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观察Autoobserver 前天
红旗的“新长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技术革命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汽车正成为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核心力量。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 1200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4.4% 和 35.5%,占全球总产量的 65%。这不仅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 " 跟随者 " 向 " 引领者 " 的跨越,更预示着全球汽车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企业加速技术迭代,新势力品牌以用户运营抢占市场,而传统车企则面临电动化、智能化的双重转型压力。

在此背景下,一汽红旗以 "AI   平权 " 战略为支点,试图在这场变革中开辟一条独特路径 ——通过技术普惠与生态协同,实现品牌价值的跃迁,完成一场智电时代的 " 新长征 "。

3 月 31 日,北京首都国际会议中心,红旗品牌以 " 智能见真章,安全有底线 " 为主题的体验日活动,展示了其在智能驾驶、座舱交互、新能源技术上的最新成果。天工 06 开启预售、司南智驾系统的全场景覆盖、灵犀座舱的 AI 进化,以及 "AI 平权 " 理念的提出,无不透露出这家拥有近 70 年历史的 " 国车 " 品牌,正在以激进的技术投入与市场策略,试图在智能电动化浪潮中突围。

打破高价壁垒的 " 中国式解法 "

高阶智能驾驶领域长期陷入 " 硬件军备竞赛 " 的怪圈。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超高清摄像头堆砌出高昂成本。特斯拉 FSD 选装价 6.4 万元、小鹏 XNGP 全系车型差价超 5 万元,技术普惠始终难破僵局。而红旗此次提出的 "AI 平权 " 战略,直击这一痛点。

通过端到端大模型与蒸馏剪枝技术,红旗实现了高低配车型共享同一算法底座。以司南智驾系统为例,低配车型(如司南 100)虽未搭载激光雷达,却能通过轻量化模型保留高阶车型 97% 的决策能力,城市 NOA、全场景泊车等核心功能得以全系标配。这种 " 母模型 - 子模型 " 架构,既降低了研发边际成本,也让天工 05 的起售价下探至 15.98 万元,较同级竞品低 20%~30%。

硬件成本的同步压缩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优势:司南智驾采用 " 惯导三目仿生视觉方案 ",以 800 万像素双目摄像头 + 长焦单目替代激光雷达,感知精度达 0.05 米,障碍物检测距离 150 米。这一方案不仅将智驾系统成本降低约 40%,更凭借 " 无图城市 NOA" 能力规避了高精地图的资质与更新成本。相比依赖高精地图(每公里数据采集成本超千元)的品牌,红旗通过视觉算法实现 " 全国无门槛开通 ",边际成本近乎为零。

然而,技术普惠的商业逻辑并非没有隐忧。轻量化模型能否在暴雨、夜间等复杂场景下保持稳定性?用户对 " 无激光雷达 " 方案的安全性质疑如何化解?这些问题将考验红旗的技术底气。

某种意义上,这一战略的本质是商业模式的革新——将智能驾驶从 " 奢侈品 " 变为 " 必需品 ",既扩大用户基盘,也为后续 OTA 服务付费埋下伏笔。若成功,红旗或将成为首个在 15 万 -20 万元价格带实现智驾规模化落地的传统豪华品牌。

从 " 单兵突进 " 到 " 系统作战 "

红旗的智能化转型绝非孤立的技术突破,而是一场覆盖芯片、算法、能源、制造的生态革命。正如中国一汽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亦功所言:" 智能化的星辰大海,需要以全体系能力为支撑才能抵达。" 红旗,正试图证明这条路上," 国车 " 基因与创新野心可以共生共荣。

红旗智能化的核心依托是 " 九章智能平台 " 与 " 天工纯电平台 " 两大技术基座。在芯片领域,红旗与地平线联合开发 " 征程 6" 芯片,算力达 200TOPS,计划 2025 年实现全栈自研;算法层面,司南智驾部分代码已向行业开源,吸引开发者共建生态;能源系统则凭借全域 900V 高压架构,实现 12 分钟补能 500 公里,电芯 -30 ℃低温续航保持率 98%,直击北方市场痛点。

