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去实习或者去任职,会收获什么?上海交通大学不少毕业生选择了到联合国各相关机构就业或者实习。在这个毕业季,他们分享了在国际组织投身全球治理的过程中的收获。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2021 级硕士研究生,廖杰雷现扎根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肯尼亚办事处,投身非洲可持续农业实践。他深入肯尼亚田间地头,协调气候韧性项目、调研旱地农业技术,将学术理论与非洲农业需求结合。从实验室到东非草原,原先他的想象中,国际组织的工作应该都是宏大叙述,但是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他深切地感受到,他所看到的全球治理中,科学家、政策制定者与农民共同握着同一把锄头——为更多人解决粮食问题,是他们共同的目标。没有宏大叙事,只有每一个细节的落实。在这个毕业季,他和已经在实习的同学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收获。
凯原法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苏鑫即将于 4 月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驻非洲办事处加纳实习,他将专注数据统计领域,承担制作审阅数据报告及项目支持工作。正是在临近毕业时,苏鑫了解到交大与 FAO 的合作项目,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能够认识世界并培养跨文化适应能力。" 越长大越发现人生的轨迹往往不是完全由自己规划好的,而是在旅程中不断经历、遭遇、偶遇与选择的过程。" 在这里收获成长,是苏鑫最大的期望。
当朋友圈被学位服与抛帽瞬间刷屏时,张威正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卢旺达代表处,运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推动农业创新与发展。作为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硕士生,她选择休学一年,以联合国实习生的身份扎根非洲,为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这份毕业季的 " 缺席 ",成了她最独特的在场,虽然她会比别的同学晚毕业一年,但是在她看来,在这里收获到了远超日常生活中得到的感悟。
据上海交通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自 2024 年起,学校已累计派遣了来自 21 个学院的 60 多名学生,前往联合国总部、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 22 个国际组织进行实习或者就业。未来学校还将通过更多途径,让更多年轻人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参与国际治理的能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