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 昨天
深度观察|锅圈食品(2517.HK)的稳增长答卷背后,藏着多少惊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在这个财报季,餐饮企业整体承压,分化加剧,从中释放清晰的信号:中国餐饮行业正在经历深度洗牌,那些逆势发展的 " 少数派 " 也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成为更值关注的潜力标的。

锅圈食品便是一个重要样本。从 2024 年财报及业绩会透露的情况来看,锅圈食品多项核心指标实现增长,基本面更为稳健,同时继续积极求变,正在打造一系列新增长点,迎来较高成长性与确定性。在亮眼财报的支撑下,锅圈食品股价近三天的累计涨幅接近 40%。

下面具体梳理一下锅圈 2024 年财报的核心看点。

业绩稳健增长,形成更强的内生动力

从财务视角来看,锅圈食品实现经营质量和速度的有效平衡,呈现三大核心亮点。

一是营收利润双增长,盈利能力稳步增强。财报显示,2024 年锅圈食品实现收入 64.70 亿元,同比增长 6.2%;毛利 14.17 亿元,同比增长 4.9%,毛利率保持稳定,为 21.9%;核心经营利润为 3.11 亿元,同比增长 3.1%。

二是财务安全边际持续增强,为战略扩张奠定坚实基础。其中现金储备由上年末的 19.36 亿元增长 9.8% 至 21.25 亿元,负债率进一步降至 3.2%。

三是运营质量系统性提升,渠道、会员、供应链、存货等均实现突破,放大飞轮效应和推动良性循环。

渠道端,锅圈食品线下保持万店规模,线上渠道开拓顺利,确保采购规模效应,巩固高性价比优势。2024 年,锅圈推出的 " 毛肚自由火锅套餐 " 通过线上渠道售出超过 500 万份,单品销售额超 5 亿。此外,锅圈推出的新乡镇门店拓展顺利,全年净增 287 家,进一步优化门店结构,增强下沉市场渗透能力。

会员端,锅圈食品重新升级会员体系,包括通过线上打造高性价比爆品加速推动会员扩容和复购提升。2024 年其会员规模由上年的 2790 万攀升至 4133 万,同比增长 48.2%;会员储值达 9.9 亿,同比增长 36.6%。

同时,锅圈食品整体升级供应链,继续强化品质和成本优势,也为门店扩张和库存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支撑。2024 年其通过自建、并购等方式新增 3 家自有食材工厂,分别专注于淡水产品、虾滑以及酸汤产品相关的食材生产,自有工厂数量同比翻倍。

锅圈食品的存货周转天数相应同比下降 25% 至 51 天,亦为盈利质量的提升注入动力。

结合这些线索看到,每个" 单点突破 " 背后都指向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牵动着业务生态的升级和反哺。

在此基础上,锅圈食品还宣布了上市来最大的一笔股东年度分红,同比大幅增加 39.8%,总规模约 2 亿元,进一步构建 " 业绩增长 - 股东共享 " 的价值闭环,推动企业迈向更高的台阶。

进入稳快发展阶段,重构增长逻辑

站在当下来看,凭借此前筑牢的高质量发展基础,锅圈食品发展后劲更足。锅圈食品也明确了将锚定多个方向巩固既有优势,打造新增长点。

既有优势方面,锅圈食品计划持续拓展下沉门店、会员运营和供应链体系等。正如前文提到的逻辑,这一过程中无疑将使其继续提升市场渗透力,强化质价比优势,提高消费复购率等,打开更多增量。同时,这些能力的积累有望进一步加强业务协同,放大飞轮效应。

反映到业绩上,也将能够同时释放收入端和利润端的空间,特别是有望在规模效应下提升利润弹性。

对于新增长点,锅圈食品则提到拥抱物联网、大数据及 AI 技术,展开即时零售业务,以及探索海外市场,以中国味道 + 区域化供应链的模式尝试出海。

这是更广阔的星辰大海。从即时零售业务来看,即时零售本身仍是蓝海市场,凭借便捷、灵活、丰富、精准等特性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成为零售业竞争中的高地。

同时,该业务的加持能够强化锅圈食品的社区央厨定位,优化其单店增长模型,比如大幅延长门店营业时间,形成全时段覆盖,服务更多在家吃饭的消费场景。多样消费场景蕴藏的更多潜力,也为锅圈食品的品类拓展等埋下伏笔。

此外,我们亦透过本次业绩会上的交流,看到更多关于锅圈食品未来增长的线索,包括但不限于:

1 ) 加密社区门店,拓展新区域覆盖。未来五年仍然规划 1 万家新门店,乡镇店是展店的新方向,公司将持续深挖下沉市场空间。

2 ) 加码即时零售与智慧零售,打通线上线下,通过物联网、AI 等新技术加持,延展 24 小时门店,开辟新的业务时段空间。

3 ) 会员运营是重点工程,今年单独成立相关专业部门,结合线上运营,打通流量和会员之间的关系,通过会员运营提客单、提频次。

4 ) 品牌运营从提升品牌知名度过渡到品牌美誉度,通过社区生态渠道和消费者直接打通关系,未来推出 " 锅宝 " 自有社交媒体内容。

5 ) 今年计划创新推出甜品、饮品和冰品等品类,在调味品中重点发力汤料,同时丰富在家庭做饭的三大媒介——食材、锅具、调味品。

由此不难看出,锅圈食品正在面向更广阔的市场,打造更优的一站式在家吃饭解决方案。这已不仅仅是火锅食材商或者食材零售企业的叙事,锅圈食品的身上衍生和体现新的驱动力和角色,转向社区餐饮零售龙头。

另整理部分重要交流内容,以飨投资者。

Q1:锅圈当下是更看重同店增长,还是门店扩张?

A1:要实现双增长,一方面每家门店要高质量增长和效率提升,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密门店布局,相辅相成。

一家门店的逻辑应该更深,深挖社区 3000 户的消费潜力,往品类延展、频次复购、场景延展方面发力。比如,以往锅圈食品的消费场景主要是晚餐,像火锅、烧烤等非刚需的晚餐,现在我们在往一日三餐的场景延展。

在品类上,中国的美食博大精深,28 种烹饪技法就代表 28 个餐饮品类,通过一家小店有限的食材和丰富的调味料及锅具,可以创造出无限的美食方案。

同时,我国拥有超过 4 万个乡镇,目前锅圈在乡镇地区仅布局几百家门店。经过三年探索,锅圈也已成功打造出乡镇市场的 BC 一体化的麦德龙模型,店内提供大包装的、品类丰富的高蛋白质食材及冰淇淋产品。这一模式既能为乡镇小 B 端客户赋能,又能将大包装食材精准输送至农村地区,共同奠定未来几年相对巨大的拓展空间。

Q2: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锅圈店型越来越多,包括乡镇店、社区门店这几类门店有什么明确的特点?

A2:锅圈在乡镇布局的门店,定位类似于美国郊区的山姆会员店。乡镇周边村庄众多,村民的采购习惯呈现集中性与大容量特点,他们倾向于一次性采买大包、品类丰富的高蛋白质食材,以满足家庭一周的饮食需求。锅圈乡镇店精准契合这一需求,为村民提供便捷且丰富的食材采购选择。

社区门店以 " 快 " 为核心运营理念,通过店、仓、配一体化的高效运作模式,实现商品的高流转。为了确保高效周转,店内 SKU 数量不宜过多,这对门店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及面向 C 端消费者的运营能力也提出了极高要求。

另外,基于门店转型,锅圈总部未来将转型为中台,着重攻克两大核心问题。其一是构建适配的管控模式与组织结构,其二是创新问题。在这基础上,要打造高性价比产品,增强商品粘性,优化商品组合,推出新颖套餐与爆款套餐。同时,总部运营模式也将大幅变革,品牌投放工作将下沉至基层,更贴近市场一线。

锅圈还要积极拥抱四大外卖平台,通过渠道输送锅圈的价值。

Q3:锅圈在会员的增长上面有什么秘诀?

A4:在会员运营方面,锅圈通过抖音导流、门店引流、街头拉新以及充值送锅等方式,促使会员数量快速增长,今年增长速度还会更快。如此庞大的会员规模,蕴含着巨大运营空间,利用会员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客单价与消费频次。

同时,还需与消费者直接互动,像会员积分、会员商城、会员福利价值、分级运营等,这构成了会员工程的核心内容。

Q4:上游的单厂单品,是选择易于从品类转换成品牌来做吗?是不是相对模式会比较重?

A5:锅圈开设工厂是依据一桌菜的组合逻辑来布局的。每个工厂各自产出一道菜,这些菜组合起来就能够构成一桌丰盛的饭菜,底料、牛肉、羊肉、牛肉丸、肥肠、豆制品、虾球、凉菜等食材一应俱全。

这一模式并不重,首先工厂有当地政府支持,工厂建成能够带来 GDP 增长、并且增加税收收入、创造就业岗位。第二锅圈会提供订单支持,工厂一开办起来就会有订单,再加上凭借自身品牌进行对外销售,这样算下来投资回报可能比开一家饭店还快。

Q5:在出海规划上,锅圈的策略是怎样的?海外门店模型如何定位?

A2:锅圈的出海策略是 " 区域化供应链 " 与 " 中国味道 " 相结合,同时满足人们对美食 " 好吃不贵 " 的追求。甚至,未来锅圈在海外的门店可能直接命名为 " 中国味道 "。

锅圈将通过精心设计自身的运营效率,获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并实现规模化发展的优势,比如在进行布局选址时优先选择人口密集且社区众多的区域,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率设计带来的优势。

目前锅圈仍处于探索阶段。锅圈想尝试看看中国食品能否如同当年日本食品产业那样,在激烈竞争中进军海外市场,计划先在华人聚集区推广中国味道。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供应链 火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