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燕 上海报道
3月31日晚间,宗申动力(001696.SZ)披露了2024年年报。
2024年,宗申动力实现营业收入103.84亿元,同比增长29.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增长27.45%。
宗申动力主要从事中小型动力机械产品及部分终端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等业务,在通用机械、摩托车动力、航空活塞动力等中小型动力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作为航空发动机供应商,2024年宗申动力股价大幅走高,年初股价在6元/股出头,而年末股价已超过24元/股,2024年10月31日的收盘价一度高达33.67元/股。
宗申动力的航空动力业务来自控股子公司——重庆宗申航空发动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宗申航发”)。从2024年年报看,宗申航发趁上了低空经济东风:营收增长71.74%,净利润同比减亏。
宗申动力的主要业务包括通用机械业务、摩托车发动机业务、航空动力业务、新能源业务、高端零部件业务。
相较2023年,宗申动力的通用机械产品、发动机产品、新能源产品、产品零部件营收均有所增长。
通用机械产品、发动机产品贡献了绝大多数营业收入:2024年,通用机械产品的营业收入为52.22亿元,同比增长35.41%;发动机产品的营业收入为38.18亿元,同比增长13.76%。
2024年,宗申动力的第二曲线——新能源业务(电驱动系统、储能、氢能源等业务)增长明显:新能源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增长334.84%,占营业收入比重也攀升至5.58%。
但从毛利率看,2024年宗申动力通用机械产品、发动机产品、产品零部件的毛利率均小幅下滑。
年报显示,2024年,宗申航发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71.74%;净利润为-362.45万元,同比减亏。其中在2024年上半年,宗申航发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逾超100%,净利润1710.81万元,同比扭亏。
“在低空经济产业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宗申航发公司作为深耕‘低空领域’多年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的制造企业,面对国内外市场压力与机遇共生时期,积极调整应对策略,保持了稳健向上的经营态势,实现了主营收入与净利润的稳定增长。”宗申动力表示。
宗申航发主要为旋翼、固定翼等通航飞机和无人机等航空飞行器提供动力系统解决方案,是国内首批以民营为主体成功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的创新型企业之一。
产品方面,宗申航发已形成以中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为主的产品线,推出20余款衍生产品以及螺旋桨产品,涵盖无人机及轻型通航飞机市场,可满足固定翼、旋翼无人机等飞行器的动力需要。
官网显示,宗申航发的产品主要包括发动机、螺旋桨、零部件三类。发动机可应用于旋翼机、固定翼、直升机等飞行器,螺旋桨目前应用于115马力段至160马力段航空活塞发动机。
可以看到,宗申航发的航空动力业务以燃油动力为主。宗申动力还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透露,宗申航发的航空发动机产品主要以200HP以下航空活塞发动机为主,已有部分定型的混合动力产品对外销售。
依据年报,宗申航发也在提升动力系统集成技术,以实现发动机+螺旋桨+热管理系统+发电系统等集成式设计。
这有望给宗申航发带来市场增量:在低空产业链中,飞行器制造为环节,推进系统又是低空飞行器核心。根据Lilium,从成本结构看,其推进系统占比约40%,结构和内饰占比约25%,航电和飞控占比约20%,能源系统占比约10%,装配件占比约5%。
另据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宗申航发与山河智能目前正在开展两款发动机的随机适航认证工作;宗申航发的航空发动机产品,已在彩虹无人机和翼龙无人机等多款机型上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6月,宗申动力曾发布《关于筹划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提示性公告》,拟分拆宗申航发至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2023年6月30日,宗申航发于已取得重庆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的批准。
根据宗申动力,此次分拆上市有利于该公司及宗申航发各自聚焦主业,促进双方长远发展,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对公司航空动力业务板块进行合理估值,提升市值管理质效,实现全体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作者:孙燕 编辑:卜羽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