秋招险恶,对于找工作究竟有多难,我完全没有概念。
但我一直明白,无论是想要在职场上获得晋升,还是考虑转行去其他领域发展,仅仅靠着本科学历,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所以早就有尽早留学的打算。
在我和指南者留学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拿到了南洋理工大学的硕士 offer。在工作还未满一年之际,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职,准备去攻读硕士学位。离职前我的主管和我说:" 你要谨慎一些哦,要是你现在离职,往后可能就没有机会再回来了 "。
但是我相信,读研是学历的上升,也是能力的上升,无论结果如何,关于 " 辞职去留学 " 这个决定我不会后悔。
事实证明,虽然回国求职的路上有艰辛,但留学这个决定让我收获了更满意的工作。
什么时候开始求职?
校招的时间线在网上有着更为详细,在此呢,我就大致为大家梳理一下主要内容。校园招聘可以分为提前批 - 秋招 - 春招 - 补录几个阶段,提前批和补录的 hc(headcount,岗位名额)都比较少,所以大家主要看的是秋招和春招。
秋招大概在毕业前一年 7 月 -12 月进行,春招大概在毕业当年 2 月 -6 月进行,具体日期以各公司公布为准。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某公司秋招已招满,则可能不会开放春招,所以秋招是最需要大家把握的。很多公司都是招满即止,所以早投递是拿到 offer 的一大关键优势(早申请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留学申请)!
简历投递方式有很多渠道,但是每个渠道反馈的时间都不一样。我建议大家优先选择求职 APP 进行简历投递,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公司的反馈速度比较快,能直接和公司方进行自我介绍与交流。如果遇到公司急招,很可能第二天就会安排面试。
现在不少公司都愿意使用内推码,不过由于使用内推码的人数太多了,所以在我看来,它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原本作用(当然如果有内推码一定要用,用总比不用的反馈要快一些),如果大家身边有在心仪的公司上班或实习的朋友,把简历交给他们,由他们帮忙将简历直递至项目主管或人事更为有效。
很多机构或博主会去整理制作求职信息表,里面汇总了很多公司招聘的具体信息。建议大家充分使用,远比自己一个个去找要快捷得多。
我认为留学生在秋招中会具备一些独特优势。首先,我们多数项目的毕业时间可以选择在秋冬季,而国内学校毕业时间在 6 月,所以我们具有能够提前入职的优势,这正是很多公司所希望的,所以如果你的毕业时间在秋冬季,可以在面试时着重突出自己可以提前入职这一点。
其次,留学生的外语水平相对要比国内院校的同学稍微好一些,这在应聘外企或者那些需要 base 海外的岗位时,就更容易脱颖而出。如果可以提前回国的话,那么还能有充足时间在国内进行长期实习,进而争取到实习留用的机会。
NTU 毕业的我会比别人更强。
很多笔试面试经验千篇一律,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制胜法宝——真诚!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如果大家都按照网络上的面试经验来回答,我认为通过的概率不增反降。
想想看,毕竟面试官已阅人无数,ta 能够看出一个面试者的表现是否真实。若是每个人给的回答都是标准化的,毫无亮点的东西也会让面试官感到厌倦,或是通过观察表情等等被打上 " 虚假 " 的标签。
所以我建议大家能够依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去投递那些与自己价值观相契合的公司及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面试过程中,要去真诚地展现自己原本的样子。而不是刻意伪装自己,然后盲目地海投所有公司,哪怕自己其实和某些公司的要求并不是很匹配。
就拿我自己来举例吧,我是一个性格十分外向且充满自信的人,当时我投递了 BAT 大厂其中一家的岗位,虽然我没有任何互联网实习经历,但我觉得自己和这个岗位挺匹配的。
果不其然,我很顺利地就通过了两轮笔试以及前两轮面试,成功进入到终面环节。
终面的面试官是整条业务线的负责人,他问了我很多开放性问题。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问我 " 你认为你和其他面试者相比,你有怎样的优势和劣势 ?"
我洋洋洒洒地讲了很多我能够胜任这个岗位的自身优势。
面试官问:" 劣势呢?"
