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三里屯到上海外滩源,国货女包品牌的招牌越来越醒目。
在上海淮海中路,山下有松门口的队伍已经排到了隔壁;在北京国贸商城,端木良锦的线下门店成为商场里最热闹的一块区域。
尽管这些包包的商品标签上标注着上千的价格,有些品牌甚至上万,但消费者依然乐此不疲。
一位端木良锦的消费者在大众点评 APP 写道:" 小姐姐热情地给我讲解了包的细节和工艺,让我觉得这个包上万确实物有所值。"
曾经活在义乌批发市场的国货女包,正在撕掉 " 廉价 " 标签,悄悄开进城市 C 位。
《DT 商业观察》好奇,被称为 " 国产爱马仕 " 的千元国货女包到底卖得怎么样?又是如何实现高端化升级的?消费者为什么抢着买单?
千元国货女包,开始大卖
在小红书上,一条关于 " 国货包包大步迈入千元时代 " 的笔记引发上千条评论。
有消费者罗列出一串品牌:山下有松、裘真、A.cloud、山水集、Amazing Song 、恩娜和尼雅、食草堂……这些均价千元以上的国货包包,正在成为一线城市白领的 " 通勤战包 "。
市场也印证了这一感知。
蝉魔方数据显示,2025 年 2 月,天猫千元以上女包品牌销售额 TOP15 中,有 7 个国货品牌上榜,和 YSL、Gucci 等奢侈品大牌抢生意。
尤其是国货品牌山下有松、裘真,一起挤进了销售额 TOP 3,仅排在 COACH 后面。
从售价来看,这些国货女包的平均价格普遍在 1000-2000 元区间,和 Coach、Michael Kors 等轻奢品牌正面交锋,而个乐和山下有松,更是突破了 2000 元门槛。
在天猫旗舰店,个乐价格最贵的一款包,是 4988 元的蓝染牛仔皮流浪包,累计成交超 1000 单;山下有松的植鞣牛皮斜挎公文包标价 4580 元,天猫销量突破 2000 单。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千元国货女包,不是一夜之间就身价暴涨的。
不少小红书网友都留意到,国货女包品牌的价格在近几年逐步上涨。
"PECO,21 年看的时候还在 500-1000 的区间,现在居然都 1000+ 了 "" 山水集我是眼看着它从两三百涨到一两千 "。
魔镜洞察数据显示,2022 年 Q2-2024 年 Q4 天猫平台上,半坡饰族女包均价从 541.6 元涨价至 1584.8 元,食草堂女包从 295.4 元涨至 871.7 元,翻了将近 3 倍。
此外,山下有松女包均价从 1658.6 元增长至 2213 元,个乐从 2487.4 元涨价至 2807.8 元,向更高价位发起冲击。
国货女包品牌靠什么越卖越贵、走向高端化的?
千元国货女包,是怎么给自己 " 抬咖 " 的?
