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猫遇:猫之生途
乙巳之年,开年见妙,拙著《猫民十记》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 月 3 日,我南返汕头,在广州稍作停留。
次日上午,我陪朋友逛中山大学,但在正门受阻,被告知必须预约,且须提前一周。问计广州朋友,教以试闯西门,遂循墙右行,走出百来米,友人突然说:猫,有猫。顺她眼光,我看见道旁加了隔离栏的园林式绿化带隙地间数猫蹿跃。一个干瘦的中年女人正好推着折叠手拉车打我们面前横过,径直走到隔离栏半开的矮门前,不知从哪儿冒出两三条狗,摇尾来迎。正觉诧异,中年女人主动搭话:" 我住附近,是来喂流浪猫狗的。喏——那些猫都是中大校园里的流浪猫,会从围墙翻出来等人投喂。" 稍顿,她抬抬左腿:" 去年我就因为喂猫狗,在这栅栏门台阶前摔一交,伤了左脚,花掉几千元,现在走路还有些瘸。唉!舍不下这些猫猫狗狗。"
中大猫!——我忆起一事:不久前中山大学百年校庆,有人网上众筹一书,名《康乐猫势力》,记录康乐园(中大南校园)中 36 个人与流浪猫的故事。发起者谓 " 康乐园里的猫,生生不息,成为很多人校园生活里的重要一笔 ",应该成为 " 中大校史的一部分 ",亦可算校庆献礼。当时看点击留言颇多,心想中山大学那么多学生校友,这书要火。不料我这才到广州,就兵荒马乱中眼梢一闪,竟以 " 墙外行人 " 视角偶遇中大野猫。
那天我包里恰好有三根猫条——这可是我第一次出门带猫条——我赶紧搜出来,托中年女人投喂,也算与 " 中大猫 " 间接结缘。
《猫民十记》,马陈兵 / 著,上海三联书店
更巧猫遇,接踵而至。
我订的酒店在天河太古广场,边上是体育东路。晚上闲逛,发现路边有一家设在二楼的 24 小时书店,里头还有酒吧。走上去,迎门显眼处赫然摞着几十册《康乐猫势力》。书店老板刘二囍,目光烁烁,人物精悍。一聊,他居然也是中大西门边上学而优书店负责人,《康乐猫势力》即由他策划投资:" 没你感觉的那样好,当时众筹,网上售出 1200 多本,之后就走得很慢。首印三千,还没回本。"
我颇意外。细想,今日猫之生途还真是冰火两重天,明面网络上海量的猫咪美照小视频,养宠达人动辄圈粉千万,北大猫、复旦猫、故宫猫……流浪猫不难成网红,得罐罐,名牌大学、古迹等处的流浪猫尤其吸睛,猫生似乎随处可躺平。暗面则野猫或曰流浪猫数量日增,生存不易,冲突多发,说明社会缺乏共识,治理多属无序," 猫势力 ",很有限!真让我暗暗惊惭的是,本人虽自承猫民,视猫如人,借猫观世,《猫民十记》二百幅画七万字,从战斗、嗅春、展威、教鸟、约会、簪花、听琴、行乐、邀饮、巡山、渡海、躺钱到梦蝶、表态、建国等等,不吝 " 加载 " 阿猫种种 " 势力 ",于处野之猫尤多共情,而其实对人猫之际多个面相特别是养宠爱猫与环境维护、社会治理、自然调适关系中紧张冲突、晦暗缠沓的一面尚欠了解,估计不足。广州猫遇,直如天启,反观《猫民十记》,我对是书表达逻辑、文本意旨以及图文之间精神层面的关联、希望传递或可能发生的现实干预,有了更清晰的自我体认。
猫民何为?上海妙问
2010 年起,中国宠物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城镇宠物(猫犬)市场规模从 140 亿元飙升至 2023 年的 2793 亿元。与此相应,流浪猫数量也大幅增加,2024 年约达 5000 万只(来源自《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我之客居江南,远活四方,用猫界的语言来表述,叫由 " 家养 " 而赴野、" 流浪 ",时间大抵与此重合。
