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闼创始人、CEO 黄晓庆
4 月 1 日消息,据报道,人形机器人领域知名独角兽企业达闼机器人正陷入危机,过去一年陆续出现欠薪、裁员现象,员工透露公司采取 " 万元以上工资折半发放 " 等临时方案拖延支付,最终演变为全面停薪、停缴社保等。
对此,3 月 31 日晚,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黄晓庆对钛媒体 AGI 回应称:" 我们公司还在正常运营,很快会出报道。"
据悉,达闼机器人成立于 2015 年,由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创立,曾获软银、富士康等注资,累计融资超 54 亿元,公司以 " 云端大脑 +5G 网络 + 终端身体 " 为技术路线,在医疗、教育、智慧城市等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并在 2023 年获科技部批复建设 " 云端机器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
融资层面,达闼最近的 B+ 轮,引入了多名上海本地资本,上海城投、日赢集团、国泰君安旗下的君证资本、上海国盛等均进行了投资,本轮融资超 10 亿,2023 年 7 月公司进行了 C 轮融资,再度融资超 10 亿,上海国资平台上海国盛集团领投, 宁波国资宁波通商基金等跟投。
截至目前,达闼机器人公司估值超过 200 亿元。
产品层面,达闼研发的量产机型 GingerXR 售价超 20 万元,多款产品早期主要是 " 租售 " 模式,并且还销售各种零部件技术产品。自 2024 年初起,市场传出达闼机器人陆续出现欠薪、裁员现象。天眼查显示,公司在 3 月 24 日新增 2176 万元执行标的。同时,还涉及司法案件 20 余起,主要涉及供应链纠纷与知识产权诉讼。
据报道,广州黄埔区达闼机器人分公司大门紧闭,空无一人,水电供应已中断多日;上海总部已人去楼空,甚至有消息称中介开始出租公司董事长的办公室。
早在 2019 年,达闼科技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书,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 5 亿美元。然而 2019 年 7 月,达闼科技收到美商务部 " 禁止公司将技术和技术信息从美国的研发分支机构传送回北京总部 " 的发函;10 月份,公司又因盈利能力等问题受质疑而被推迟 IPO;2020 年,美商务部又向达闼科技发出技术限制令,达闼科技的赴美上市计划暂时搁浅。此后,达闼科技在 2023 年港股上市计划同样未果。
今年 3 月 17 日,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与厦门松霖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厦门,刚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松霖机器人是 A 股上市公司松霖科技(603992.SH)旗下专注于机器人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当时,达闼机器人副总裁杨光华、松霖机器人负责人韩锋钢等还共同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
对于达闼和松霖机器人是否有资本关联,黄晓庆没有回应钛媒体 AGI。
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融资总额超 70 亿元,2025 年前两月再获 20 亿元投资,然而,超 80% 融资集中于仿人运动控制、关节模组等硬件领域,且技术路线高度雷同。
" 我们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近期表示看不到 " 具身智能 " 或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商业化潜力,金沙江在过去几年投过一些早期的具身智能项目,最近几个月都在退出,现在该领域商业化确实不清晰。
随后,经纬创投创始人张颖的公开反驳,在朋友圈喊话 " 朱老板别闹 ",并表态称:" 时间拉长,人形机器人赛道一定能出大公司。"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林志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