在服饰箱包行业,品牌高端化最直观的表现往往就是涨价,但为了让消费者接受 " 溢价 ",同时吸引更多消费者,品牌还会致力于构建和价格相匹配的认知体系,让消费者感到 " 这个品牌虽然有点贵,但它值得 "。
为此,品牌除了在产品品质、供应链等方面下功夫,还会加大营销力度,触达更多潜在消费者,提高品牌知名度。
我们拆解了千元国货女包品牌们这几年的营销动作,发现它们纷纷开展了一系列相似的高端化动作。
首先是给自己 " 加标签 ",合作国际设计师,登陆国际时装秀,追平国际化水准。
迪桑娜将这种策略称为 " 占高地,用高人 " ——聘请爱马仕前资深匠师 Thomas Maurice 担任品牌首席皮革工艺大师,开设国内首家高级订制工坊,并成为第一个登上米兰时装周的中国皮具品牌,成功给自己贴上了 " 奢侈品 " 标签。
山下有松在 2024 年巴黎时装周期间,把 " 限时空间展 " 开到了巴黎,虽然没有参与时装周官方活动,但也 " 蹭 " 了一把巴黎时装周的热度,成为第一个在巴黎办展的国风箱包品牌。
当产品工艺向奢侈品靠拢,品牌还乐于 " 讲故事 ",把自己塑造成文化、审美的载体,为产品赋予生活态度和身份符号。
山下有松的播客《山下声》,邀请周轶君、蒋方舟、编剧张巍等女性对谈,讲述知识分子的生活哲学;迪桑娜以传统竹编器物 " 永春漆篮 " 为灵感,演绎东方美学;个乐用向上箭头的品牌 LOGO,传递自由生长的态度。
在夯实品牌故事的同时,国货女包们还开始进军线下。
一个前提是,大部分国货女包都起源线上,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起家,到线下开店,具像化展示品牌的调性,成为迈向高端化的必经之路。
正如开头提到的,它们纷纷扎进高线级城市的太古里、三里屯等核心商圈,和国际大牌比邻而立,并对线下门店进行差异化设计。
山下有松的成都 IFS 店以 " 内观竹谷 " 为主题,还原静谧竹林;上海淮海路店用蜿蜒曲线,诠释 " 风拂山谷 ";深圳 " 浪琢礁石 " 门店,用礁石纹路的墙面模仿海浪侵蚀的痕迹……
这些动作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拉近了和消费者的距离,也抬高了人们的心理价位。
最后,名人效应成为品牌 " 抬咖 " 的重要一环。
山下有松签约文淇、李娜,锚定独立女性客群;迪桑娜通过董洁和王珞丹,绑定静奢 " 中女 " 人群;个乐选择刘逸云,以其跨文化背景与中性气质传递自由态度;裘真合作奚梦瑶,借超模身份强化 " 通勤奢侈品 " 的定位。
除了国内明星,国货女包品牌还邀请国际名流为品牌背书,用 " 老钱审美 " 为国货品牌镀上一层滤镜。
山下有松邀请《绯闻女孩》中的 " 上东区贵妇 "Kelly Rutherford 拍摄翻包视频,让背惯爱马仕的老钱名媛,在镜头前展示她的山下有松循迹系列 hobo 包袋。
(图片来源:小红书 @Songmont 山下有松)
在 Kelly Rutherford 的翻包视频评论区,一条高赞留言写道:" 天呐,这得多少代言费?"
的确,从核心商圈门店到巴黎快闪展厅,从明星代言到名流背书,品牌在高端化升级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投入巨额成本。
而这些营销动作所需的巨额投入,通常都会成为价签上跳涨的数字,由消费者来买单。
女包越来越贵,为什么消费者抢着买单?
在消费分化的大环境下,一个看似割裂的消费景象正在发生:当 Gucci、Burberry 等奢侈品牌放下身段降价求生,售价几千元的国货女包品牌门口却排起长队。
那些抢着买单的年轻人,为什么会爱上千元以上的国货女包?《DT 商业观察》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总结了三条原因——它们背后离不开品牌营销的成功,也和当下的消费趋势有关。
原因
1:好看 + 实用,成为撬动消费的直接动力
女包品牌要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好看 " 是第一步。
千瓜数据显示,在小红书 " 山下有松 " 相关笔记的评论区,高频关键词 TOP3 分别是 " 文淇 "" 喜欢 "" 好看 ",在 " 裘真 " 相关笔记评论区,高频词分别是 " 喜欢 "" 好看 "" 裘真 "。
有不少人提到是因为文淇才种草了山下有松的流浪包," 好看又随性 "。一位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写道:" 裘真上身更好看,那种秋冬的慵懒感完全出来了。"