猫民一词,也属无意造出。十年前某天,我偶有所动,画一只大面憨猫投票赚鱼干,率尔名曰《猫民代表》,公号一晒,即被收藏;2018 年我在杭州办个展,猫是主角,因亦名 " 猫民代表 "。2023 年秋我自景德镇移居沪上,上海三联书店约我做一本画猫写猫的书,编辑过程中书名数更,责编匡志宏老师最后拍板,选定《猫民十记》。
我恍然有悟:天欲假手是书,为爱猫爱自由的人们换发宠猫世代新签证:" 猫民 " 护照。
中国古有 " 狸奴 " 一词,指猫。不知何年," 猫奴 " 横空出世,而已非复吴下阿蒙:像个一致行动的人格分裂群体,养猫的新生代一面毫不违和地当起家长,又迂尊降贵,转奉阿狸为主子。此自属养宠世代一枚语言火印:爱人间亲昵溺爱的打情骂俏被移情到人猫关系中,懂的都懂。
但,猫窝温暖而世路崎岖,猫生有猫生的逻辑,人间有人间的喝棒。
人间好坏纷沓,阿猫唯所谓好,在《猫民十记》打头,我以是猫之大问:" 这个世界会妙吗?" 其实,两位爱猫的编辑早在讨论书稿内容、调性时就反复问我、自问,提前问市场;立足三联的品质和定位,从人文关怀与艺术精神这个 " 道 " 的层面,发生意义与定位的寻根究底之问:
" 我们想给读者一本怎么样的书——当下中国,全民爱猫,自媒体关于宠物各种可爱有趣的推文、摄影、小视频等海量产出,急速叠代。什么内容、怎么书写值得用纸书的方式郑重出版、传播、留存?" 在苛刻与高自期许两方面,好的作者和出版社向无二致。在一次次推翻、调整、修改稿件的过程中,猫,作为独立、奇特的生命存在,锲入、复活、妙动了我生途中一次次遭际临歧、一个个细节场景,也成了检视历史、观照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国社会急遽发展一片猫睛之镜。
由是,我看见,大狸花在上海的云间打个滚,陆家嘴夜空中开满百合花,一只踽踽独行于黄浦江边的黑猫,接住开篇妙问,把它衔入魔都春夜的满天星斗水中倒影:自由与命运之间——
光锥之外,生途之内,
江湖远活,遇猫廿载。这个世界会妙吗?
我无非是听到。
在自由与命运之间,猫还在问个不停。
猫始终保有自性,锦衣玉食难保哪一天不自行走失,暖老温贫不妨反骨高冷。就猫的本生而言,在自由与命运之间不存在选项,自由即命运。猫身上有太多迷人的、可以让我们人类一辈子琢磨、学习的东西。如果说 " 猫奴 " 标注的只是一个心甘情愿的养宠者、一个屋檐下一只或几只猫的主人,那么,猫民对应的就是所有的猫,是猫的精灵、猫的本体。猫民就是生命史,猫民就是世界观,猫民就是方法论,猫民就是抒情诗。
这个世界会妙吗,《猫民十记》插图
" 亲密有间 " 待 " 伴侣 ":流浪势力与散养图景
《孔丛子》讲,孔子见猫捕鼠,鼓琴相助。
住持说,我佛有个藏经袋,寄在阿猫耳轮内。
《康乐猫势力》开篇飙笔:" 没有人与万物之间的相互爱惜,一切皆为幻妄。"
凡所言语,皆为虚妄。没有前提与限度,一切互爱难免猫腻,始于蹈空,终将破毁。关于阿猫的另一个每天都在发生的事实是它强大的繁殖能力:保守估算,一只流浪母猫和它的家族在 12 年中将为这个世界带来 3200 只成活长大的新生命,而最高上限是 7 年间可以产生 42 万只小猫。宠物行业市场调查提供如下数据:2023 年中国城镇宠物猫数量为 6980 万只,同比增长 6.8%;流浪猫同步激增,2024 年约达 5000 万只。若不能采取如 TNR(诱捕、绝育、放回)甚至一定限度的流浪猫安乐死(Euthanasia)等措施进行有效控制,不仅影响城乡治理,自然法则也会让它们互食互害以维持生态平衡。另一方面,中国法律于虐杀、弃养宠物等行为尚无惩处条例,反过来," 不怨飘瓦 " 的古老认知今天却不管用,流浪猫无论自家死伤与否,投饲留容者都得为这种 " 人与万物的互相爱惜 " 付出高额赔偿。换句话说,在当代社会、当下中国,处野之猫能否或者说应该如何有度生息,谐和流浪,在自由与命运之间从容走过华容道,是隐藏在全民爱猫的盛世乐事后面一个需要全社会提高意识协调解决的系统问题,猫民于此,心有戚戚。
