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公社 前天
中型SUV不到14万元,长安启源Q07证明了几件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导语

Introduction

民企很强,国企也不弱。

截至本文发布日期,中国车市的价格战还在继续。

中国车市的价格战分两种,一种是全体国产品牌的越级竞争,迫使外资品牌降价。另一种是细分市场的头部产品,向其他所有参与者进行挤压。该不该应战?如何应战?成为绝大多数车企的面对的选择题。

不应战,可能失去上牌桌的机会。应战方法不对,可能节节败退。这不仅是道选择题,也是一道难题。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这道难题由头部车企提出,其余车企都是答题者。从市场声量和销量数据来看,能够从容应对者寥寥无几。

过去几年,吉利银河、长安启源、奇瑞风云、哈弗龙网这几家实力还算强劲的品牌还在摸索。直到去年,吉利银河率先给出破解之道。而今年,长安启源似乎成为了第二个解题者。3 月 31 日预售的长安启源 Q07,正是其 " 神之一手 "。

13.98-17.58 万元的预售价,从网络热度上来看,已经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其中也不乏好评。原因就在于价格战越演越烈的当下,对于一个汽车品牌来说,精准而又合理的定价是消费者能否继续去了解一款新产品的关键。

对比过去 2 个月内发布的近 20 款新能源产品,至少从目前来看,长安启源 Q07 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这也将为此后的正式上市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而从客观产品力的对比也不难看出,长安启源 Q07 在中型 SUV 细分市场有着强大的竞争力。

传统车企也能 " 降维打击 "

在瞄准 " 智能化 " 和 " 家庭化 " 之后,长安启源 Q07 以 " 高配低价 " 的颠覆性策略,向这个细分市场最杰出的两款车型——比亚迪宋 L DM-i 和理想 L6 发起全面对标。这款车型通过精准定位、技术越级与配置堆叠,打破了传统价格与价值的对应关系。

长安启源 Q07 直接瞄准比亚迪宋 L DM-i 的 15 万级市场,同时以 " 半价理想 L6" 的策略冲击中高端用户群体。这一价格策略背后,是长安启源对市场痛点的精准把控:消费者既希望获得理想 L6 的豪华体验,又难以承担其 20 多万元的高昂售价。

Q07 通过 " 降维打击 ",以接近宋 L DM-i 的价格,提供接近理想 L6 的配置,既对标了比亚迪的性价比优势,又分割了理想的目标用户。

在智能化领域,Q07 凭借 " 天枢智驾系统 " 实现了对其他竞品的代际超越。相比之下,在这个细分市场,目前只有比亚迪宋 L DM-i 能平分秋色,其他产品还处于 L2 阶段。理想 L6 虽具备高速 NOA,但价格门槛更高。Q07 通过将高阶智驾下放至 15 万级市场,重新定义了该价位的技术标准。

在空间上,Q07 以 "86% 得房率 " 为核心卖点,车内纵深达 3180mm,后排头部与腿部空间实测超越理想 L6,后备箱容积 763L(可扩展至 2.5 米休憩平面)。舒适性配置上,副驾零重力座椅(支持按摩 / 通风 / 加热)、后排 28 ° -41 ° 电动调节、16 扬声器天域音响等,均对标理想 L6 的豪华体验,,精准切中家庭用户对空间与舒适的双重需求。

长安启源 Q07 搭载的智慧新蓝鲸 3.0 插混系统,以 " 纯电续航 + 超充效率 " 的双重突破,重新定义了插混技术的价值边界。

其一,纯电续航 215km(CLTC 工况)远超插混产品,甚至逼近部分增程车型,使日常通勤可完全脱离燃油依赖,大幅降低用车成本。其二,3C 超充技术将 30%-80% 电量补能时间压缩至 15 分钟,较普通插混车型快充效率提升 50% 以上,彻底击碎 " 插混车补能慢 " 的固有认知。