从畅销产品来看,这些 " 好看 " 的款式都有相似性。
蝉魔方数据显示,2025 年 2 月天猫平台,均价突破千元的国货女包品牌销售额 TOP10 中,山下有松、裘真、个乐、迪桑娜、半坡饰族五个品牌销量最高的产品都是 HOBO 包。
HOBO 包是最近两年最热门的包型之一,也是 LV、香奈儿、Prada 等奢侈品牌的热门包型,灵感来自 19 世纪末美国流浪汉的包袱,和当下流行的 " 松弛感 " 不谋而合,大容量的设计更是满足了 " 既好看又装得下电脑 " 的实用需求,成为职场女性的 " 通勤搭子 "。
一位消费者在评价山下有松循迹 HOBO 包时,特别提到了 " 能装 " 的属性:" 竟然装得下我的 16 寸 Macbookpro,自重也还好,肩膀不会觉得累。"
原因 2
:注重质价比,不为 "LOGO 税 " 买单
如果 " 好看 " 和 " 实用 " 可以吸引消费者多看两眼,那么在价格与品质之间找到平衡,则决定了消费者是否会加入购物车并下单购买。
消费者追捧千元国货女包,正是出于对 " 质价比 " 的追求。不少人用 " 物超所值 "" 千元背大牌 " 等描述来形容国货千元女包。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工艺,在天猫高端国货女包品牌的热销产品中,不少包袋采用植鞣工艺。这种工艺常被用于奢侈品的手工皮具制作,不仅有天然皮革的味道,还会随使用时间、使用痕迹产生独特的 " 包浆 ",消费者可以通过养护,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包。
还有女包品牌将中国传统非遗手艺运用到皮具中,比如半坡饰族将头层牛皮和非遗侗布相结合,历经 " 十染十漂十捶 " 工序,形成了独特的 " 手抓侗布纹艺术皮革 "。
当消费者发现,几万元可能只够买一枚入门级别的奢侈品包,还容易撞款、贬值,而千元价位就能拥有一个独特的耐用品,国货包自然就成了更具质价比的选择。
原因
3
:通过包包,表达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品位
国货女包不仅是一个好看实用的产品,也是一个新的身份标签。
就像贵妇用爱马仕划定圈子,中产通过始祖鸟展现生活方式,当国货女包讲出动人的品牌故事,一批消费者也会因此被打动,通过国货女包品牌强化自己的风格认同感。
飞瓜数据 · 抖音版显示,山下有松的消费者以一线城市女性群体为主,裘真、迪桑娜的消费者以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女性群体为主,年龄段集中在 31-40 岁。
这些高线级城市的 " 中女 " 人群,追求低调质感与长期主义,宋佳在电影《好东西》中背裘真包出镜后,这款包立刻成了 " 知识分子风 " 的代表,受到中女群体的欢迎。
还有体制内的消费者表示,上班不方便用显眼大牌,国货女包低调而不失体面,可以帮自己撑气场,开会出差都能拎上。
而个乐和古良吉吉的消费者相对更年轻,年龄段集中在 31-40 岁以及 24-30 岁,这群消费者用个乐的潮流因素表达个性,把古良吉吉的陶陶包作为 Y2K 单品,展现独特的风格。
写在最后
过去,国货中高端女包是一条几乎空白的赛道。
根据《中国女包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 年)》,国内的女包市场的价格两极分化,一边是 500 元以下的白牌,一边是上千至数万元的海外奢品。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国货女包的印象基本是均价两三百的 " 学生党标配 ",蜷缩在淘宝小店与商城大卖场。
如今,国货中高端女包乘着中式美学的东风,靠着社交、电商和线下的营销玩法,被更多人刷到、种草甚至购买,使千元包市场大步增长。
但当国货女包大步迈入千元时代,也免不了会出现质疑的声音。
有消费者表示,一些国货品牌打着 " 真皮 " 旗号割国人韭菜," 也没见质量有多好,也没见有什么设计感,反而是社媒上营销的不得了 "。
对于国货女包品牌来说,涨价、开店和建设品牌文化只是新的起点,如何用产品兑现 " 贵有贵的道理 ",用可见的价值填充每一分溢价,将是接下来需要面临的课题。
作者 / 林美汕 @MICLIN000、胡汉三 @huwenwen11
编辑 / 郑晓慧 @mersailles
设计 / 郑舒雅 运营 / 苏洪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