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8 大核 " 的配置,已经成为游戏 PC 新主流】】】
就在 2025 年 4 月初,CPU-Z 方面发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全球 PC 用户硬件配置的统计报告。其中显示,全球 PC 用户的主流硬件配置在过去的这一个季度里,发生了一件显著的变化。
那么是什么样的变化呢?简单来说,就是 8 核心的 CPU 首次超过 6 核,成为了全球用户的最主流选择。
很显然,这是一件注定会对整个 PC 市场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情。因为这就意味着从今往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游戏会以 "8 核 CPU" 作为它们设计的基准,只有 6 个物理核心、或者是只有 6 颗 " 大核 " 的 CPU,就可能会逐渐成为性能瓶颈。
更长远一点来说,这甚至还意味着未来 "8 核心 " 可能会成为新的 PC CPU" 基本档 ",而 16 核、甚至 32 核(当然指的都是大核心)则会成为新的家用 CPU" 从主流到高端 " 发展方向。
对于现阶段来说,要等到 16 核 CPU 成为 " 主流中端产品 ",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大家只是简单地想要 " 拥抱物理 8 核 ",在如今的配置体系下得到最高性价比的游戏体验,那么毫无疑问具有原生 8 核 16 线程,且全部核心都是 " 大核 " 的锐龙 7 9700X,可能就会是最好的选择。
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锐龙 7 9700X 的价格如今不到 2000 元,对于一款 " 中高端游戏 CPU" 而言,是否有点过于便宜,如果多加一点钱是不是就能得到更多的游戏性能收益呢?
当然,这是一个很合理的想法,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三易生活今天要做个稍微有点特别的对比测试。那就是用 8 大核 16 线程、售价还不到 2000 元的锐龙 7 9700X,去对比加个两倍多于它,但同样只有 8 颗 " 大核 "、还加上了 16 颗小核心的酷睿 Ultra9 285K,来看看目前门槛最低的 "8 大核 "CPU,是否能够在实际游戏场景下自证性价比。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测试平台解析:方向截然不同,锐龙有 " 后期加成 "】】】
为了不让测试平台的其他部分成为此次测试的瓶颈,我们除了选择锐龙 7 9700X 和酷睿 Ultra9 285K 这两颗 CPU 作为对比对象之外,在其余部分基本都选择了 " 拉满 "。其中包括 7600MHz 的高频 DDR5 内存、PCIE5.0 SSD、360 水冷,以及 Radeon RX9070 XT 作为显卡方案。
至于为什么要选 9070XT?一方面这是因为 RTX50 系列目前的市场价格,确实很难代表 " 主流玩家群体 " 在配置新电脑时的价格导向。另一方面,由于 Radeon RX9070XT 这次大幅改进了光追和 AI 这两个 A 卡此前的短板,使得它一下子就吸引了不少玩家的关注。所以此时用它来搭建测试平台,可以说相当有代表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锐龙 7 9700X 而言,它在发布之后还得到过 AMD 的额外 " 性能加成 ",也就是 CPU 微码和所谓 "105W BIOS" 更新。在更新到相应 BIOS 后,就可以在 BIOS 里解锁 9700X 的 TDP 上限到 105W(出厂为 65W),从而换来更长的峰值频率维持时间。
此前,我们也曾测试过开启 "105W" 选项后,锐龙 7 9700X 在部分理论性能测试软件里的成绩变化。简单来说,此举可以让这颗 8 核处理器的游戏性能再额外上涨 10% 左右,因此只要散热器配置不是太差,我们都建议日常开启该模式使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实际测试:9700X 大多数游戏都更快,最高领先近一成】】】
除此之外,从这两款处理器的内存子系统成绩来看,在搭配相同 DDR5-7600 内存的情况下,锐龙 7 9700X 的二级、三级缓存和内存的延迟,都要低于酷睿 Ultra9 285K。
锐龙 7 9700X 内存子系统跑分
酷睿 Ultra9 285K 内存子系统跑分
当然,可以说这是酷睿复杂的 " 大小核 " 为了实现更大的总和带宽故意如此设计,但毕竟在大多数游戏场景中,比起内存带宽要更重视内存延迟表现。所以可以说从一开始,锐龙 7 9700X 就带来了一大惊喜。
在更多的游戏场景中,不得不说锐龙 7 9700X 的惊喜就更多了。因为除了在公认对超多核平台优化出色的《赛博朋克 2077》里帧率略输 1% 以外,锐龙 7 9700X 几乎在全部的测试试游戏里,都能打平、甚至胜过价格高出一倍以上的酷睿 Ultra 9 285K 平台。尤其是在部分负载较轻的游戏里,前者的优势还会明显更大,最高可达 9% 左右。
这是什么概念呢?一方面正如前面已经提及的那样,由于 "8 核心 " 刚刚成为 PC 市场里的主流,所以 8 核 16 线程的锐龙 7 9700X,它的 CPU 核心数量配置对于目前所有的 PC 游戏来说,都是肯定够用的。虽然酷睿 Ultra9 285K 看似有着更多的物理核心,但因为 " 大小核 " 的关系,其未必能够被所有游戏进程充分利用,甚至反而可能会成为 " 拖后腿 " 的因素。
另一方面,倒也不是说锐龙 7 9700X 就 " 绝对无敌 " 了。毕竟酷睿 Ultra 的设计从一开始,其实瞄准的就是诸如边打游戏边录屏编辑、或是其他更偏 " 生产力 " 的使用场景。在这些模式下,8 核的 9700X 确实可能占不到什么便宜。但问题就在于,对于大多数游戏玩家而言,大家确实也用不太到那样的使用场景。再说了,对于 " 既要游戏、又要生产力 " 的用户来说,AMD 也有准备定位更高、更全能的锐龙 9 9950X3D。
最为重要的是,从目前的价格来看,我们此次采用的盒装锐龙 7 9700X 搭配技嘉 X870E" 超级雕 " 次旗舰主板,套装价格大约仅 5500 元上下。相比之下,盒装酷睿 Ultra9 285K 哪怕是搭配定位 " 低半级 " 的华硕 STIRIX Z890-E,套装价格也要达到 8600 元左右了,如果换成与超级雕对位的 ROG HERO,板 U 总价甚至要达到 9700 多元。
换句话说,如果是 " 纯打游戏 " 又十分注重整机品质,那么在不购买廉价主板的情况下,选择锐龙 7 9700X 就相当于可以省出 4000 多元的预算,用于显卡、机箱、散热器、PCIE5.0 SSD,或是不错的显示器等,进一步提升体验的周边配置。对于玩家而言,这样由 " 性价比 " 带来的实惠,简直就是不占白不占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