Q07 配备的同级唯一 CDC 智能魔毯悬架,结合 IDTC 动态扭矩控制系统,可提前 15 米预判路况调节阻尼,百公里刹停距离 35.1 米,操控性与舒适性均达到豪华车水准。可以说,Q07 以 15 万级价格提供越级底盘配置,形成了对竞品的 " 技术碾压 "。

长安启源 Q07 的挑战,本质上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从 " 参数内卷 " 向 " 价值重构 " 转型的缩影。它通过 " 技术越级 + 价格下沉 " 的组合拳,打破了 " 高端配置必高价 " 的固有认知。这场竞争的背后,不仅是产品力的较量,更是车企对用户需求理解的深度博弈。

从更高的维度来看,这是长安启源思维方式上的转变。要知道,不少车企尤其是国企央企等,就是受到了思维上的层层枷锁,导致在各个环节犹豫不决、改变的决心不够彻底,才导致与民企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从 " 被动跟随 " 到 " 主动引领 "

实际上,曾经的长安启源,也是在摸索着前进。

2023 年,长安启源通过密集产品投放快速打开市场:9 月首款车型中大型轿车 A07 以无框电吸门、8155 芯片及 L2.9 智驾为卖点上市,首月订单破万;11 月推出 9.99 万元起售的紧凑型插混轿车 A05/A06;12 月中型插混 SUV Q05 以全系标配 L2 智驾登场,预售 48 小时订单超 5000 辆。

2024 年一季度长安启源全系交付 4.2 万辆(A07 占比 58%),但受整体车市降价冲击,终端库存承压。二季度通过推出 Q05 增程版、升级 A07 智驾配置,销量回升至 5.8 万辆,6 月单月突破 2 万辆。

然而全年观察可见,主力车型增长已现瓶颈:A05/Q05 作为基于传统燃油平台改造的 " 套壳 " 产品,在智能化、能效等方面难敌竞品迭代攻势;A07 虽维持高端定位,但受限于中大型轿车市场容量,销量天花板逐渐显现。

当前产品矩阵过度依赖价格战与配置堆砌,缺乏原生电动平台与核心技术差异化,在 2024 年新能源市场 " 淘汰赛 " 阶段后劲不足。这一局面折射出长安启源转型初期产品规划的战略局限,亟需通过下一代纯电平台与技术突破重构竞争力。

从 2023 年 8 月发布品牌至今,长安启源的累计销量超过 22 万辆。其实在这不到 2 年的时间,这个销量数据不好不坏,在中国车市的存在感偏低。但从侧面也说明,即便是较为中庸的产品,以长安启源的体系力还是足够的。而唯一缺的,就是一个爆点。

如今,这个爆点来了,Q07 就是长安启源新一代产品的首面鲜明旗帜。这款车既是长安启源摆脱历史包袱的转折点,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从 " 电动化普及 " 向 " 智能化决战 " 过渡的关键节点,将成为传统车企转型范本的生动实践。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是核心竞争力。而传统车企转型的普遍困境是,基于燃油车平台改造的 " 油改电 " 基因,快速推出低价产品打开市场,但这些产品在能效、智能化等核心维度始终落后行业代际。这种 " 以量换势 " 的战术,在比亚迪掀起 " 电比油低 " 价格战后迅速失效。

反观长安启源 Q07,这是长安其次自研技术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现,为品牌树立了强大的技术标杆。" 天枢智驾 "" 天域座舱 "" 天衡底盘 " 这些技术的应用,让消费者对长安启源的技术水平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为长安启源后续产品的技术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和许许多多的其他传统车企一样,长安启源也一度处于 " 被动跟随 " 的境地,在技术的浪潮中努力追赶着先行者的步伐," 大象转身 " 的困境如影随形,转型之路充满艰辛。然而,长安启源 Q07 的出现,可能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它不再满足于亦步亦趋地模仿他人脚步,也不再疲于奔命地追赶行业先行者。而是用实际行动打破了 " 大象转身 " 的魔咒,有力地证明了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时代并非只能被动挨打,而是完全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比亚迪宋 新能源 长安启源 中型suv 吉利银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