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04-09
【秦医卫·资讯】多学科协作“捉拿”隐形杀手——多发性骨髓瘤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王女士在一年多前,毫无征兆地出现了左上肢与左下肢骨痛的症状。一开始,当地医院考虑是骨质疏松,便给予了补钙、中医按摩等治疗手段,可王女士的疼痛并未减轻,这让她苦不堪言。时间没过多久,一次下车时,王女士右下肢骤然一阵剧痛,整个人便失去平衡,无法站立。王女士的儿子见状心急如焚,赶忙赶往当地医院,完善检查后被医生告知右下肢发生了骨折,当地医院随即进行了手术治疗。

在骨折手术后恢复的一段时间,王女士只能长期卧床,生活无法自理。但厄运并未就此放过她,一次床上翻身,王女士本能地用左侧胳膊支撑了一下身体,刹那间,一阵尖锐刺痛从胳膊传来,胳膊瞬间动弹不得。无奈之下,她只能再次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然而,面对如此短时间内再次骨折的情况,当地医生也犯了难。随后紧急前往西安市红会医院血液肿瘤放疗科就诊。

经过全面且细致的检查,王女士最终被确诊为血液系统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由于王女士年龄偏大,手术后长时间卧床,还出现了下肢静脉漂浮血栓,存在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危急生命的可能。

严重的骨质疏松、多发骨折、新生血栓让整个状况复杂棘手,人也痛苦不堪,王女士家人一度失去治疗信心。血液肿瘤放疗科医生对王女士的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评估,积极联合多学科讨论,制定了一边抗肿瘤,一边治疗并发症的治疗方案,针对骨折的左上肢,予以复位固定,并放置了下腔静脉滤器,预防漂浮血栓脱落,保证抗肿瘤治疗过程的安全。在此基础上,请骨质疏松科制定了长期抗骨质疏松方案,促进骨质修复。

现经过半年多的治疗,王女士的骨髓瘤已经达到了完全缓解的程度。复查右下肢及左上肢的影像显示,骨折部位正稳步愈合。之前困扰她的下肢血栓,在积极抗凝治疗后已不见踪影,完成使命的血栓滤器也顺利从体内取出。如今,王女士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恢复,无论是简单的走路、弯腰,还是稍精细些的动作,如梳头、穿鞋,对她来说都轻松应对。

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从传统化疗逐步向以免疫治疗为主导的治疗模式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持续改善,预后得到显著提升。当下,早发现、科学分层、个体化治疗已成为治疗的关键策略。随着这些理念的深入落实,治疗目标也不断升级,对于骨髓瘤的治疗现正向着实现潜在治愈的方向大步迈进。

据悉,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血液系统肿瘤,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它不像乳腺癌、肺癌等常见,只占所有癌症的 1%,却是血液系统第 2 位常见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人,我国平均发病年龄 55-65 岁。多发性骨髓瘤没有特定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就诊原因是骨痛、肾脏问题,也常常伴随困乏、贫血,普通检查也很难直接发现,因此很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大多数患者诊断前都经历了非血液专科的多次诊疗。多发性骨髓瘤越是隐匿难发现越是不能忽视其危害,当骨髓瘤细胞持续破坏骨质,就有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使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来源 / 西安市红会医院

相关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骨质疏松 骨髓瘤 医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