《中国统计年鉴 2021》显示,中国一户代(同辈或单身居住落户)比重十年上升 15.33%,已达 49.5%,社会的原子化强化了孤独感,使养宠需求激增。与此相应,在 " 人间失猫二十年 " 之后,城市 " 有猫一族 " 不再视猫为附属的家畜,猫如家人,甚至 " 不可或缺 "。进一步,人猫关系也向 " 既要互相亲近,又要尊重天性 " 的 " 亲密有间 " 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 " 猫奴 " 愿意花时间学习理解猫的行为,以更好照顾与相处。2009 年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将宠物定义为 " 陪伴动物或者伴侣动物 ",且 " 禁止将来自自然的野生动物作为宠物动物饲养 ",据此,流浪猫应被定义为 " 无法确认所有者或实际管理人的宠物动物 "。然而事实拒绝简单定义,遗传学研究表明即便经过漫长进化,时至今日,猫与老虎的 DNA 仍有 95.6% 相同,家猫与亚非野猫则几乎没什么两样。虽然弃养仍是不少 " 有猫者 " 在经历工作生活重大变化或迁徙时经常做出的艰难选择,但在野外出生并存活下来的小猫数量仍然庞大。国外动物救助机构的经验表明,这种猫长到六个月以上就形成野外生活的习惯和能力,却也因与人少亲难为领养而多被安乐死。中国的情况更特殊。我国宠物行业的兴起是迟至改革开放以后的事,而在上世纪初的日本,夏目潄石笔下的猫就已融入主人家庭并忘记怎么抓老鼠;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伦敦,莱辛已送她的大帅猫巴奇奇上兽诊所动大手术。但,中国田园猫的 " 后化(进化)优势 " 反而成了难能可贵的 " 进化钝感 ",狸花勇猛,奶牛神经,三花风情,阿橘肥萌,这正是中华田园猫特殊的魅力。由我等猫民观之,它们都以不同姿态演绎、化现着猫族也是人类乃至一切生命 " 生存的峰顶 "。
生存的巅峰,《猫民十记》插图
中国自古有猫有虎,狸首斑然,隋朝 " 猫鬼 " 之厄则为时很短旋得平复。猫很早就宠养于宫廷,唐宋以降,更在无数画家文豪的笔下成为娇贵神秘的迷人良伴与宠溺无加的审美对象。《猫民十记》所列 " 十大猫民 ",虽止于北宋黄山谷,也已挂一漏万。何谓猫民?人猫一体,以猫为师,以猫为美,像猫一样去战斗,踏遍春山猫未老是也。换言之,中国本有悠久独特的爱猫传统,有绵延、强大的猫民基因,而中华田园猫也是最热爱自由的健康猫族。如果你能从精神的、自由的、生命本体的角度去欣赏、发现一只猫,你就在精神和审美层面升华、升格为普天下处野之猫的知心猫民!你在小区草间、广场街角看到一只猫,嘴角会自然抿起,表情会自动松弛,动作会自出天真;你自然想到、乐意为这野活的生灵或曰流浪的天使提供有效帮助。而第三种模式或场景:散养——合众人之力宽容赏爱、科学管理在野之猫,也就有望在不久成为默契做法或曰普遍模式,这背后当然是民间各种自觉协作的常规救助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配套支持。若如此,我们这个东方古国的猫咪 " 流浪天堂 ",就是由传统文化、审美与敬畏生命的自然观和良风朴俗灌注熏陶出来的,是由广大 " 猫民 " 的胸襟眼界创造出来的,不需借助宗教,不挟怪力乱神:这是多么美妙的康乐图景呵!
(作者系作家、画家、历史学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