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正在加速推进绿色转型,中国绿色企业已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而绿色企业虽在全球市场拥有广阔机遇,但仍需应对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合规、供应链本地化、融资壁垒及区域政策差异等挑战。
新华社图
" 海外市场,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产品、技术和投资的需求持续上升。而内地企业如果在香港落地绿色项目,可为其后续进入国际市场做准备。针对企业绿色出海的需求,我们绿色发展研究院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包括推动香港构建一个绿色科技生态圈,以及吸引内地绿色科技公司到香港落户、找到应用场景。" 近日,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主席马骏博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 NBD)专访时表示,东南亚正成为中国绿色企业出海的首选区域,建议企业要关注当地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并利用香港这一国际化平台规避风险、对接资源。
产业互补性强 新兴市场成企业出海首选
NBD:东南亚地区为何会是中国绿色企业出海的首选区域?
马骏:中国绿色产业的竞争力正快速提升,如光伏、风电设备、储能电池、电动车等,技术领先且成本不断下降,境外市场潜力巨大。
一是看近几年中国企业的投资数据,比如,中国境内的民间投资现在增长较慢,但中国企业在共建 " 一带一路 " 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直接投资增长非常快,过去两年对东南亚的直接投资年均增长 20%。
二是相关国家人口结构变化趋势,比如印尼现在是一个家庭平均生三个小孩,越南平均是两个小孩,而中国一个家庭平均是 0.7 个小孩。未来二三十年,东南亚年轻人口增长将带动住房、基建、能源等需求激增,类似中国 30 年前的发展阶段。
此外,东南亚国家的产业与中国的产业相对互补性较高,没有太多直接的冲突,没有针对中国设立很高的关税,反而东南亚国家非常愿意中国去投资,能够创造就业、转移技术等。
NBD:东南亚地区与中国企业产业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马骏:共建 " 一带一路 " 国家市场的主要潜力就体现在对新能源的强烈需求和技术基础设施的不足。以东南亚为例,其电力缺口极大、电费高,东南亚许多国家的电价比中国光伏发电价格高 2~5 倍。越南北部电力缺口达 2000 兆瓦,柬埔寨 30% 电力依赖进口,中国企业若能以低成本技术填补缺口,市场空间巨大。
同时,东盟对清洁能源投资需求很大,有估算显示这项投资需求就达 190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3 万亿元),是目前投资水平的五倍。
另外还有基建方面,在人口增长的带动下,东南亚的基建需求会增长很快,目前中国的一些钢铁、水泥企业已经在东南亚布局了。据我们了解到的一组数据,2023 年中国企业的海外绿色投资已超 1000 亿美元,其中亚洲占比 45%,主要就集中在东南亚 5 个国家,投资领域主要是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锂电池等。
出海挑战不小 应建 ESG 风险管理机制
NBD:中国企业绿色产品出海可能会面临哪些挑战?
马骏:从欧美市场角度分析,中国的绿色产品出口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美国现在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很高的关税并且有地缘政治考量因素,欧洲也要征收较高的关税。欧美两大经济体都认为中国的绿色产业对他们本身自有的同类行业的企业构成了很大竞争,因此他们要搞贸易壁垒,中国企业直接进入这些市场是有比较大阻力的。
此外,欧盟设立了一些跟绿色相关的壁垒,比如,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让中国和其他国家进入欧盟的高碳产品需要征额外税。这些都是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不断看到的新的贸易壁垒,对绿色产业和绿色企业的出口确实造成了很多阻碍。
除了地缘政治影响,中国企业在绿色出海过程中,还面临一些经济方面的风险,比如供应链稳定性、地方政策稳定性、海外融资成本高、ESG 合规、文化习俗适应等问题。
NBD:中国企业绿色出海过程中应该如何去应对或者规避相关的风险与挑战?
马骏:首先要加强对目标国的政策市场研究,要避免由于政策变化导致项目或财务的不确定性。其次,基于地缘政治因素,不要过度依赖单一国家,多国家市场布局可以分散风险。另外,就是要充分利用人民币国际化政策红利,优先采用跨境人民币贷款组合方案。最后就是建议企业建立 " 商业价值 + 社会价值 " 双轮驱动模式,对当地社会要有积极的贡献,要在当地积累好的口碑。要在内部建立 ESG 风险管理机制,将 ESG 理念融入全业务链,规避相关风险。
提供三大支持 可以去香港找到应用场景
NBD:香港在中国绿色企业出海过程中能发挥哪些作用?
马骏:香港是内地企业出海的 " 超级联系人 ",可提供三大支持。
一是作为 " 试验田 "。绿色发展研究院在推动香港构建一个绿色科技生态圈,希望做到的效果是吸引更多的内地绿色科技公司到香港找到应用场景。比如电动车、氢能、绿色建筑等项目,其国际化场景、国际标准认证体系可帮助内地企业的产品、技术快速适应全球市场。
二是降低融资成本。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进行融资,在香港可以获得离岸人民币的资金,成本相对较低。
三是风控与 ESG 合规支持。香港聚集了大量 ESG 披露、法律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人才,能帮助企业防范在出海过程当中可能会面临的一些风险。
(实习生刘姝对本文亦有贡献)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