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4 月 2 日讯(张良 实习生王艺霏)3 月已结束,债市调整和季末回表扰动,银行理财的规模和收益波动情况如何?
财联社据相关渠道统计,全市场理财存续规模连续三周缩水,截至 3 月 28 日(上周时点)为 29.33 万亿,相比前一周(3 月 21 日)下降 7500 亿,而延至 3 月 30 日,规模进一步缩减至 29.09 万亿,相比 3 月 21 日下降近万亿。
" 主要原因受限于银行体系季末回表压力,理财资金压力比较大。" 南方某券商固收首席分析师对财联社表示。而谈及近期债市行情调整对银行理财规模带来的影响,他认为比较温和,从 2021 年以来季末周理财规模变动情况对比看,今年的规模缩减量不大。
收益率和破净率方面,数据显示,上周(3 月 24-28 日)全市场银行理财 7 日年化平均收益率报 2.83%,较前一周下降 2.87BP,细分领域有分化。随着债市企稳,理财的破净率连续三周保持改善趋势,整体已降至 1.68%。
银行理财规模 3 月份季节性缩水 5000 多亿
据招商固收的数据显示,截至 3 月 28 日,全市场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为 29.33 万亿元,较前一周减少 0.75 万亿元,环比降幅达 2.5%,连续三周呈现收缩态势。
从月度来看,3 月理财市场规模呈现 " 先扬后抑 " 特征:月初规模一度攀升至 30.28 万亿元(3 月 9 日),但月末截至 3 月 28 日受季末效应冲击,回落至 29.33 万亿元。
分类别而言,上周,固定收益类产品仍为市场绝对主力,规模占比 74.2%(21.76 万亿元),但环比下降 0.52 万亿元;现金管理型产品规模为 6.92 万亿元,占比 23.6%,环比微降 0.22 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权益类产品逆势微增 0.21 亿元至 28.71 亿元,显示高风险偏好资金对权益资产的试探性布局。月末截至 3 月 30 日,固定收益类产品仍为月度产品主导地位,但受季末资金回表影响,月度占比微降 0.16%;现金管理类产品成为月度增幅最大的理财产品,增长约 0.17%;其余品类产品维持均衡水平。
季末每一天的规模变动都可能较大。据普益标准的数据显示,截至 3 月 30 日,理财规模进一步缩减至 29.09 万亿,相比 3 月 21 日下降近万亿。
收益率分化加剧,固收品种收益率回升,权益类下降较多
上周,据招商固收数据,整体银行理财 7 日年化平均收益率报 2.83%,较前周下降 2.87BP,细分领域呈现显著分化。其中,现金管理型产品收益率下行 3.9BP 至 1.85%,与货币市场利率走低形成共振;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率逆势回升 8.55BP 至 3.02%," 固收 +" 策略表现亮眼,收益率攀升 9.5BP 至 2.97%;权益类产品波动剧烈,周收益率暴跌 95.3BP 至 2.69%,波动率较前周扩大 5 倍,凸显权益资产配置的短期风险。
从月度数据来看,3 月固收类产品收益韧性凸显,月度下降幅度为 1.64BP,为所有投资品类中收益率下降幅度最低的理财品类;而混合类产品收益从月初 2.186% 的高点回落至 2.022%,月度回撤幅度较大,与 A 股市场风格切换形成联动。
破净率持续改善,净值型产品信心修复进行时
近期,债市收益率曲折修复,市场情绪有所反复,整体理财产品净值企稳回升。截至 3 月 30 日,全市场理财产品破净率降至 1.68%,较前周下降 0.67 个百分点,连续三周保持改善趋势。
华西宏观固收团队在研报中表示,上周短债、中长债理财产品净值区间回撤幅度降至 0%,负债端赎回压力对规模的边际扰动逐渐弱化,规模的大幅缩减或主要来自于季节性回表。
对于未来债市和理财收益率走向,申万宏源固收首席黄伟平表示,近两年监管持续关注净值平滑手段,目前理财产品安全垫相比 2022 年可能更薄,留存收益可能更少,从净值变动来看,目前理财安全垫或已不充裕。若高票息资产规模持续收缩," 资产荒 " 延续,短期限理财产品通过交易长期限利率债提升收益,资产负债不匹配程度加剧,理财产品可能放大债市波动。
在其他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受到居民财富增长和债券市场向好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理财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具体而言,由于债券市场利率走低,叠加存款利率下调,理财产品相对更具吸引力;同时,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也为理财规模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动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