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锦缎
年初以来的 A 股走势,不太像一个牛市的剧本。
我们说不像牛市,是因为 2025 年初以来的 A 股,走得太正常了——春季躁动,四月决断,本是 A 股长期以来证明有效的一个规律。
春季躁动如期落幕,四月决断如何预期?
01 日历效应
从正常的日历效应看,1 月份表现一般,2 月份春季躁动,3 月份冲高回落,4 月份年报一季报集中爆雷市场回落。到现在看,前 3 个月的走势基本符合常规的日历效应。
分行业看,前 3 个月跑在最前面的行业分别是有色、汽车、机械设备和计算机。这其中,有色主要是黄金以及部分小金属拉动,汽车是智能驾驶,机械设备是人形机器人概念,至于计算机,则是因为 Deepseek。
黄金对于有色板块的拉动主要体现在 3 月份,走出了独立的 α,至于汽车机械和计算机,最高的涨幅都出现在 2 月份,显然走的春季躁动路线。
你当然可以说,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和 AI 都代表了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市场的反应,显然仅仅是将这些方向作为主题投资标的躁动了一把。
02 牛市在哪儿?
目前已经没有多少人看牛市了。但是现在就是牛市。
支撑牛市的逻辑一直都在,也很简单直接,无非就是外在的东升西落,内在的居民存款搬家。
1、东升西落
我们一直说,股市是来投资的,不是用来宏大叙事的。但是我们也确实看到,最近这一段时间,东升西落的节奏在加快。
24、25 年从天文历法上来说,属于龙蛇之变,意味着思想钢印的消融:
《黑神话 · 悟空》证明了中国文化强大的感染力;
Tiktok 事件废掉了哈耶克的大手;
六代机升空,中国军工行业进入全球引领阶段;
小红书对账让广大网友想到了厨房辩论,只不过攻守易形;
Deepseek 破除了算力神话,让 AI 惠及全世界;
《哪吒 2》说明好的作品就是配得上高票房;
……
凡此种种,都在清晰的指向一个事实,世界经济稳定最大的风险,就是西落的速度太快。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最近在社科领域自发出现了一个理论,完美的解释了一些让我们疑惑的问题。这个理论就是 " 日耳曼赢学 "。
这也称日耳曼学、日耳蛮学,用种姓制度框架来解释我们面对的那些国际问题,结果是以前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得到了逻辑自洽的解释,所谓种姓天梯、梵化等构词,甚至可以解释我们一些常见的消费现象。这个理论对我们主流的绩效主义理论是一个有力的补充。
这些事实和理论的出现,标志着在多年的物质经济追赶之后,从精神、思想维度上东方也开始平视西方。
对于一个国家的股市来说,预期或者说信心的作用是重大的,世界第一大资本市场是注定有溢价的。而现在,实际上的世界经济中心已经东移,那么资本市场的中心也必然会跟着移动。
东升西落的跟踪指标有两个,人民币汇率和港股。
从 2020 年之后,人民币汇率跟沪深 300 指数表现直接相关。人民币升值对应着指数的牛市,反之则着熊市。
从购买力平价来说,人民币汇率至少应该是 3:1,而不是现在的 7:1。一旦人民币开启升值历程,外资就会加速涌入中国资本市场,而最方便外资进出的中国资本市场就是港股。所以港股完全可以作为外资进出的风向标。
2、居民存款搬家
过去 20 年,居民主要的收入都拿去买房了,资本市场尤其是权益市场配置是不够的。
根据测算,住房占到居民总资产的比例,中国应该在 60% 上下。由于过去 20 年中国居民对于住房的需求很大,客观上也导致了资本市场长期的高利率环境。
教科书一直将 10 年期国债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其实更有效的指标是信托产品收益率。因为大部分信托产品实际上都是刚兑,这就造成了大批资金进入信托,而信托产品的底层资产最大比例的就是地产。
所以这个逻辑链就是,地产需求越高,信托产品收益率越高,全社会无风险利率也越高。而我们知道,股市的表现跟利率是反方向的。巴菲特曾经说过," 利率之于投资就好比地心引力之于物体:利率越高,向下牵引的力量也就越大。"
从 2008 年到 2020 年,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大部分时间在 8% 以上,2020 年之后,收益率陡然下降,最近一段时间走势更是陡峭。
从 2020 年之后,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就开始负增长,同时价格也一路向下。
但是每年的新增存款都处于高位。这些存款基本都沉淀在银行或者货币等固定收益市场,进入股市的资金并不多。
这就像一个堰塞湖,居民存款越积越多,只不过缺少一个出口,一旦市场对股市达成共识,指数就会向上。
因为实际利率处于低位,以股息率表示的股权风险溢价,处于历史最高的 98% 分位,这意味着股市的机会。
03 其他热点
1、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当前处于什么阶段?