" 针对这个岗位,我不认为自己有任何劣势,我只会比其他面试者强。"
我果断答道(我就是这么想的!)。
面试官先是怔了一下,随后眼睛一亮——估计面试了那么多的人,得到的答案可能都是网络上建议回答的 " 避重就轻 " 的缺点。
他可能从来没有听到过我这样的答案吧。" 哪个方面都行,你有什么劣势?" 他补充了一句,但是从语气中可能感受到,他对我前面的回答很满意。
" 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向前辈们学习,但是我认为在此刻,我不会比同批的面试者差,我只会比他们强。"
我越回答越激动,心中也笃定 " 这次稳了 "!
果不其然,就在下一周,我没有任何互联网实习经历,却拿到了头部大厂的校招 offer。
我提前了解到这个公司希望员工自信有担当,我的性格与其完全匹配,我的真诚表现得到了公司的认可。
大厂 vs 稳定?我选了稳定
经历了一轮轮的网申、笔试以及面试的 " 考验 " 后,我留下了两个 offer。分别来自 BAT 大厂和某央企。在深思熟虑后,我选择了央企岗位。
在校招结束后,大家手里可能有不止一个比较不错的 offer,那么这时候该如何从中做出选择,就成了一个颇为关键的问题了。每个人所侧重的点并不相同,那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适用于每个人进行 offer 的选择呢?答案是有的!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用平衡记分卡,不仅简易,实际效果也很显著。
平衡记分卡原本是一种企业战略管理中常见的绩效考核方式,但是通过个性化调整也可以完美的运用到个人决策。
在平衡记分卡中,我罗列了自己选择过程中所关注的各类因素,并根据自身的关注程度赋予权值。填写完成后,对每个因素进行打分,越符合自己的预期则分数越高。最后,计算每个选项的总分,得分高者即为综合最优。
对于一份工作,首先我会关注其能否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其次,我需要自己的可支配时间,所以我不希望加班强度太大。
鉴于互联网加班很多,在这一项中它获得的分数很低,即便它在其他维度上占有优势,可仅在这一点上,让我大大降低了对它的预期。
我身边有不少和我同一届的、国内名校硕士应届毕业生朋友,共同面临秋招,平日里也常常会互相交流求职过程中的心得。
在简历和面试通过率上,我发现自己和这些毕业于国内名校的同学相比情况差不多。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担心国外名校留学归来不会受到国内认可、或是有被歧视的情况出现。
虽然我本科毕业就拿到了四大咨询的全职 offer,但我清楚那就是天花板了,我不会有太多的选择。而我如今所收获的这些面试和 offer,若仅靠本科学历是没有能力拿到的。
并且根据我的了解,那些和我一起参与秋招的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的同学们,都拿到了比较不错的 offer。
综合来看,大家大可放心,这段留学经历不仅不会给我们的求职 " 减分 ",反而还可能成为我们的有力加分。
勇敢应对应届挑战
当下,大家都在感叹 " 就业环境一年不如一年 ",仿佛置身于这时代的洪流之中,稍不留意就会被其裹挟,难以脱身。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外界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呢?
第一,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天都会主动或被动地接收海量信息,细想一下,曾经有没有看到光鲜亮丽的网红而心生羡慕?有没有看到有人在吐槽就业环境内心感到认同,却无法改变现状而叹息?亦或是看到别人在网上晒 offer,自己求职不顺而心生挫败?
若长期有这样的情绪可能会导致压抑,会让身体与精神能量匮乏,没有力气在现实中做任何事情。所以,告诉自己,网络上的很多都是包装,切不可将自己代入其中,好好进行自我疗愈与修复,内心向上地去面对一切。
第二,发挥自己的专长,弥补自己的不足,要去成为一个 " 专才 "。
我们无需做到八面玲珑,只要在擅长的领域精益求精就好。好公司都有着很强的识别优秀人才的能力,他们一定能够发现大家的闪光点!
最后,要鼓足勇气向外拓展社交,倘若身边有人有与求职相关的资源,千万不要羞于开口,要大胆地去了解、去为自己争取;当面对一个难得的机遇时,更要积极主动地去把握。我常对朋友说,脸皮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若是生于寒冬,那就在寒冬中尽情绽放自己的热情吧!希望大家在面对巨大的求职压力下,也能拿出自己的无畏来应届挑战!祝愿大家都能求职圆满!Passion!!!
END
▼
需要一对一留学规划指导
扫码获取专属顾问咨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