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特约记者 木落潇潇
2025 年 3 月 26-28 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借着《哪吒 2》尚未消散的热度,如期而至。
因《哪吒 2》火爆的成都,正值气温交替时节。大会前两日阳光炽烈,参会者挥汗如雨,后一日气温陡降,又得套上羽绒服御寒。气温的跌宕微妙地呼应了产业格局的悄然变化,虽然主会场仍牢牢锁定各家头部平台,分论坛却不尽然。
曾经风头无两的长视频巨头,如今虽仍保有人气,却退居至规模有限的小厅办会;大厅则被微短剧企业占据,现场座无虚席。两相对照,正如成都乍暖还寒的天气,让人实打实的感受到这场行业更迭中扑面而来的 " 寒意 "。
AI 技术、出海与短剧,成为本届大会的热门议题。40 场专业论坛活动中,AI 技术专题论坛多达 8 场,出海与短剧相关论坛也分别达到 6 场和 4 场,凸显出产业变革的关键趋势。
娱乐独角兽特派记者亲赴成都现场,在为期三天的视听产业省会中,挖掘出各大平台满满的干货:
爱奇艺龚宇:
内容未来在于 " 短而精 "
爱奇艺创始人兼 CEO 龚宇,在主论坛上抛出了对行业变革的系统性思考。面对技术驱动内容形态不断演变的趋势,他回溯了影视与技术百年的共生历程,指出微短剧的爆发正是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与竖屏习惯共同催生的结果。" 世界在变、社会在变、行业在变、技术也在变,我们要动态地看待行业的变化。"
龚宇强调,微短剧已迅速成长为爱奇艺移动端的第三大频道,仅次于长剧和电影。这一变化不仅反映出用户偏好的迁移,也预示着影视内容必须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更高密度的信息传递。他提出,未来行业的关键在于精品导向、灵活时长、IP 运营能力以及多元变现路径,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与技术手段的嵌入,将是支撑这一切的基础。
在 " 精品微短剧创作论坛 " 上,爱奇艺影视文学研发中心总经理张晓媚指出:" 观众从未拒绝深度,只是拒绝冗长。" 她强调,微短剧应以 " 短而不浅 " 为核心,实现从 " 流量至上 " 向 " 价值共鸣 " 的内容升级。自 2023 年 9 月爱奇艺发力微短剧以来,明确将其细分为短剧(5 – 20 分钟横屏)与微剧(1 – 5 分钟竖屏),推动内容精准化发展。
圆桌论坛围绕 " 短剧精品化 " 与 " 微剧未来 " 展开。
长信传媒董事长郭靖宇强调短剧应构建系列 IP,避免演员与流量主导;太合影业创始人娃娃认为创作需摆脱套路、贴近用户审美;爱奇艺戏剧中心总经理李莉指出平台更看重叙事密度高、IP 可延展、制作精良的作品。
在微剧方向,编剧酱油表示核心仍是好故事,需在极短时间打动人心。欢乐时光影业姚梦西提出 " 百部港片微剧计划 ",探索经典背景下的新叙事。爱奇艺微剧业务总经理孙晨阳则透露,平台将加大在剧本开发与后期制作上的投入,助力微剧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双重突破。
腾讯视频 " 艺术 +AI" 突围,
孙忠怀:长视频靠 " 深耕 " 破局
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 CEO 孙忠怀在主论坛上表示,当前长视频行业已进入稳定发展期,腾讯视频战略核心聚焦 " 提升整体项目成功率 ",靠精品化、精细化的运作方式,让优质作品真正脱颖而出,并通过领先的 "AIGC 内容生产引擎 " 及影视工业化能力为艺术家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
他同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希望希望创作端通过提升效率、积极拥抱 AI 等新技术,加速影视工业化进程;二是希望主管部门引领 " 健康的文艺评论场 ",避免行业被恶意舆论所裹胁,让创作回归艺术本身;三是平台鼓励内容创新与多元探索,推动更多有创造力的精品问世。
