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出行常依赖飞机,航班信息易在各类渠道留存。诈骗分子借此,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乘客信息,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故障理赔为幌子,利用乘客对自身信息被精准掌握的信任,诱导其一步步陷入转账陷阱,给民众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一、
案情摘要
3 月 22 日,榆林一女子小美(化名)报警称:她接到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用准确航班和个人信息,以开通 " 自付理赔 " 功能为由,诱她转账 2.5 万元,后发现被骗。
二、
被骗详情
小美突然接到一通陌生电话,对方自称 " 海南航空 " 的客服,表示她原定航班因飞机故障需改签,起飞时间推迟一小时,还称因航空公司责任,可为小美进行保险理赔。由于对方准确说出小美的个人及航班信息,这让小美放下戒备,对其所言信以为真。
随后,小美按照对方指导下载了 " zoom " App,并登录进入指定会议房间,还开启了共享屏幕功能。客服告知小美,需开通 " 自付理赔 " 功能才能接收理赔金。不明就里的小美询问如何开通,客服便引导她打开手机银行,一步步按指示操作。
小美先后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共计 2.5 万元,满心期待能收到理赔金,可钱转出去了,理赔金却迟迟未到账。客服还不罢休,一直追问小美是否还有其他银行卡。此时,小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随即报警求助。
三、
诈骗套路解析
(一)精准信息诱导,构建信任假象
诈骗分子事先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大量乘客航班及个人信息。拨打受害人电话时,凭借精准说出的信息,瞬间降低受害人防备心,成功伪装成航空公司官方客服,让受害人对航班故障及理赔说辞深信不疑。这种基于真实信息打造的信任假象,为后续诈骗步骤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App 辅助操作,实施资金骗取
利用受害人信任,诈骗分子诱导下载特定 App 并开启共享屏幕功能,如此便能实时监控受害人操作。以开通 " 自付理赔 " 这一虚构功能为借口,指导受害人打开手机银行,在共享屏幕状态下,一步步诱导转账。通过这种隐蔽且具有迷惑性的方式,让受害人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将钱款转入诈骗分子账户,达成诈骗目的。
四、
警方提醒
(一)面对航班理赔来电,保持冷静多核实
广大市民朋友们,当接到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陌生电话,提及航班故障需改签并给予理赔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对方能精准说出个人及航班信息,很可能是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以此骗取信任。正规航空公司不会以 " 自付理赔 " 等荒诞理由诱导转账。若真有航班变动,应通过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电话、官方 App 等正规渠道核实,切勿轻信陌生来电。
(二)拒绝异常操作要求,保护资金安全
一旦对方要求您下载不明 App、开启共享屏幕,或是指导您在手机银行进行转账操作,这极有可能是诈骗手段。共享屏幕会导致您的账户信息、验证码等完全暴露给骗子。如不幸被骗,一定要第一时间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联系方式等证据,为警方破案提供线索,并立刻拨打 110 报警,最大限度挽回损失。
来源 / 榆林市反诈中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