经济四大周期,前三大周期康波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和朱格拉周期,都预示着 2025 年是一个低点。
康波周期在 2025 年之后,会是一波 30 年的上升期;库兹涅茨周期也就是房地产周期,2025 年之后,可能是一个至少 10 年左右向上周期,虽然可能向上的动力很弱。至于朱格拉周期,2025 年见底,然后就是一波 5 年左右的资本开支向上周期。
当然对于经济周期的判断,市场还是有不同观点。
至于最短的基钦周期,争议不大。大概率上 2025 年 4 月份见顶,见底要到 2026 年 4 月了。所以 2025 年对于经济基本面的预期不能太高,整体上以防风险为主。
2、怎么看待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是泛电动化的分支。
大家好奇为什么最近几年,中国技术接二连三的就爆发了。你可以解释成厚积薄发,但更多的是因为电动汽车的路线走对了,产业链起来了,带动了泛电动化行业的突飞猛进。
泛电动化下延伸出了许多新经济、新行业,现在的 AI、机器人、低空经济都是泛电动化的分支。比如低空经济常说的 eVTOL,翻译过来就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理解起来就是电动大疆的放大版,把原来烧油的小飞机改成用电的。
至于人形机器人,宇树科技的成功,就在于选择了轮足路线,背后的支撑是电机和电控,以及大容量的高性能电池。你看,电池、电机和电控,跟电动车的三电完全一样。
人形机器人,目前还处于主题投资阶段,也就是要依靠信仰。这个细分赛道,可能会出现众多的 10 倍股,但确实没有实际盈利和推广的基础。总之,拐点尚未出现,还需要业内公司不断的探索。
3、黄金还能涨么?
黄金的背后,反应的是美元国际体系的崩溃。美国政府的未偿债务余额已经接近 35 万亿,进入庞氏阶段。黄金价格的上涨,代表着对于美元信任的坍塌。
从另一个角度来测算,目前全球已经开采出来的黄金大约 20 万吨,全球央行的储备大约 3.5 万吨,每年的产量大约 3000 吨左右。按照 700 元人民币每克的价格,一吨黄金大约 7 亿元人民币,全球央行黄金储备价值 25 万亿人民币,折合美元 3.4 万亿美元。
但是我们知道,美国以外的国家通过美国贸易逆差持有的美元,大约有 17 万亿。如果这些美元全部甚至部分换成黄金,黄金显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但是要注意的是,黄金价格上涨,是以美元计价的上涨,支撑人民币的债务和购买力这几年反而是稳定的,所以理论上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价格是不应该上涨的。这个错配在未来显然需要轧平,要么美元大贬值,要么是人民币升值。
5、哪些方向确定性更强?
高科技方向,从性价比角度,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汽车方向是可以继续追踪的。因为这个方向,未来两到三年的增速至少可以保证 25%,而估值目前也多在 30 倍以下,配置这个方向晚上是可以睡得着的。
这个方向的标志是比亚迪,市值的顶点是三万亿。超过丰田,年销 1000 万辆,单车 1.5 万净利,1500 亿净利润,20 倍估值,3 万亿。
正确的 α 投资方法是在承载 β 中积累 α,而不是在追逐 β 中消耗 α。
6、如何看待现在很火的自由现金流策略产品?
巴菲特选股有一些关键词,比如 " 护城河 "、"ROE"、" 自由现金流 ",自由现金流在过去几年的熊市中确实表现不错,因为这是一个偏防守的策略。
但如果你的判断是未来会有一波牛市,选择这个策略就有点看着后视镜开车的意思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