3 月 28 日,腾讯视频 " 内容创作破局力与生长力论坛 " 上,行业聚焦在注意力稀缺时代下如何打造具持续竞争力的内容。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王娟指出,评估作品应看重故事新鲜度和文本有效性,而非单纯追求快节奏。编剧秦雯、赵冬苓和袁子弹则从节奏把控、人生体验与多元学习角度,强调创作需回归真实与共鸣,抵制同质化堆砌。
在 AI 赋能内容产业方面,腾讯视频智能创作负责人刘羽表示,平台正推动 AI 在虚拟拍摄、动画预演等环节落地,助力创作者专注创意。黑岩科技倪臻杰指出,AI 显著提升动漫剧本与美术效率。灵河文化白一骢则称,真人影视也在运用 AI 进行剧本评估和创意预览,推动生产提效。
针对长视频的生命力建设,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韩志杰强调,长视频优势在于叙事完整与现实关照,关键在于真诚与深度。西嘻影业杨晓培与阿里影业敦淇则认为,真实情感和精神共鸣是打造精品内容的核心。
优酷发力数字化制作,
樊路远:好内容需要科技赋能
阿里大文娱集团董事长兼 CEO 樊路远在大会主旨演讲中表示,影视内容创作必须扎根现实,才能创造出超出预期的精品。他指出,内容产业正处于市场需求、用户审美及技术革新的多重变革中,创作者需打破惯性思维,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年轻用户及全球化所带来的新机遇。他强调," 必须尊重 AI 对视听表达方式的重塑,尊重年轻一代对世界的理解 ",并呼吁全行业以实际行动推动技术与内容创新,持续提升用户的视听体验。
樊路远特别指出,平台在影视工业化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呼吁行业进一步加大影视工业技术的投入,积极推动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更有效的降本增效。他高度认可国家广电总局近期开展的版权治理行动,明确表示," 影视盗版问题不仅严重影响行业可持续投入,更极大地制约了中国影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他强调,加强版权保护,将促进行业稳健前行,助力中国影视产业更坚定地迈向全球化竞争舞台。
3 月 28 日,优酷主办的 " 视听创作匠心与创新论坛 " 上,阿里大文娱正式发布数字化制作解决方案 5.0,推出 " 实时法术 "、"AI 数控灯光 " 等五大技术,并首次全面向行业开放数字化制作基础设施。该方案在硬件、功能与服务层面实现全面升级,包括静态 LED 显示阵列、定制灯光系统、无屏闪双机拍摄及 8K 超高清拍摄等,强化虚拟拍摄能力。
阿里数字化制作负责人许佳表示,虚拟拍摄已成为影视工业化核心引擎。过去一年多,阿里完成了 8 部 S 级剧集与 1 部院线电影的虚拟拍摄实践,并承诺 "30 分钟内解决现场技术问题 "。《师兄太稳健》总制片人王平,在会上分享其应用经验,称该剧 40% 场景通过虚拟拍摄完成,显著提升创作自由与画面质量。该数字化设施将于今年 4 月向全行业开放,推动影视制作提效升级。
B 站布局 AI 内容生态,
陈睿:创作核心始终是 " 人 "
哔哩哔哩(B 站)董事长兼 CEO 陈睿在主论坛发表题为 "AI 时代的优质内容 " 的演讲,强调 AI 只是工具,创作的核心仍是富有创造力的人类。他指出,无论媒介如何更迭,优质内容始终是用户的核心诉求。B 站将持续坚守内容为王的理念。
AI 技术高速发展,B 站成为中国 AI 内容与技术传播的关键阵地。陈睿透露,平台每月有超 8000 万用户观看 AI 相关内容,2024 年播放量已超 300 亿,投稿量同比翻倍,95 后用户占比超过八成。
大会期间,B 站主办 " 国漫全球破圈与创新传播论坛 ",聚焦中国动画如何实现全球化突破。哔哩哔哩副总裁张圣宴明确提出,通过增强内容原创能力、拓展海外发行渠道,以及搭建全球化共创机制,助力国创动画成为国际流行的文化产品。
结语
为期三天的论坛活动中,爱奇艺、腾讯、优酷、B 站等国内头部视频平台很难得的汇聚一堂,各自展现对内容生产和技术赋能的最新布局,也为时下的影视产业乍暖还寒之际,添上了一抹亮色。
就在这样的冷热交替之间,视频行业正加速从流量驱动转向精细化运营与内容创新。或许,谁能更精准地捕捉这种变化的温度,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先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