这种 " 硬科技 + 软生态 " 的双轮驱动,让红旗在 2023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排行榜中跻身前十,超越部分新势力品牌。更深层的竞争力来自政企协同:作为 " 国车 " 代表,红旗深度参与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制定,牵头 4 项推荐标准,并在电池安全、电磁辐射等指标上远超国标(如电池浸水测试达 120 小时,超国标 2 倍)。这种 " 标准话语权 " 不仅巩固了技术权威性,更在政府采购中占据先机——红旗天工 08 已进入多地公务用车采购目录。

与比亚迪 " 垂直整合 "、蔚来 " 用户运营 "、小鹏 " 全栈自研 " 等模式不同,红旗选择了一条 " 技术普惠 + 生态开放 " 的中间道路。这条道路的优势很明显:快速整合产业链资源,降低试错成本。例如,与卓驭科技共研的 " 惯导三目视觉系统 ",从实验室到量产仅用 18 个月,较行业平均周期缩短 40%。

年轻化战役的 " 破圈密码 "

" 国车 " 曾是红旗最耀眼的标签,却也成为其转型的包袱。2020 年之前,红旗 70% 的销量来自政府采购,用户画像以 40 岁以上男性为主。但 2024 年,这一结构已发生质变:25-35 岁用户占比 32%,私人消费超 80%。如何让 Z 世代 " 爱上国车 "?红旗的答案是:用科技重新定义豪华。

签约乒乓球世界冠军孙颖莎担任代言人,是这场年轻化战役的关键落子。这位 "00 后 " 运动员在社交媒体拥有千万粉丝,其拼搏形象与红旗 " 追求卓越 " 的品牌精神高度契合。

娱乐化营销也同步渗透:灵犀座舱的 "KTV 模式 "" 巨幕影院 " 功能,瞄准年轻家庭的出行场景;而 " 胡同极限泊车挑战 "" 跨楼层记忆泊车实测 " 等活动,则以可视化数据替代参数宣传,强化技术可信度。

此外,价格策略的调整进一步加速破圈。发布会上,天工 06 以 18.48 万元起的预售价,直接杀入主流 SUV 腹地。这种 " 以价换量 " 策略短期内可提升市占率,但长期可能稀释品牌溢价。红旗的解法是通过技术差异化维持豪华调性:天工 06 搭载的 " 超级适时四驱系统 " 可在两驱 / 四驱间毫秒级切换;65 英寸 AR-HUD、仿麂皮内饰等配置,则延续了 " 新中式豪华 " 美学。

记者手记

在电动化转型中,大众、丰田等巨头选择 " 渐进式改革 ",而新势力则以激进创新抢夺话语权。红旗的路径独树一帜:五年投入 1200 亿元研发资金,983 项核心技术攻关。这种 "All in" 姿态的背后,是一汽集团 " 举全集团之力保红旗 " 的战略决心。

从 " 国车 " 到 " 国民车 ",从 " 燃油巨头 " 到 " 智能先锋 ",红旗的转型之路既是中国汽车工业升级的缩影,也为传统车企提供了宝贵经验:技术普惠不是简单的降价,而是通过生态重构实现价值迁移;品牌年轻化绝非营销噱头,而是用户思维与产品逻辑的彻底革命。

在智能电动化的 " 下半场 ",红旗能否凭借 "AI 平权 " 战略打破行业内卷,真正实现 " 让豪华触手可及 "?答案或许藏在两个细节中:此前天工 05 上市首日订单破万,以及此次孙颖莎在发布会现场那句 " 这车比打球更有科技感 "。当 " 国车 " 开始用年轻人的语言讲述技术故事,这场转型已成功了一半。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激光雷达 新能源汽车 特斯拉 轻量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