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 4 月 2 日的关税政策披露前,美股在上周短线的反弹后又再次下跌,随着美股波动率继续扩大,其他股票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例如,近两年一直跟着美股科技股涨的日股、台股、韩股今天都大跌 4%。
而港股的强势就凸显出来了,尽管外围市场大跌,今天恒生科技指数只跌了 2%,这在过去几年是极为罕见的,但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毕竟过去两个月一直都在说港股这次的不一样。
若从高位算起,恒生科技指数只回调了接近 7%,回调到 2 月中旬的位置,相对于纳指 100 指数这轮 15% 的回调幅度,恒生科技指数还是很强势的。
强势的原因是港股受这轮关税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互联网股的 AI 叙事才刚刚开始,基本面改善正在路上。反倒这次外围市场的恐慌大跌,可能会给港股带来一次短期回调介入恒生科技指数 ETF ( 513180 ) ,或恒生互联网 ETF ( 513330 ) 的好机会。
恐慌的全球关税,淡定的恒生科技
港股目前第一轮行情接近尾声,指的是过去两个月的上涨主要由 deepseek 出现后的中国资产情绪改善,以及未来国产 AI 货币化的预期所主导;之前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普遍是 10 倍 PE 出头,目前修复到 15 倍 PE 左右。
可以说第一轮行情是不太看基本面改善的,因为之前是极度的低估值,当前由市场情绪和预期主导的第一阶段修复已经基本完成。
而港股接下来的第二轮上涨,市场会更加关注于有实际 EPS 盈利增长的公司,而市场交易的集中度可能会更加高,只着重于那几家受益于 AI 的公司,例如美股的科技七姐妹。
目前来看,EPS 盈利增长有明显改善,且有新故事可讲的行业,无疑是恒生科技指数的成分股,说的更精准些是互联网股公司。
根据中金统计,2024 年下半年恒生科技成分股的盈利同比增长 38.7%,仍维持着双位数的业绩增长,且远高于 MSCI 中国指数和恒生指数。其中,腾讯、小米、美团作为恒生科技核心权重股,盈利同比双位数增长,贡献了恒生科技 6 成的盈利增量。
因此,接下来港股第二轮行情大概率还是围绕互联网公司为主。
再从 ROE 上看,恒生科技的 ROE 改善更为明显。2024 年 MSCI 中国指数 ROE 提升至 11.4%(vs. 2023 年 10.9%)。
展望 2025 年,当前彭博市场一致预期 MSCI 中国 2025 年 EPS 同比增长 7.3%(与 2024 年底时预期基本持平),恒生指数则同比增长 5.1%(较 2024 年底上修 1.8%),恒生科技同比增长 25.1%(较 2024 年底上修 1.3%)。
换句话说,恒生科技是 EPS 增长最快的行业。
那么,回看最近港股的回调,其实跟基本面没多大关系,正如上述数据所显示的,恒生科技的 EPS 预测是上修的,而市场主要围绕三件事来演绎。
一是小米 / 比亚迪的高位配股,短期对涨多了的港股有情绪影响,二是中美科技股的估值差收窄,在高位追高不是机构的共识,内资外资的共识是港股回调跌下来就买,买这轮 AI 叙事的核心标的科网股。
第三件事是临近 4 月 2 日的美国关税政策披露前,全球对冲基金在减仓股票的持仓,这是当下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也让全球资金感到不确定性和恐慌。
从下图中看,上周海外市场下跌,美股科技股领跌,韩国股市、台股也跟随。高盛 PB 数据中看到对冲基金在迅速的降低仓位降杠杆,尤其是在科技七姐妹上。
在此之前,trump 曾说关税力度可以谈判,而昨天又说关税力度谁都一样,这吓得高盛今天调整了对关税政策的预测。
首先,高盛下调了对美国 GDP 的预期,这是一个月内第二次下调。高盛预计 2025 年美国的平均关税率将上升 15%,比之前预期还要高了 5%。同时,下调美国 2025 年 GDP 增长预测下调 0.5% 至 1%。
但值得注意的是,高盛在报告中还提到,虽然上调了关税的税率预测,但这次与 2018-2019 年逐步实施的清单式关税不同,这次中国商品的关税已经提升了 20%。而实际上,中国的反应更加克制,对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有效关税税率仅提高了 3.6%。
鉴于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目前远远超过中国对美国商品进口的平均税率,高盛预计接下来不会有对中国更大规模的加征关税,所以 4 月 2 日的关税对其他国家来说是 " 审判日 " 一样,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微乎其微。
与此同时,高盛发现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兴趣已经在显著提升,预计港股在经历了 20% 的上涨后依然有更多基本面的上行空间。但短期的走势会因为宏观的风险有所影响,也就是继续看多,短期震荡。
那么,从这三个短期影响市场的因素来看,其实对恒生科技的基本面并没有影响,小米 / 比亚迪并不会因为配股发展而恶化了基本面,更多地是对市场短线情绪有所影响。
中美科技股估值差的叙事动摇是建立在双方估值差很接近的时候,但当 EPS 增长加快 + 股价回调后市盈率也对应下降,其实这个估值差又拉开了,这交易逻辑并没有改变,在变化的只是投资者的仓位和成本。
换句话说,现在恒生科技指数的机会仍在,看的就是择时能力,看是在什么点位买的。
而目前市场担心的关税政策,其实对港股并没有影响,尤其是对于国内 AI 货币化的叙事来说,更加没有影响。
正如中金在报告中所说的,一是港股积极变化的是有托底,体现为底部不断抬升,二是有科技行情为主线,市场不会像之前无头苍蝇一样没增长逻辑,而在一个牢靠的舞台上,更加聚焦作为主角的结构就是更好的策略。
那么谁是主角,正如上文所说的市场高度关注的恒生科技指数和互联网股。
4 月 2 日的关税政策落地,能将市场的担忧消除,那原本确定性高的港股就更没什么可担忧的;若关税政策坏过预期,地缘政治不敏感的港股同样是外资的避风港,当下适当的回调就是买入恒生科技指数 ETF ( 513180 ) ,联接 C: ( 013403)或恒生互联网 ETF ( 513330 ) ,联接 C:(013172)的好时机。
加入【真是港股圈】知识星球,您可以获得:
1、每日港(A)股复盘,紧贴每天行情,时机在投资上永远最重要;
2、重要财经新闻的分析(包括中美日股市),主要针对它对企业 / 行业 / 股市形势的影响。
3、有价值的第三方报告 + 纪要分享,以供大家借鉴与学习参考。
4、每一周至两周一篇分析员的股票报告,深入剖析投资逻辑和基本面因素。
( 添加好友请备注:公司 + 合作事项 )
真是港股圈内容投稿:2458032576@qq.com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